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物.理」-物件之外的自由實踐

文/吳緯婷

 

  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將科學與人文相結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文化。三百年前人類犯了一個歷史性錯誤,將人文與科學分開發展,兩者分割愈深,人類應付複雜世界的能力就愈弱。      -Michael Dertouzos

 

  藝術人文與科學科技涇渭分明的分家現象,已非一日造成。這兩個領域各自發展,卻可能造成於知識系統與感知的囿限與貧瘠。現今正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物.理」(The Way Things Go),共計來自八個國家的十四組作品,便試圖打破這兩著之間透明的僵局,將科技的語彙和知識,應用並擴展對於藝術的體驗及思考,並完成不同領域與技法相互合作的藝術實踐。

 

  館內策展人蘇嘉瑩表示:「物‧理我們希望藉由這個標題,讓觀眾可以很直覺的就往科學面去作聯想。這個展覽特別想要強調的是觀眾對這世界的好奇心」。以物理的原則為經緯,以藝術的思考為開展,展覽內的作品利用不同元素-光、聲音、重力、電子裝置等手法的引用,將展場猶如實驗室般地自由跨域嘗試,反映並指涉社會之中各種人文與心理現象。

 

曾偉豪《語林》2016

 

  手扶梯上樓,映入眼前的牆面是首件作品-曾偉豪的《語林》,許多觀眾觸摸著白牆上的黑色線條,空間中響起高低不同音頻的淺淺聲音。牆上的黑色線條為導電碳墨,線型如同聲線的波動。「如果說我們的想法都是電流的話,那這些電流都可以傳遞的時候,就等於把我的想法跟外界作連結」曾偉豪表示。

  許多涉及觀眾的觸覺及聽覺感受的科技藝術,將由觀眾於現場當下藉著參與,創造出由互動發展而起出的觀察和思考,而使作品在觀者之處獲得完整的意義。這樣的作品避免片刻的、斷點式的凝視,直接進到對象者的感官經驗之中,與各人不同的知識經驗作自由的連結,分別衍生出私人的解讀。在《語林》中,身體成為傳導的介質,在觸碰中,與外界之人、空間與聲音產生交互作用。

 

毛利悠子《大船花卉中心》2011-2016

 

  一走入展間,慣性往右轉去,迎面而來的是一個視覺簡淨的展場,許多樂器及非樂器物件陳列於地上擺飾並從空中垂吊,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時發出無法預知的聲響。這裡有著自動開闔奏樂的手風琴,在地上迤迤拖行、打擊地面發出悶響的羽毛拂塵,時而亮起明滅的燈泡,和由電路電線控制不定時敲擊的流蘇鐘琴。乍看之下各種物件似乎相互獨立,互不干擾,可以單獨被注視解讀。但那些此起彼落的幽微聲響,又好似一個隱形樂團的各聲部,在空間裡形成隱密且相呼應的聯繫。

  這是日本藝術家毛利悠子(Yuko Mohri)的作品《大船花卉中心》,她曾於2015年首辦的「JAGUAR科技藝術獎」以作品〈都市採礦〉進入決選,並於2014年「橫濱三年展」進行實驗性的展覽計畫「感官觀測:以《I/O –作曲家的房間》」。本次作品《大船花卉中心》扣合她一貫新媒體裝置如同「打造有機生態系」的風格,運用電流、磁力及不同物件特質等,從狀似無機的日常器物,挑起內部蘊含的自然能量,注入仿若能呼應交流的生命力。毛利悠子表示:「大船花卉中心是一個植物花園,這些作品之間彼此相互連結,在我想像之中它們是活著的,在一個人造的空間裡。人們可能從中會發現到某件作品像動物或者樹木,那就是很好的事了。」  

 

Nicholas Hanna《泡泡製造機》2016

 

  Nicholas Hanna定時開始的《泡泡製造機》,無疑吸引了眾多孩子圍觀,許多大人臉上,也映出孩子似的期待表情,而這樣單純的企盼與歡樂,正呼應了Nicholas Hanna這作品的核心:「泡泡是件奇妙的東西,跟其他世界上的東西不一樣,它們不會墜落地面,而能飄浮在空中,彷彿是件特殊的作品。當看見這些巨大泡泡的時候,你可以再度經歷那些充滿好奇心的時刻」。

  Nicholas Hanna由原本建築及設計的教育養成出發,深入到科技藝術創作的領域,利用科技展現創意,發展出具有表演性質的裝置(performative devices)。這樣的創作理念,亦反映於《水書法》的影像紀錄中。在北京駐村期間,他看到人用水在地上寫書法以練字,於是開始思考將水轉化為創作的媒材,藉由程式設定一排水珠的掉落時間與排列,由三輪車載運的滴水器在行經的過程中,便在地上產生出一個又一個獨立的中文字樣,引起路人頻頻回望。這一系列以水、以機械裝置甚至以空氣為主題的作品,將稍縱即逝的物質,轉化為喚回大眾初始好奇心的觸媒,並探索科技具備的潛在美學價值及大眾影響力。

Nils Völker《十二》2016

 

  德國新媒體藝術家Nils Völker的作品《十二》,在空白的展間中,放置十二個不時充氣及洩氣的藍白相間塑膠帆布袋。四四方方的帆布配合著機械裝置,升起、消去、升起又消下,寂靜之中充滿氣體的聲音,及帆布坍塌脹起的摩擦聲,自成獨特的節奏。Nils Völker在不同展場創作不一樣的作品,根據不同場合條件,採用相異的排法。這十二個帆布袋似乎不具任何直觀性的意義,卻又透露出無可消滅的荒誕與蒼涼,令人難以不聯想到《美國心玫瑰情》裡頭里奇拍攝的影像之中,那一個在空中與地面落葉之間不斷隨風上下飛舞的白色空塑膠袋。

徐瑞憲《醉八仙》2012

 

  台灣動力裝置先驅者徐瑞憲展出作品《醉八仙》,將推車底下的輪子拆解並重新配置,透過精準的零件組合、墨與感應器的配合,讓輪子的運轉擬態如同醉拳中的醉八仙拳術,像醉漢的跌撞搖擺,卻又在貌似無骨滑軟之中,飽含剛勁的力道。徐瑞憲表示:「醉八仙這件作品是源自於中國武術的概念,在作品之中能看到很多軟性的動作,但其實它要講的是非常剛性的內在語彙」,這樣似柔實剛的表現,亦展現了創作者對於藝術的哲學思考與觀照。

 

  《策展簡史》作者、倫敦蛇行藝廊聯合總監Hans Ulrich Obrist有次論及策展,他說道:「展覽應予人們以體驗,而非迫使他們去閱讀」。在「物‧理」的展場之中,我們不僅遇見物質的表象,而是在各種自由的藝術實踐之中,在觀看和體驗的過程裡,探知另一條悟理的途徑。


其他文章
  • 人物專訪-宜蘭的文化客廳主人 | WT
  • 展覽現場 《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 | WT
  • 夢想的舞台-《2016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 WT
  • 兒藝展覽的想像與實踐-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展覽館 | WT
  • 展覽現場《夏ㄇ一ˋ樂園-創意插畫館》 | WT
  • 展覽現場《如風起時-莊靜雯銅雕創作展》 | WT
  • 人物專訪-宜蘭舊城的新世代推手 林世傑 (二)  | WT
  • 人物專訪-宜蘭舊城的新世代推手 林世傑 (一) | WT
  • 紮根在地的劇團之路-無獨有偶 國際偶戲藝術村 | WT
  • 展覽現場《記憶台灣‧阿嬤的畫-李涼九十作品展》 | WT
  • 東風一瞥-2016臺灣文博會 | WT
  • 地方展會的過去與明日-以良食冒險島為例 | WT
  • 地方美學產業之確立與形象營造-以宜蘭染為例 | WT
  • 「物.理」-物件之外的自由實踐 | WT
  • 展覽現場 《頂真意匠-臺灣美術工藝在宜蘭》 | WT
  • 猴年不失望-「感動猴」彩繪助學特展 | WT
  • 在地色彩-大型展會裡的主體塑形 | WT
  • 冬季裡的展覽熱潮 2015臺灣設計展 | WT
  • 竹工藝與建築家具設計-鈴木敏彥的巨竹系列 | WT
  • 藤森照信與茶室-金光閃閃的「美檜亭」 | WT
  • 再論文化外交-以Vocal Asia人聲樂集為例 | WT
  • 面紗之下的地方文化館3.0 | WT
  • 當「公共藝術」遇上「藝術銀行」 | WT
  • Julien Malland帶來的盛夏彩虹 | WT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