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在視覺消失的,都活在記憶當中 –蕭美玲個展(下)

 在視覺消失的,都活在記憶當中–《彼方/ 視逝-蕭美玲個展》(二)

 

一開始就明確的定義記憶的概念為「記憶是光影的游動,不需要敘述方式、無法剪接、不需故事、不需有意義」對自己有意義,對別人可能只是一個風景也無所謂,來推翻一般影像敘事的慣性(甚至原本是要將【我】做成空間電影的)。三件作品都是心理到感知到科學或生理的意識呈現。

 

直覺性的創作思維


 佈置【我】的裝置時,因為對於佈展空間陌生,現場才決定到底先架設要投影上去的一層層紗幕還是先架設各投影機的位置;又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提供了高效能的投影機,結果流明度太高而必須臨時捨棄大量天空、山巒等已編排好敘述流程的影片,改以裝置成森林的意向為主軸而非影像,順其自然的讓觀眾自行游走其間來決定觀看方式,並認為樣巧合發生的狀態更回到主題:意識是流動性,影像看不清楚也是意識,如同記憶只是浮光掠影。

  
 法國有許多森林,蕭美玲認為很多有心理學基礎的心理分析都以森林為題問,更是大量的使用森林為空間/記憶符號;帶著女兒到自己曾去過的森林裡,紀錄女兒所做的事和最後產生恐懼的狀態(作品【森】);以彩虹小馬象徵丈夫此刻正身處的法國,玻璃魚缸為與女兒身處的台灣;以女兒為拍攝的主角,註解如同蔡明亮與李康生般的關係,拍攝時保持角色與紀錄者的身分,但實際卻是使用有如自己生命延伸的女兒為潛在意義;【我】作品中很多影像片段甚至是由其女兒已過世的法國親人紀錄的來象徵著記憶;刻意讓公路的影片不經剪貼完全依時間線呈現,留給觀眾在展場中自行以視覺剪接…等等,這些高度的聯想能力造成了瑣碎片段的畫面呈現方式,加上質樸未經刻意梳理的直覺式取材及構置,雖然沒有如Bill Viola有重力一擊打中觀者的力道,卻在每一個觀眾自行剪貼的觀看過程中,能點狀式的深深淺淺觸發許多聯想與對話。

 

  
穿透性材質的利用及對記憶的執迷

  

   自大學時代便與蕭美玲熟識的林俊吉,提起驚艷大學時期蕭美玲在圖書館使用透明防震氣泡灌入水珠反射光線的大幅作品,後來她還嘗試以水瓶、水杯、液體等半透明(穿透性)材質來投影,這些反應在蕭美玲於【我】的錄像裝置,將十個投影內容錯落不同角度的投射在懸掛於諾大空間中,數張從天花板長到不規則蜷伏地面的半透明白紗浮動材質上。陳奇相亦認為當經數位化工具的底下,關於投影的媒介,還有很多空間可以探討-畢竟影像就是光影的旅行。 

  黃海鳴則是印象深刻其任館長時期,被蕭美玲拍攝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生活於法國邊境華人的紀錄作品深深打動。蕭美玲表示,在創作至今的過程中,確實發現記憶主題益發的明顯,而這或許源於對於年紀漸漲後對於「記憶失去」的恐懼, 笑稱與丈夫旅行時必須沿途拍設錄影才能安心。

  穿透性與記憶/意識的特質都是流動及模糊的,展覽的法文標題,其實更直白的翻譯為Souvenirs revenants- 回來的記憶。

 

 

心理分析」? -藝評與藝術家之間


藝評人與藝術工作者無論在何種藝文領域,總是存在一種角力或是有趣的張力關係,尤其大部分的時候藝評為文字呈現,險少有藝術家本人能當場回應、澄清或衍生討論。
蕭美玲邀請了四位藝術領域且同時身兼數種藝術身份的教授、評論、創作者與會並座談,她與四位從年少至今的數十年創作生涯中,各自有深深淺淺的交集及認識。當四位藝術工作者在觀展後的座談以個人觀感及對蕭美玲的生活理解(尤其蕭美玲此次的展覽作品皆來自個人經驗)進行討論和分析,蕭美玲頻頻喊著這簡直是場「心裡分析」!從影像的符號及象徵到連創作者本身都遺忘了的在校時作品風格歷程,皆被有經驗的四位與會者提起和探討,有趣的是蕭美玲本身直覺性的創作手法,大都並未設定背後象徵,卻得到許多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意境拆解,或由作品回溯創作者本身狀態的推測…她自己也興味盎然的一面回應與反思,直喊這真是這場開幕展覽的附加價值-某種程度的更認識自己。


其他文章
  • 以藝弘道的台灣水彩藝術家 – 陳陽春先生專訪(完) | 氏人仿
  • 以藝弘道的台灣水彩藝術家 – 陳陽春先生專訪(二) | 氏人仿
  • 以藝弘道的台灣水彩藝術家 – 陳陽春先生專訪(一) | 氏人仿
  • 在視覺消失的,都活在記憶當中 –蕭美玲個展(下) | 氏人仿
  • 在視覺消失的,都活在記憶當中 –蕭美玲個展(上) | 氏人仿
  • 雲門劇場落成,重省健全文創法令必要性 | 氏人仿
  • 奇幻動畫短片創作者-張徐展專訪(下) -文化新呈現 | 氏人仿
  • 奇幻動畫短片創作者-張徐展專訪(上) – 紙紮入魂 | 氏人仿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