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Daumier與我們的距離--社會時代和參與的異同

 

Daumier與我們的距離

反觀社會時代和參與方式的異同

 

文/培心

為了明年的選舉,各式媒體早已沸沸揚揚的熱鍋追蹤,而各式政治人物的宣傳手法、文宣品的設計,和在網路瘋傳的影片、被網友惡搞的圖文,也成了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讓筆者不禁想到一位同樣熱衷於社會參與觀察,濟思考批判於辛辣諷刺的法國藝術家Honoré Daumier (1808-1879),通常譯作杜米埃(圖一),大家最為熟知的可能就是他這類精采而多產的諷刺漫畫版畫,這些作品除了是當時每天早晨,巴黎民眾期待的娛樂和精神食糧外,如今看來,更是以某種嚴肅意涵記錄下法國動盪歲月的另類圖畫歷史。

(圖一) 杜米埃Honoré Daumier (1808-1879)

 

如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不僅點燃了歐洲革命浪潮的火苗,也帶動了諷刺漫畫熱的風靡,而杜米埃便是其中的先鋒,在法國最早的漫畫雜誌«諷刺漫畫»(La caricature)等刊物激烈地向政府開戰,如1831年的石版畫作品<面具>(圖二)曝露政治菁英醜惡的真面目,更以「梨子」圖像上淡淡的五官,指涉梨形頭的法國復辟君王路易‧菲力浦(Louis-Philippc,1773-1850),而引起相關的訴訟案,但有了這種造型的行話:造型俚語(plastic slang),在反政府和反對國王的鬥爭中,便得以形成一大眾傳播討論的有利武器。

 

(圖二) Daumier, Masks of 1831, La Caricature, no.71, 8 March 1832, Lithograph, 21.1×29 cm, 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Saint-Denis

 

又如在1834年發表於«每日聯盟»,讓他聲名大噪的大幅石版畫<立法院之腹>(圖三),他誇張犀利地呈現了每位議員的嘴臉和特徵,一目了然而不需說明文字的直截力道,就連目不識丁的鄉村野老也可輕易一一指認,可見得杜米埃卓越的觀察力和流暢有力的表現,活靈活現每位政客齷齪不堪的模樣,波特萊爾(Baudelaire,1821-1867)對其相當讚賞,曾評論道:「人們在他的筆下絕對找不出一個與托著它的身子吵架的腦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鼻子,什麼樣的額頭,什麼樣的眼睛,什麼樣的腳,什麼樣的手」,可見得杜米埃肖像的功力,在凸出和誇張主體獨特性的同時,仍不失自然靈活。

(圖三) Daumier, The Legislative Body: Aspect of the ministerial bench in the prostituted chamber of 1834. 1834, Deteil, 131

但在諷刺漫畫外,杜米埃最富企圖心和付出相當多心血的主題是<逃亡者>系列,從1849年至1870年,有浮雕、素描和油畫等不同媒材的呈現,這橫跨了杜米埃生命二十年的主題,是起源於1848年的民族之春 (Spring of Nations) 或稱作人民之春 (Springtime of the Peoples)的目睹,當時歐洲各國相繼引爆的武裝革命戰爭和鎮壓暴動、飢荒等造就的大批難民潮,影響所及是大規模地為了食物生計的移民遷徙,以及包括革命者家庭被迫的流放失所。

杜米埃用速寫般快速精準而粗曠的線條(圖四),勾勒出人物的身形姿態和身體語言,彷彿可以感同身受其腳步的沉重,和身心的疲憊,連乘坐的馬和一旁的狗,也無一例外,看不清的臉孔埋藏在背光的陰影中,更彷若意指了數以萬計、同等遭遇的人們,形成具有時代性意義的眾生群像。

(圖四)Daumier,The Fugitives. c. 1849-50, Oil on panel. 16.2 x 28.7 cm. Musee du Petit Palais, Paris

在另一幅同主題油畫(圖五)的呈現中,我們看到大批的難民步履維艱地走著,遠處看不到盡頭的人龍,黑壓壓而萬頭攢動地步向觀者,頭頂上烏雲籠罩,就像彼時混亂的局勢風暴,以至於未來仍茫茫不可知的種種考驗,瀰漫著和死亡厄運擦肩接踵的陰霾感,然吹拂起的衣襟衣角,可見得人們頂著強風而前行,帶著家當和或抱或牽的孩子,形成了以前傾的姿態橫越畫面的運動態勢,彷彿紀實攝影的目睹,凸顯了磨難中堅毅不饒的生命本質。

(圖五)Daumier, The Fugitives, about 1868-1870, oil on canvas, 15 1/4 x 27 inches,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

而在<逃亡者>的石膏浮雕(圖六)中,我們可以看到男女老少,夾帶著行李、牽著孩子踏下的步伐,裸體的人物和肌肉的線條,承繼了米開朗基羅陽剛的生命力,也凸顯了作品一種指向形而上精神價值的古典特質。而人物成圓弧線地前進,隨著圓柱浮雕的構圖而迎向觀者,又走遠,體積的突出和重量感,亦如同各種際遇的磨難辛勞,在其身上留下的痕跡、形塑而成的模樣,使得作品超越了當下的議題性,而成為一種亙古不變的預言啟示:人們從古至今、從出生到死亡,嚮往追求的,只不過是有尊嚴地生活著。

(圖六)Daumier, The Emigrants. c. 1850. Plaster. Orsay, Paris.

 

相較於如今分分秒秒仍持續不斷,歷史上最大的難民潮進行式,早在三歲敘利亞男童臥屍海灘的照片曝光前,就存在已久,這問題不因為新聞沒有報導就不用正視,也不會因為沒有後續報導就消失,其實我們和百年前的遷徙者,和正在歐洲跋涉的難民們沒什麼不同,三餐和安全的生活,不也是我們時時刻刻的需求?為此BBC 新聞根據調查訪問而製作的模擬情境,讓我們體會當地人面臨的困苦,了解每個選擇都是充滿風險未知的賭注,可能被騙、被搶、被害……失去生命、家人和生命中重要的一切,就像走在天堂與地獄的鋼索上,搖搖欲墜。

又相較於杜米埃熱切地參與、在時代前端奮戰疾呼,不管是砲轟腐敗政府的火力,還是對時代人民的深情刻劃,他都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對時代的回應,盡情地揮灑出身處該時代的生命思考;反觀如今的政治局勢和國際大事,我們是否都小看了自己的影響力呢?其實我們能做的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從我們有了“想做”的念頭開始。

 

 

 

圖片來源

(圖一)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nor%C3%A9_Daumier

(圖二)https://www.studyblue.com/notes/note/n/exam-1-slides/deck/13792962

(圖三)https://www.studyblue.com/notes/note/n/exam-1-slides/deck/13792962

(圖四)http://paintingdb.com/view/10212/

(圖五)http://www.wikiart.org/en/honore-daumier/emigrants-or-fugitives

(圖六)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Les_Fugitifs-Honore_Daumier-IMG_8326.JPG

 

延伸資訊

BBC - Syrian Journey: Choose your own escape route 

http://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32057601


其他文章
  • 風起了—— 記松本薰風動作品新作和回顧 | 培心
  • 從日常時間的積累透視回看李基宏的運動身體影像 | 培心
  • 從墨與黑的詰問到空中看龍洞—談梁震明的當代水墨創作 | 培心
  • 斷井頹垣的迴光返照---談劉芸怡的廢墟攝影系列 | 培心
  • 緣起不滅---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關係和流變性 | 培心
  • “傾圮的明日” 微觀台灣廢墟和社會土地的關係 | 培心
  • 東南亞 / 亞洲藝術碰上全球化浪潮 | 培心
  • Daumier與我們的距離--社會時代和參與的異同 | 培心
  • 歷史、記憶、再現---以林百貨為例看台灣古蹟的重生 | 培心
  • 全球華人藝術e-Art magazine 藝週刊 | 培心
  • 電影到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二) | 培心
  • 聽見歲月的刻痕---古倫美亞唱片 | 培心
  • 鑑往知來,再續前緣 --- 台灣民謠之父 鄧雨賢 | 培心
  • 翻湧蓬勃的那些年--- 看台灣日治大稻埕的風華絕代 | 培心
  • 《四月望雨》之於台灣歷史在音樂劇表現的重要性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一) | 培心
  • 超現實內心時空的釋放--談許武勇首府台北的地景油畫 | 培心
  • 專訪驫舞劇場<英雄> | 培心
  • 食,之性也;食,知性也 --- 三明智&可口可樂 | 培心
  • 飲食影視 --- 台灣飲食文化之於視聽娛樂 | 培心
  • 從電影《總鋪師》追尋台灣文化價值的自我認同 | 培心
  • 細看尾形光琳《紅白梅圖屏風》和克林姆《生命之樹 》 | 培心
  • 從櫥窗的凝望望向文化的建構 | 培心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