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緣起不滅---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關係和流變性

 

 

緣起不滅

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關係和流變性

 

文/培心

於5月19日起至7月17日在北師美術館展出的「第14屆台新藝術獎大展」,是以能突破現有藝術框架並具未來發展潛力的藝術創作;能夠激發更深、更廣社會人文關注的藝術展覽或表演製作;能重新定義藝術有利於跨界溝通及跨域探索的藝術實踐方案;且深具「時代精神」、「人文關注」與「未來性」的當代藝術創作為評選考量方向。

 

第14屆台新藝術獎得獎藝術家合影,左起:藝術家李明維、身體氣象館團長姚立群、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及團長張育華、杵音文化藝術團導演陳彥斌及團長高淑娟、藝術家許哲瑜。

 

而年度五組得獎作品之一的李明維《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是去年(2015/05/30 - 2015/09/06)在北美館一樓展覽室的大型回顧展,包含了8 件參與式藝術計畫,和7 件複合媒材及表演裝置,以及策展人片岡真實(Mami Kataoka)在策展脈絡中,為了讓觀眾對李明維創作的精神性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另整理呈現出10 位東西方藝術家、宗教家和思想家「思考『關係』」的作品,從18 世紀的日本禪宗大師白隱至臺灣當代藝術家吳瑪悧、林明弘等人,幫助觀眾對「關係」和「連結」的思考有所擴展和參照。

 

《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2015/05/30 - 2015/09/06 北美館。源於2014年東京六本木的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 的亞洲巡迴展,展出李明維自90年代起近20年間的代表作共15件(包含新作)。可以看到展覽的兩個關心面向:透過與陌生人的互動,在彼此逐漸熟悉的過程裡和自我意識的覺醒間,探索信任與親密等議題。透過食衣住臥等生活作息,探索日常事件的核心本質。

 

《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也是《藝術家》雜誌每年年末固定舉辦十大公辦好展覽票選,「2015十大公辦好展覽」的榜首。在此次北師美術館的台新藝術獎大展中,我們可以看到李明維的三組作品:《水仙的一百天》、《補裳計畫》和2015年才面世的《如實曲徑》,如同台新藝術獎的關注焦點:李明維的作品到底突破了什麼樣的現有藝術框架?激發更深、更廣社會人文關注?重新定義藝術跨界溝通及跨域探索的實踐?

 

八零年代以降,許多藝術家便開始將「大眾參與」納入藝術品的創作中,但儘管是類似題材的作品,在形式操作和作品意涵卻可能有著南轅北轍的差異。一類為藝術家作為介入大眾的旁觀者,然作品的呈現,可能仍是以藝術家己身為出發,可能大眾只是他作品中的材料或元素,大宗仍是藝術家主體的觀點,因而作品重在藝術家慧眼的觀察擷取和作品形式的轉化,即結果的呈現。

 

但李明維的作品,在開展前將完成度減低,將更多的可能性保留給加入者,僅維持低限的藝術形式規則,而作品精華,在於接觸體驗當下的過程,且參與者可以是任何人,藝術家不一定要在現場。茲以<晚餐計畫>和<睡寢計畫>為例,李明維在展示和紀錄的拿捏上,仍維持原初單獨一對一型式互動的私密性,展示上,僅能由無聲和頭部以下的影片(且是事後再演出補錄的)及使用的家具、器具,以及床頭櫃上留下的物品,想像某個曾存在的人、他們的互動和當時的情境。可見得李明維並不希望這所謂的紀錄儀器或任何第三者的眼光,影響了互動當下的品質。

<晚餐計畫>

 

<睡寢計畫>

 

因而可以看出李明維並非是藝術作品經驗的全權主導者,而是平起平坐、分享經驗的互動者。其作品的著重點,不在於作為表現者的藝術家,如何藉由作品對於接收者、觀看者的單向傳遞;而是打破主、客體之間的主從,形成互為主體(intersubjectivity)的關係,由參與者們共同攜手完滿經驗的過程,而每個火花激盪的當下,即是作品現身的意義。可見得李明維的作品並不要求觀者,要從作品的蛛絲馬跡,推敲創作者所欲傳達的哲理,或試圖解答出什麼形而上的理性思維,而是溯源自身各種感知的身心經驗,回歸完整的個體,並以此意識的召喚,帶動參與者對於過去的自己(自身)、他人或宇宙萬物生機的交流,透由作品“靈光aura”乍現的剎那,彷若自我內視鏡的觀照,輝映於當下的共鳴。

 

而透由藝術(彷若遊戲或儀式)的帶動,李明維的作品讓參與者和慣性的生活,重新拉開距離,而得以回頭觀望自己原先每日的生活狀態,由此重新進入並拾回細緻生活的可能。呼應於優劇場和無垢舞蹈劇場所重視的:「修行,即為二十四小時活在當下。」,讓生活中充滿對藝術的敏銳感知,而如此實踐後的收穫,是以每個個人為中心的,作品好似成了生活行動的借用或隱喻,而作品成為分散在參與者內心和腦海的存在,而非畫面形式上的記憶,可能手機拍照或錄影下來的,對於沒有參與瞭解的局外人而言,難以形成意涵,因為其作品包容交織了多層次的體驗思維,人生維度上的回顧和省悟,對於每個經驗的個人,也都是獨特而非凡的。

 

在李明維的參與式計劃中,所選取的“藝術形式”,是跨越國界、文化、語言,純粹而共通,但容易日日重複而不自覺的生命經驗,如:行走、飲食和睡寢等,不覺想到如蔡明亮的電影,對於單純行為的深刻映現,如:<無無眠>的洗澡和睡覺、<郊遊>的吃便當,以及電影<西遊>和舞台劇<玄奘>對於行走的專注。而在因時因地制宜的時空下,李明維的計畫,有特別單獨屬於一對一型式的私密互動,如:<晚餐計畫>、<睡寢計畫>,藉此轉化原有公領域的空間為私領域的體驗;也有給予觀者自行拿捏互動距離、半開放半私密的參與型式,如:<魚雁計畫>可選擇密封信箋或展示、<客廳計畫>可以是多人的互動、<聲之綻>和<補裳計畫>在一對一的交流外,亦可一同旁觀分享;<移動的花園>更讓“藝術”的場域延伸至館外,並藉由參與者的聚散流徙,輾轉的過程以牽連出更多的因緣,把“作品”傳遞出去,而有著無限外延的生息力量。

 

<無無眠>中洗澡、睡覺的電影畫面

<補裳計畫>

 

<魚雁計畫>

 

李明維的作品除了消除創作者(創作給予)和觀賞者(接收接受)明確的身分標籤外,也讓藝術作品和生活的界線模糊。生活,由許多細小看似瑣碎重複的事物組構而成,規律而富有儀式性,然而生活習慣的細微差別,如:走路的姿態韻律或飲食偏好等,構成了每個人的個性、癖好,以及人與人之間最基礎的差異,而這樣的包容性,也是李明維作品中所看重的,源於對每個人的尊重,和對其故事的開放心態(Story Behind),由此讓交會的溝通回輸(communication reinfusion)成為作品源源不絕的驚喜。而人與人之間最基礎的差異,在與陌生人建立關係時,更容易被突顯出來。

 

如:人的流徙,與陌生人的擦肩而過,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潛在的觸媒,都可以是主動地開啟接觸、踏出連結那一步的掌握者,而在李明維的作品計畫中,陌生人,不等於別人、他者,而是一個只是對於對方還“陌生”而已的中性字眼,因而相信在陌生人間,儘管對彼此的空白,反而讓關係的開啟,充滿各種未知的想像。然打破那道牆的片刻,點燃那一“偶然”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它可以是喚起過去,亦創造嶄新當下的跨域時間,很人生且充滿隨機和緣分的。而一旦錯過,就如波特萊爾<致錯身的女路人>一樣,一去不返,如同人生岔路的邂逅和偶遇。

 

而物的流變,在李明維的作品計畫中,有看似永恆的物件,如:<織物的回憶>的織品、<睡寢計畫>留在床頭櫃的物品;也有<如沙的格爾尼卡>的沙壇城、<與水仙的一百天>水仙和<移動的花園>非洲菊,在作品中讓我們看到有形物質生成和凋落的週期;而<聲之綻>則是最時間性的存在,隨生隨滅,道道地地隨風而逝的無蹤無形。因而可以從中發覺,藝術作品從實體永恆的紀念性質,轉為“虛空”卻依然永恆的記憶交會。李明維作品中的大眾和公共性,有時具體可見的,只是過程後的殘餘物,但更多的是轉為個體感受的蘊含交流,也由此彈性多元的開放角度,讓每個人的獨特擁有一個發聲分享的平台。如:<織物的回憶>和<客廳計畫>藉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歷史、藝術),物品得以活化,開啟生命的流轉,貼身地被再脈絡化,並在和他人的互動分享中,寫下新的回憶。

 

<織物的回憶>

 

<客廳計畫>

 

張愛玲的散文〈愛〉:「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時間的流逝、偶然和不定性,一直是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必然天性,其藝術的真實性,在於雙方藉由作品的導引而搭起橋梁,得以在內在能量的互相傳達後,回到心靈的家。

 

這樣的思考,似乎呼應於佛法中觀學的核心:「緣起無自性」。一切本為空,但「空」不是「沒有」或「不存在」,而是「無常變易」及「因緣和合」的性狀。即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如此和永恆不變的,因而無常變易,此所謂「隨緣而來,隨緣而去」;而任何事物都不是「自己如此」的,即不是獨立自存,而是因緣和合的,此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

 

「空」就如同李明維作品的非物質性,但曾經存在過的生滅變易,都不是生來如此,更蘊含著種種聚散的變因,但「緣起不滅」,就像是走過必留下痕跡的一場行旅,都是回顧形塑如今的涓滴細流。其實李明維並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因為他並不喜歡「上對下」式的傳教,也不愛僵化的宗教儀式。但其作品映現出深刻的人文思考,關於己身的安身立命,和人、物件,乃至自然環境的關係,如何傾聽、連結,找到彼此舒適的位置,從回顧梳理個人史,到串聯起新的關係史,並讓生命的偶然和不可預測,在每次緣起緣滅的經驗感懷中,儘管短暫擦身,卻耀眼而燦爛。

 

 

 

 

圖片來源

 

台新藝術獎大展海報

http://montue.ntue.edu.tw/

 

得獎藝術家合影    

http://talks.taishinart.org.tw/award/bulletin/2016051804

 

《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展覽海報http://www.oneday.com.tw/event/%E5%B1%95%E8%A6%BD%E3%80%8C%E6%9D%8E%E6%98%8E%E7%B6%AD%E8%88%87%E4%BB%96%E7%9A%84%E9%97%9C%E4%BF%82%EF%BC%9A%E5%8F%83%E8%88%87%E7%9A%84%E8%97%9D%E8%A1%93%E3%80%8D/

 

晚餐計畫照片

http://www.artouch.com/m/kids/story.aspx?aid=2014112416718

 

睡寢計畫照片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50812/36716370/

 

魚雁計畫照片

http://www.wowlavie.com/fashion_unit.php?article_id=AE1400182&c_id=M03B03

 

無無眠電影畫面

http://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whats-hot/22783/page_3

http://hdfree.se/no-no-sleep

 

織物的回憶照片

http://www.tfam.museum/News/News_page.aspx?id=750&ddlLang=zh-tw

 

客廳計畫照片

http://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page.aspx?id=538&ddlLang=zh-tw


其他文章
  • 風起了—— 記松本薰風動作品新作和回顧 | 培心
  • 從日常時間的積累透視回看李基宏的運動身體影像 | 培心
  • 從墨與黑的詰問到空中看龍洞—談梁震明的當代水墨創作 | 培心
  • 斷井頹垣的迴光返照---談劉芸怡的廢墟攝影系列 | 培心
  • 緣起不滅---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關係和流變性 | 培心
  • “傾圮的明日” 微觀台灣廢墟和社會土地的關係 | 培心
  • 東南亞 / 亞洲藝術碰上全球化浪潮 | 培心
  • Daumier與我們的距離--社會時代和參與的異同 | 培心
  • 歷史、記憶、再現---以林百貨為例看台灣古蹟的重生 | 培心
  • 全球華人藝術e-Art magazine 藝週刊 | 培心
  • 電影到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二) | 培心
  • 聽見歲月的刻痕---古倫美亞唱片 | 培心
  • 鑑往知來,再續前緣 --- 台灣民謠之父 鄧雨賢 | 培心
  • 翻湧蓬勃的那些年--- 看台灣日治大稻埕的風華絕代 | 培心
  • 《四月望雨》之於台灣歷史在音樂劇表現的重要性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一) | 培心
  • 超現實內心時空的釋放--談許武勇首府台北的地景油畫 | 培心
  • 專訪驫舞劇場<英雄> | 培心
  • 食,之性也;食,知性也 --- 三明智&可口可樂 | 培心
  • 飲食影視 --- 台灣飲食文化之於視聽娛樂 | 培心
  • 從電影《總鋪師》追尋台灣文化價值的自我認同 | 培心
  • 細看尾形光琳《紅白梅圖屏風》和克林姆《生命之樹 》 | 培心
  • 從櫥窗的凝望望向文化的建構 | 培心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