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商品還是藝術品

十一月份,即將到了一年的終了,正是結算各樣成績、考查表現的時刻。在藝術推廣上,隨著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的結束,正好提供了藝術愛好者審視今年台灣藝術推展的成果。這幾年來,各類藝術博覽會持續增加,加上幾個老空間轉換而成的新展覽地點,藝術活動愈趨熱絡,與藝術相遇的人口亦相形增加。表面上看來,人與藝術有了更多正面的互動,但是否能讓觀賞者付諸實質的行動,讓原本展示在公共空間中的藝術品成為個人家中的一份子,倒是可以在在這次博覽會中觀察檢視。藝術收藏,好比婚姻關係,如果沒有實質法律保障,擁有的僅是一種依戀與精神相伴,直到確定進入婚姻,才可算是全人的擁有。今年,首次擁抱藝術品的收藏家,想必帶著謹慎的心情,要與藝術品建立另一層次的新關係。

 

更多年輕族群走入收藏

據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表示,隨著藝術交往再深化—《My dear first art我的第一件藝術收藏》的推廣下,今年的新買家的確有所增加;筆者走訪幾間畫廊,訪談下,也得到同樣的訊息。在不同價位的藝術品中,皆有第一次收藏者入手,但仍以低價位為首,看得出初入行者的謹慎與觀望心態。入藏作品,以萬元的作品為主,二十萬元的價位,也算可被接受的價格;同時收藏者的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由三十五歲的族群為起始,也由於三、四十歲正值事業與家庭趨入穩定階段,第一件作品多為家中特定位置預備,因此在尺寸上,並不會選擇尺幅較大的創作。

  

同時,多家畫廊從業者皆肯定台北藏家的獨特眼光,在收藏時單純以個人喜好為主要評斷標準,沒有遇見劈頭就問作品有無升值空間、殺價等商業操作問題。畫廊協會認為,這要歸因這幾年持續的全省展覽及講座等方式教導消費者,讓收藏心態漸趨成熟。觀察時下社會脈絡,伴隨著網路的重度使用,以圖代文的貼文更為引人目光,現今的年輕人比過去的時代,更易體會出影像背後的千言萬語;新的世代,多重接觸各類動漫活動與網路遊戲,在那背後,支撐市場的是強大影像供應商,可以想像,未來的世代將比今日四、五十歲的中壯族群,更易進入影像閱讀的世界,對於多媒材的藝術創作,接納度應該更為廣泛。

  

是商品還是藝術品

在這增溫活絡的藝術市場中,相信藝術愛好者都是期待能夠遇見更多美的感動,不單只是欣賞作品,也能付諸實際行動,把作品帶回家。在藝術品消費增加的時刻,也意味著更多的專業與非科班出身人士投入藝術創作活動,畢竟這是供需市場的互動模式。美學家沙爾‧貝班(Charles Pepin)在《美的救贖》一書中提到:「人只要能夠在純粹的美感關係中存在一剎那,就能重新找回自己所有的力量與所有的天分,這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的。」如果美可以為我們帶來救贖,當我們與美相遇的時刻,似乎也為自己打開心靈世界,在紛雜的世界中找到一方淨土;是難以言喻的喜悅,在收藏者與藝術品之間的互動中,不時綻放出來。

  

歷史上也曾有這樣大鳴大放的時刻:十七世紀的荷蘭,在貿易、科學、軍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此時刻,藝術亦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一般我們稱1620-1672年這段時期為荷蘭的繪畫黃金時代,單是1640年起的二十年間,就有一百三十萬件藝術作品被創作出來,而此時的荷蘭總人口也不過一百五十萬到二百萬人之間。藝術經銷商首次登上歷史舞台,藝術品的創作媒材雖與今日相比,或許遜色許多,但在當時被經銷買賣的作品,已經不只是傳統的油畫而已。這些作品的價格有的相當低廉,名氣響亮的藝術家作品則是千金難求,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當時僅得餬口的藝術家中,不乏在今日得到相當高的藝術評價,如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弗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林布蘭特(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等。當時諸多的作品僅少部分被典藏至今日,這些經過不同時代收藏者鑑賞與歷代美學考驗下存留下來的創作精品,成為現今藝術殿堂的珍藏。

 

蓋棺論定還太早?

雖然,今日藝術愛好者極力想避談「藝術商業市場」,卻是一種難以揮去的巨大陰影。原本單純的個人喜好分享,由於消費市場的擴大,當代藝術反映的已不單是當代的美學價值,還涵蓋了介入各式操作的社會與經濟發展。在這種現象下,藝術品是否只是包裹了一層美學的美麗糖衣,或是真的名實相符的創作,值得讓人深思。如果,一切留給時間考驗,我們多數的人可能都不能見到這些藝術品的真實結果。現在這個當下,藝術作品與我們的關係,比較像是一種共生關係,正如美學家沙爾‧貝班所說的,透過美,我們得與自己和平共處。

在藝術品前,我們怦然感動,忘卻了日常瑣事,也不會刻意理性分析創作技巧。人類各種內在機能運作,因為美的感動達到和諧狀態,個體感受到純粹情緒的流動,從而促使觀賞者察覺到自己內在心靈的需要。因此在藝術品前,我們不單可以發現美,也遇見了自己。如果真要指出一些條件,確實說明何謂美,或許可用康德的三個判斷條件來檢視:1.無概念—不受美學規則所規範,也沒有規則的理念;2.無利害關係—不受社會環境與經濟利害條件影響;3.無目的—不刻意了解創作者的意圖,也不分析個人的判斷緣由。倘若藏家在收藏作品時,能夠具備以上三個條件,也就是在面對藝術作品時,同時展現個人最純粹的一面。


其他文章
  • 專訪新加坡藝術空間INSTINC 主理人 姚詩韻 | 劉霈真
  • 專訪一筆狂書法大師 李文漢 | 劉霈真
  • 從街頭到美術館 藝術家凱斯.哈林 | 劉霈真
  • 第九藝術來襲 | 劉霈真
  • 張克齊的花鳥世界 | 劉霈真
  • 台北藝術博覽會正在書寫藝術史 | 劉霈真
  • 挑戰大眾影像認知的布魯斯‧米本 | 劉霈真
  • 專訪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長 林曉蘋的桃花源 | 劉霈真
  • 水滴石穿 專訪石雕藝術家柳順天 | 劉霈真
  • 原生藝術—靈魂深層的感動 | 劉霈真
  • 與天地融合的藝術 專訪布農木雕藝術家江小龍 | 劉霈真
  • 瘋子的藝術 | 劉霈真
  • 內行人帶路的親子互動展覽 | 劉霈真
  • 當阿爾卑斯皇冠遇上奇美鎮館之寶 | 劉霈真
  • 兒童美術館教育 訪談北美館兒童藝術中心 | 劉霈真
  • 當代首飾在德國慕尼黑 專訪Bench886 林玉萍 | 劉霈真
  • 以色彩開始新的一年---印度色彩節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色彩裡的情感表達 | 劉霈真
  • 四十自畫像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美感就從掛上孩子的畫開始 | 劉霈真
  • 馮君藍的基督教圖像學:一種當代的詮釋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如何與孩子談畫 | 劉霈真
  • 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商品還是藝術品 | 劉霈真
  • 全球華人藝術網之網路書店 | 劉霈真
  • 2014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秋拍放大鏡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劉霈真
  • 偽畫大師:沃夫岡‧貝特萊奇 | 劉霈真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