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侯麥電影的假期與日常,重看《綠光》和《夏天的故事》

 文/侯德亮

 (電影《綠光》橫幅海報)

  艾力克‧侯麥(Éric Rohmer)是法國新浪潮的諸位名導之中,很早就高度自覺地進行創作,且深具獨立性格與自我風格的一位,不過,他卻是最大器晚成的場面調度者。侯麥於2010年以89歲高齡逝世,蔚藍文化在去年出版了早期侯麥尚未投入電影評論甚而拍片執導筒之前,仍用原名莫里斯‧謝赫(Maurice Scherer)所寫就的短篇小說集,書名定為《陶瓷碎片》。今年四月,另一本重量級、大部頭的傳記書《侯麥》被翻譯出版問世,與世界影迷們相見,從細密完整的訪談資訊,兼雜諸多評論文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這位新浪潮電影大師。

(傳記書兼評論集《侯麥》與短篇小說集《陶瓷碎片》)

  侯麥從1950年代開始拍起電影,直到2007年最後一部《愛情誓言》,近一甲子的導演生涯中,總計產出25部劇情長片。主題式的系列作品諸如「喜劇與諺語」、「六個道德故事」和「人間四季」,儼然成為侯麥的創作招牌,也是最為人熟知的多部經典。說到主題,它並非設定片名與劇情內容具有高度關聯性的標題電影,而比較像是侯麥出給自己鬆散的命題作文,往往要花上多年,才寫就劇本、拍成片子。觀眾總能在看過電影之後,從中發掘某些元素或隱或顯地跟片名相關,只是不那麼緊密罷了。同一系列的不同作品之間,也不會像奇士勞斯基的「十誡」或「三色」系列這般巧設,角色、人物或演員幾乎都是各自獨立不相干的。

  侯麥電影的主角們總是叨叨絮絮,不斷談論閒聊。在走路散步時,或餐桌吃飯時,在度假時聊天,也在生活中對話。聊著起居瑣事、感情生活、人際往來,聊音樂、聊文學也聊藝術,有時嚴肅一點,聊起宗教、信仰、生死等哲學命題。侯麥總是對哲學保持高度興趣,這不僅反映在《春天的故事》裡女主角身為高中哲學教師的職業設定,而是幾乎每部作品,他都能透過角色間不斷的對話、深談甚至爭論,從一般日常生活瑣事萃取出各人思維模式的差異。差異出於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先天性格、價值信仰、文化背景的不同。侯麥電影所作的哲學性思考,有時乍看窮極無聊,味如嚼蠟,細究卻如倒吃甘蔗,愈能翻找差異趣味之所在,甚至尋得人生經驗裡(特別是愛情生活)一個自我投射的適當位置。例如《綠光》裡一場女主角與友人戶外同桌吃飯的戲,五分多鐘的閒聊,對有記憶以來很自然就是奶蛋素食者的筆者而言,實在心有戚戚。女主角帶點無奈、哀傷卻又堅定、明確的「蔬食主義」闡述,不知道盡了多少素食者從小到大與人聚餐時所遭遇到的尷尬窘境?所幸,歐美蔬食人士比較不會立即被聯想並追問宗教信仰問題。

 (《夏天的故事》電影海報)

  重看侯麥獲得1986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經典作《綠光》,以及1990年代陸續拍成的「人間四季」系列作品。其中1996年完成的《夏天的故事》,與十年前給世界影壇留下深刻印象的《綠光》,在故事體例、主角性格、季節、場景等處皆十分雷同,且相當程度代表著侯麥整個電影創作的主軸。兩片均發生於盛夏時節,主角都是前往海灘名勝度假約略一個月的時間。選用的體例都穿插字卡,順敘交代故事發生的月、日和星期,彷彿用影像在寫日記,那是劇中主角的度假日記,也是導演侯麥的創作日記,具有某種程度的私密性和傳記性。《夏天的故事》男主角Gaspard,這名帶點憂鬱氣質的帥氣型男,其優柔寡斷難下決定的性格(《綠光》的女主角Delphine更加明顯),據說很像年輕時候的侯麥本人,還包括一些習慣性的舉止動作也像,難怪會給人自傳性電影的聯想。至於日記體例,它本就是高度私密的一種書寫。觀眾去看電影即使呼朋引伴,在觀影當下其實是深具私密性的時刻。身處闃黑的大箱子裡,我們交心的對象是創作者,深談的對象是劇中人,心生感觸的來由當然也源自電影故事。

  絕大多數的看電影時光,約莫是兩小時長度,置放在常人的一日行程中,它是一種特定時刻。看電影正如同度假!假期無論長短,擺在我們一般人的生涯進程來看,它就是一段特定時刻,相對於例行性的、常軌運作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侯麥電影劇情的特定時刻,顯例當然如《綠光》、《夏天的故事》這般主角的海邊度假時光,而其他作品常見到的造訪親友、整理花園、泡茶聊天、派對聚餐等等,不也算是一種心理上的、短暫的假期時間?侯麥喜歡假期,而步調總像散步,情節則多是生活。大師讓電影的戲劇性趨向低限,卻能同時使日常調性隱然浮現。在看電影這麼特定的聲光時刻,體現給觀眾仿若日常,一點也不特定的生活步調。內容題材訴說著假期,或類似處於假期狀態的人事物,他卻在形式上極簡操作(侯麥尤其堅持,不外加他認為會渲染情緒的配樂,只容許配合劇情現場該有的聲響或音樂),只為切入劇中主角的心理常軌,藉由不斷與人交談來探究思維模式。簡言之,侯麥電影很奇異地融匯了特定時刻與日常生活。觀眾看電影不再是一般情況下接收著強烈戲劇性、較大情緒起伏的非日常體驗,而比較像是漸次融入法式悠緩生活,並共同思索一些哲學命題的過程。

 (侯麥老年肖像)

  「慢活」、「慢食」是近十年台灣社會許多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侯麥電影的「慢」步調正好對上這個頻率,理當多次重看,且別具當代意義。「漫步」和「漫談」也是侯麥電影中相當常見甚至並行推展的重要元素,它完全符合大師偏愛的隨性與偶然兩大特質。如何隨性卻不任性,前者如《冬天的故事》女主角Félicie,跟隨自己無以名狀的預感做出了反轉而不後悔的決定;後者如《夏天的故事》裡Gaspard的正牌女友,無法容忍自己感到一絲的不自由而反覆食言。至於偶然,宛若觀眾跟著Delphine一齊瞥見落日的最後一道餘暉,那一抹淺淺綠光。綠光強求不可得,我們在侯麥諸多電影裡,在自己活出的人生中,既慢且漫,不斷追尋。


其他文章
  • 《勝負反手拍》:愛與女權的一段網球史 | 侯德亮
  • 《克萊兒的相機》:拍出洪常秀的誠實? | 侯德亮
  • 《大佛普拉斯》:人生是一場玩笑 | 侯德亮
  • 香港製造二十年,迎來中國統治的末世光景? | 侯德亮
  • 愛的《星際效應》:既是引力,也是條最簡潔的方程式 | 侯德亮
  • 《異星入境》:豆莢、禮物和薩霍假說 | 侯德亮
  • 框出新視野:談近年三部電影的景框變化(下) | 侯德亮
  • 框出新視野:談近年三部電影的景框變化(上) | 侯德亮
  • 《昭和感官物語》:劇畫漂流、視覺文學與當代閱讀習慣 | 侯德亮
  • 電影聲音職人:《擬音》裡的胡定一師傅 | 侯德亮
  • 《希林公主》:銀幕成為一面鏡子 | 侯德亮
  • 《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族人記憶與文化核心 | 侯德亮
  • 《超級狐狸先生》:身為狐狸父,心底有匹狼 | 侯德亮
  • 希區考克默片《下坡路》鋼琴配樂場 | 侯德亮
  • 恐攻,人性邊界,與尤格‧藍西莫的兩部電影 | 侯德亮
  • 侯麥電影的假期與日常,重看《綠光》和《夏天的故事》 | 侯德亮
  • 《失控謊言》:類型電影萌發與社會輿論的產製 | 侯德亮
  • 《我們的那時此刻》:影像歷史教育與未竟的主體翻轉 | 侯德亮
  • 《索爾之子》:淺焦攝影的新境界與萬丈雄心 | 侯德亮
  • 繫上珍珠鈕釦,向獨裁say《NO》 | 侯德亮
  • 終戰70年,從賈克大地的《節日》看起 | 侯德亮
  • 《愛情失控點》:生命本質在荒謬,電影趣味在諷刺 | 侯德亮
  • 《刺客‧聶隱娘》:影迷非影迷。誰是大贏家? | 侯德亮
  • 金馬影展《逆光少女》:暖心橘暈染無家的靈魂 | 侯德亮
  • 金馬影展《晚五朝九》:多段時/空,電影的拆解與組構 | 侯德亮
  • 《3泊4日5時の鐘》:影迷朝聖去,一場電影考古行動 | 侯德亮
  • 《人間有情天》到《落跑教宗》:南尼莫瑞提的角色置換 | 侯德亮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