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金馬影展《晚五朝九》:多段時/空,電影的拆解與組構

文/侯德亮

(第二段於新加坡,一對偷情的老師及其女學生/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晚五朝九》是今年金馬影展的亞洲電影促進聯盟(Network for Promotion of Asian Cinema, NETPAC)選片中,唯一一部由四段式短片構成,依序分別由中國、新加坡、日本、泰國所拍攝製作。2014年巴西世足賽的四強賽當日,一場由德國出戰地主巴西的球賽,從中國的傍晚五點鐘起,全球矚目,萬眾期待,因時差之故跨過了東亞地區的整個大半夜,直到泰國時間的破曉時分,足壇史上最最不可思議、令人驚奇到下巴脫臼的賽果出爐,《晚五朝九》旋即以奇幻哀傷、懸疑莫測的結局收勢。很可能徒留電影觀眾們滿頭的問號,對應著全世界球迷在現實的當天臉上掛滿的驚嘆號!

Why? 拆解之因

  自古以來,這類由多段式短片構成一部長片規模的電影,不勝枚舉。舉凡國內早期由李翰祥邀集李行、胡金銓、白景瑞等早已位高權重的名導合拍《喜怒哀樂》(1970),以及最為人熟知的台灣新浪潮電影開端《光陰的故事》(1982)、《兒子的大玩偶》(1983),亦或是由公益社福團體所贊助催生的《昨日的記憶》(2011)、今年上映的紀錄片《來得及說再見》等皆是。可劇情、可記錄,時而還穿插動畫,時而像極了給導演的命題作文。各擅所長是必然,群策群力也必要,務以發揮議題上、宣傳上、品質上的最大綜效為依歸。然而,拆解一部電影肯定事出有因。它可能是提供新銳初試啼聲、大膽揮灑的舞台,《晚五朝九》即為顯例;也可能因各段原定規模就小,所以集眾人之資、合各組之力來孕育一部長片以利於行銷宣傳時排院線上映,何樂而不為?四段式劇情片《昨日的記憶》和三段式紀錄片《來得及說再見》便是,而《天黑‧夏午‧闔家觀賞》甚至將故事內容毫不相干卻皆是同年非常優秀的短片集合起來推上院線。這喻示了拍攝短片是新銳導演極佳的磨刀板,而尋找多段式的集資合製模式,則是共推院線上映這條道路上很可能的墊腳石。

  長片電影作拆解分割並非全然壞事一件,各個段落的劇組若能集資合製、互相拉抬、共創效益,不也是美事一樁?都說敵人能讓自己成長,或言有競爭才見動力了。在這類多段式電影的形成過程中,如何於各組人馬之間找到平衡、妥適、持續的競合關係,在愈加強調跨域整合以相互激盪創意想法的未來,恐怕會比各行其事完成命題創作的運作方式要來得更加重要,也更具電影產業上的積極性意義。

(第三段於日俄交界港阜,日本男星永瀨正敏飾演討債殺手兼膠卷放映師/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How? 組構之效

  對觀眾而言,當一部長片電影被拆解成多段時空,那是看見一顆顆樹木的高聳挺拔。但整部片欣賞下來,如何經多段式的排列組構,俾使各段之間形成連繫、對話、牽引或呼應,才是足以綜覽全區林場的高度和遼闊視野。鎖定特定城市,在空間上縱使劃分多區,也能聚焦出人文地景特色;或藉由帶狀連綿的時間設定,讓多段短片時間依序扣接起來,亦不失為見樹又見林的好方法。前者從地理空間思考,概念圖像化應是「輻射狀」的組構,最著名者非2006年的《巴黎我愛你》莫屬了,它兼具城市行銷與社會寫實的成功,其後引領一波又一波歌詠城市之美或呈顯在地特色的作品出現,諸如《紐約我愛你》、《東京狂想曲》和《香港四重奏》一、二集等。至於後者,則是由「線性」的時間出發,企圖讓現實時間以近乎等比例濃縮成各段落短片的電影時間。舉《晚五朝九》為例,各段落大概都是現實時間發生4小時濃縮成電影時間進行約30分鐘,供各組導演劇組去發揮。因此,透過如此線性時間分割/分配的安排,全片在形式上會呈現一種規律或秩序感,是比較有連貫性的。換言之,這類「貫時性」的多段式電影,個人認為較能使觀眾專注於導演手法、鏡頭語言、不同地景的特色風貌……等等。台灣在2009年有一部8位導演各自分拍再合製的《台北異想》(Taipei 24H),非常適合也很值得拿來比較討論,那是從鄭芬芬導演所負責的「晨之美」開始,依時序每一段3小時來推展劇情的,最後直到李康生執導的「自轉」為止。《台北異想》既是依循線性時間規畫,又設定對台北這座城市提出多組人馬各異其趣的詮釋與想像。時、空的命題都限縮了,反而很可能激發出創作者的創意奇想和無窮潛力。

What!?球賽之奇

  總歸要來多談點《晚五朝九》這部新片,不妨從世足球賽與片名”5TO9”的角度出發。貫串全片的軸線無疑是那一場萬眾矚目的世足四強大戰,而片名five to nine不僅代表故事時間從傍晚五點到隔天早晨九點,更讓人聯想到球賽比數會不會是5:9?當然,我們都清楚這場球賽最終傳統勁旅德國隊以7:1狂勝足球強國巴西。而且,我們不僅清楚這個現實結果,還印象無比深刻,只因這樣的比數太超乎現實、太難以置信,簡直到了一種奇幻狀態(巴西眾國腳竟像中了邪一樣喪失防守功力),但它又確確實實發生在眼前。

(第四段於泰國,戲中戲的男女主角不斷排演最後一場戲/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以美術指導出身的泰國導演蘇卡恩肩負起球賽進行並揭曉戰局的第四段,實在再適合不過了!他在大樓頂打造一座迷離奇幻的燈管場景,劇中演員、導演均反覆游走於現實與虛幻之間,在理智與情感兩端內心展開拔河賽,男女主角的對白台詞則在鬼打牆中不斷提示機率、選擇、歷史宿命論,對應著一場球賽免不了的賭盤賠率、瞬間判斷和機運天注定的想法。自此回溯,方知這部四段式電影宛若交響樂的四段樂章,從慢板、行板漸強到轉折、趨向高潮(是的!第四段最終男女主角在愛情與死亡的邊界達到了高潮)。整體而言,從寫實到奇幻,調性愈趨詭譎,風格愈顯強烈。第一段中國導演杜海多拍紀錄片作品,第二段導演鄭彌彬為新加坡獨立製片,第三段的宮崎大祐則曾任擅拍恐怖懸疑片的黑澤清助導,可見各段落有依導演出身背景而作巧妙地搭配安排。

  一場足球賽正規有90分鐘外加傷停補時,其實也跟一部電影片長差不多了。賽局終了,比數揭曉。泰國天光漸明,電影黑幕淡入。處於現實困境中的人們拼命想往奇幻之境跑,陷於虛實難辨的電影場景裡的演員,卻冷冷訴說著人類怎樣也逃不出系統的籠牢。

(第一段於中國,都市風花女子終歸返鄉求出路/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其他文章
  • 《勝負反手拍》:愛與女權的一段網球史 | 侯德亮
  • 《克萊兒的相機》:拍出洪常秀的誠實? | 侯德亮
  • 《大佛普拉斯》:人生是一場玩笑 | 侯德亮
  • 香港製造二十年,迎來中國統治的末世光景? | 侯德亮
  • 愛的《星際效應》:既是引力,也是條最簡潔的方程式 | 侯德亮
  • 《異星入境》:豆莢、禮物和薩霍假說 | 侯德亮
  • 框出新視野:談近年三部電影的景框變化(下) | 侯德亮
  • 框出新視野:談近年三部電影的景框變化(上) | 侯德亮
  • 《昭和感官物語》:劇畫漂流、視覺文學與當代閱讀習慣 | 侯德亮
  • 電影聲音職人:《擬音》裡的胡定一師傅 | 侯德亮
  • 《希林公主》:銀幕成為一面鏡子 | 侯德亮
  • 《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族人記憶與文化核心 | 侯德亮
  • 《超級狐狸先生》:身為狐狸父,心底有匹狼 | 侯德亮
  • 希區考克默片《下坡路》鋼琴配樂場 | 侯德亮
  • 恐攻,人性邊界,與尤格‧藍西莫的兩部電影 | 侯德亮
  • 侯麥電影的假期與日常,重看《綠光》和《夏天的故事》 | 侯德亮
  • 《失控謊言》:類型電影萌發與社會輿論的產製 | 侯德亮
  • 《我們的那時此刻》:影像歷史教育與未竟的主體翻轉 | 侯德亮
  • 《索爾之子》:淺焦攝影的新境界與萬丈雄心 | 侯德亮
  • 繫上珍珠鈕釦,向獨裁say《NO》 | 侯德亮
  • 終戰70年,從賈克大地的《節日》看起 | 侯德亮
  • 《愛情失控點》:生命本質在荒謬,電影趣味在諷刺 | 侯德亮
  • 《刺客‧聶隱娘》:影迷非影迷。誰是大贏家? | 侯德亮
  • 金馬影展《逆光少女》:暖心橘暈染無家的靈魂 | 侯德亮
  • 金馬影展《晚五朝九》:多段時/空,電影的拆解與組構 | 侯德亮
  • 《3泊4日5時の鐘》:影迷朝聖去,一場電影考古行動 | 侯德亮
  • 《人間有情天》到《落跑教宗》:南尼莫瑞提的角色置換 | 侯德亮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