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原生藝術—靈魂深層的感動

在鶯歌陶瓷博物館展出的《人間─原生藝術創作展》,是個少見的日本與台灣身心障礙者聯合創作展覽,強調脫離美術學院的成規,單純展現源自於創作者內在心靈的悸動。

原生兩字取自法國藝術家杜布菲(Jean Dubuffet)1945年參觀瑞士精神病院後,發展出來的字彙,形容未經教導自學而成的藝術,也有人稱之為界外藝術(outsider art),除了非學院的陶塑,也包含被社會主流文化疏離的小人物藝術。杜布菲將原生藝術分為三類:1. 精神病患者;2. 通靈者;3. 自學而成的藝術家。

圖一  《人間─原生藝術創作展》作品之一:卓玉芳,《同班同學》。

杜布菲提出原生藝術的概念,乃是有感於原屬於個人意念的藝術,為了迎合市場,逐漸融入主流社會,匯聚成為一種商業化傾向,導致創作漸形相似,失去原本藝術的能量。為了反抗主流文化的滲透,原生藝術正是治療文化喪失獨特性的藥方,相信這種遺世獨立、純粹、真誠內在的創作驅動,可以喚起創作者純真的表現,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眾所皆知的瘋狂藝術家,如梵谷、草間彌生,透過藝術表達,成就個人心靈。至於那些不幸被拘禁在醫院中的創作者,在喪失生活運作能力後,創作思潮是否仍能與大眾溝通,展現個人視野?

  

圖二  理查‧戴德發病前的作品,《睡著的泰坦妮亞》(Titania sleeping),1841。

英國人理查‧戴德(Richard Dadd, 1817-1886)在早年就展露繪畫天份,20歲進入皇家藝術學院就讀,贏得一些的獎項,與友人共組「小集團」(The Clique)創作團體,為當時傳統的學院藝術注入新的觀點。在時人眼中,他具有慷慨、聰明與愉悅的性格。

身為一位領導型的藝術家,戴德的未來發展值得期待。1842年,他受前任紐波特(Newport)市長湯瑪士‧飛利浦(Sir Thomas Phillips)的邀請,擔任隨身繪圖員的工作,一同前往希臘、土耳其、敘利亞南部與埃及考察。當行程來到埃及,他坐在尼羅河的船上感到暈眩,行為也變得暴力,性情大變,彷彿變了一個人似的。他認為自己受到埃及神祇歐西里斯的影響。但當理查終於在1843年春天回到英國後,卻被診斷為精神失常,而由家人接回休養。同年八月時,他以為父親是撒旦,竟以刀子刺殺父親,潛逃到法國。在前往巴黎的路上,戴德嘗試以剃刀攻擊一名旅客,最後被制服逮捕。

  

圖三  理查‧戴德住院後的第一件作品:《出逃埃及》(The Flight out of Egypt),是其四年後,對埃及之旅的回憶。

 

最後,理查承認殺死父親,英國司法當局將他移送貝特萊姆皇家醫院(Bethlem psychiatric hospital)終身監禁。在醫院中,他持續創作,甚至有多幅傑作產出。《仙女費勒的巧筆》(The Fairy Feller's Master-Stroke)費了九年的時間,精細的描繪每一個人物的面貌神情。實際上,理查在構思整個畫面期間,還持續寫詩,每一個畫中人物都有特定的名字與性格。

從今日醫學的觀點來看,理查的情形是精神分裂,這是20世紀才出現的醫學疾病名稱,在臨床上,患者很難分辨真實和虛幻,好像在清醒時,卻又在做夢一般,多數都在壓力下發病。然而,他在醫院中的創作,讓醫生感到驚嘆,湯瑪士醫生(Mr. Tromans)寫下:「當戴德不認為自己病了,我們不該感到驚呀,我們知道,戴德相信圖畫創作,如同其他人類活動,至少有一部分是由精神引導。」

  

圖四《仙女費勒的神來之筆》(The Fairy Feller's Master-Stroke)

 

從理查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風格在發病前與發病後,差異並不大,也沒有混亂或是失序的畫面出現。有學者認為心理異常的作品,多是純粹的色彩、使用非尋常色彩、組織凌亂、不正常的空間組織、結構崩解。然而,這些都在理查的作品中沒有任和跡象。藉此,學者推論藝術作品不能成為單一診斷的工具,同時,受到精神疾病影響的人,並沒有喪失創作的能力,反而可以藉此繼續學習成長。

  

圖五  阿道夫‧渥爾夫利與他的作品

阿道夫‧渥爾夫利(Adolf Wolfli, 1864-1930)生在瑞士的伯恩,童年時期就遭到肉體虐待與性侵,10歲時成為孤兒,輾轉住在不同的寄養家庭。在他短暫的軍旅生涯,並從事不同工作後,因對小女孩性侵而判刑入獄。出獄後不久,他又再次侵犯一名小女孩,1895年被移送到伯恩附近的瓦樂道精神病院。起初,他出現許多暴力行為,而被單獨監禁。1899年,他在小房間中開始大量畫圖,同時譜寫歌曲,精神狀況日趨穩定。一生在醫院度過的阿道夫,起初只拿到一枝鉛筆,隨後得到更多供應。他創作無數,將所有的創作堆疊起來,據說有六呎高,包括四十五本筆記,厚達25000頁,並有超過1620張圖畫和1640張拼貼,其餘則是樂譜、詩歌和歌詞創作。

圖六《倫敦—北方》(London-North), 1911

華特‧莫根塔勒醫生(Dr. Walter Morganthaler)發現他的天分,開始觀察他的創作,並於1921年出版《一個精神病藝術家》(A Mental Patient as Artist)一書,在當時藝術圈中引起軒然大波。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形容阿道夫的作品為「20世紀三或四個重要傑作之一」。渥夫利雖然在精神上表現出瘋狂的狀態,但他的創作卻似乎遵循著一套相當嚴謹的秩序與結構,具有裝飾性,同時有律動的構成。阿道夫35歲開始創作,在有限的空間與材料的侷限下,展現超越空間限制的創作動力。

  

圖七  《聖阿道夫大教堂》(The St.Adolf-Cathedral in Band-Wand),1910

 

原生藝術呼喚我們回到藝術的本質,在商業化、藝廊化,及被少數人操作的藝術領域內,創作者應當回頭尋找原始的面貌,那是發自內在,可視為人的本能。透過理查‧戴德與阿道夫‧渥爾夫利的作品與生命故事,我們可以見到創作是人類生而平等的象徵之一,或許我們不都能擁有藝廊中昂貴的作品,卻都可以成為創作者。

近來愈來愈多人對於藝術與身心健康的議題感到興趣,也是原生藝術向我們揭示的創作本質,讓創作回歸到每個人身上,這是超越了社會與文化的禁錮,單純呈現人們渴望創作的衝動,—如同孩童時期,在未受各類意識型態美學的浸潤下,自發悠然的下筆,同時個人內在的潛意識也因此得到修復與跨越的能量。

 

 

圖片來源

圖一  作者拍攝

圖二  https://www.flickr.com

圖三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

圖四  https://en.wikipedia.org

圖五-圖七  http://www.adolfwoelfli.ch

 

 

 


其他文章
  • 專訪新加坡藝術空間INSTINC 主理人 姚詩韻 | 劉霈真
  • 專訪一筆狂書法大師 李文漢 | 劉霈真
  • 從街頭到美術館 藝術家凱斯.哈林 | 劉霈真
  • 第九藝術來襲 | 劉霈真
  • 張克齊的花鳥世界 | 劉霈真
  • 台北藝術博覽會正在書寫藝術史 | 劉霈真
  • 挑戰大眾影像認知的布魯斯‧米本 | 劉霈真
  • 專訪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長 林曉蘋的桃花源 | 劉霈真
  • 水滴石穿 專訪石雕藝術家柳順天 | 劉霈真
  • 原生藝術—靈魂深層的感動 | 劉霈真
  • 與天地融合的藝術 專訪布農木雕藝術家江小龍 | 劉霈真
  • 瘋子的藝術 | 劉霈真
  • 內行人帶路的親子互動展覽 | 劉霈真
  • 當阿爾卑斯皇冠遇上奇美鎮館之寶 | 劉霈真
  • 兒童美術館教育 訪談北美館兒童藝術中心 | 劉霈真
  • 當代首飾在德國慕尼黑 專訪Bench886 林玉萍 | 劉霈真
  • 以色彩開始新的一年---印度色彩節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色彩裡的情感表達 | 劉霈真
  • 四十自畫像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美感就從掛上孩子的畫開始 | 劉霈真
  • 馮君藍的基督教圖像學:一種當代的詮釋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如何與孩子談畫 | 劉霈真
  • 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商品還是藝術品 | 劉霈真
  • 全球華人藝術網之網路書店 | 劉霈真
  • 2014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秋拍放大鏡 | 劉霈真
  • 家庭的美術教育 | 劉霈真
  • 偽畫大師:沃夫岡‧貝特萊奇 | 劉霈真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