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圖式符號之境界場域:馬丁韋爾默《畫=盒》個展

 

文/楊雅君

 

    西方之藝術史,自古代至現、當代沿展,從印象派對於色彩的追求,或是

新世紀野獸派藝術以線條、色彩、形狀、構圖的裝飾性配合達到表現作用,以及達達主義前衛的反文化荒誕活動,而至超現實主義提倡通過夢幻現實狀況中的下意識書寫,其諸多象徵元素來表現靈魂的抒情運動。而關於當代20世紀曾流行過的波普藝術、極少主義、觀念藝術,各自以消解符號的意義界限、簡化抽象的幾何圖式、實體闡釋思想概念為創造之風格,其有關當代藝術的創作、生產的作品結構、物件配置,而通過圖像反映的人類藝術經驗、社會活動,以構成之客體對象傳達鋪設的經驗話語之實踐,於文化體系範疇,是以寓意類型事物表達積澱於自然、歷史、社會、生活等演進軌跡中,人的眾多感覺、理解、記憶、想像所聯繫的文明制度、風俗習慣、物質實體,從而演生成為人類社群的文化習性。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yangyajun:Pictures:iPhoto 圖庫.photolibrary:Masters:2016:06:27:20160627-140705:P1030143.JPG

圖一,個展作品。〈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上海展覽現場。〉

 

馬丁・韋默爾《畫=盒》個展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yangyajun:Pictures:iPhoto 圖庫.photolibrary:Masters:2016:06:27:20160627-140705:P1030138.JPG

圖二,個展作品。〈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上海展覽現場。〉

 

作為一位勤於習練傳統繪畫藝術,並充滿生活觀察、哲思觀想能力的當代藝術家,馬丁・韋默爾於1966年出身於德國海廷根,布蘭肯斯坦。《畫=盒》個展延續其關注與社會相關的語境表述內容,藉著描繪與社會相關的物件對象,在特定的場所空間中呈現由畫作自定義而表意象映的展示過程。《畫=盒》個展的展期為2016年5月9號至7月24號,上海獅語畫廊主辦,展覽地點位於上海市湖濱路150號企業天地二期,為一具有娛樂休閒效果的湖濱生態環境。

關於畫展主題,即《畫=盒》的專題意義,展示現場如此介紹:“是馬丁韋默爾的一個綜合性個展,他認為盒子如同一個取樣器容納了不同的元素,而繪畫也像盒子一樣包含和傳達各種信息;繪畫和欣賞繪畫的方式應該是多維的。同時馬丁的繪畫技法也值得關注,他用油畫刀完成繪畫,刮刀造成的立體邊沿成為了繪畫中的輪廓線,犀利的塊面分割給予了畫面雕塑般的體量感,使馬丁的繪畫濃重而神秘。”展覽地點位於整體文化體系以經濟高度發展為基礎的上海,關於上述社會語境,其與展覽作品相關的意圖意義、文本意義、解釋意義之建構,理應成為繪畫作品的圖像符號具備的物質形態、概念內容所同構的指代、類喻,甚至是互文關係的審美質性元素。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yangyajun:Pictures:iPhoto 圖庫.photolibrary:Masters:2016:06:27:20160627-140705:P1030136.JPG

圖三,個展作品。〈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上海展覽現場。〉

 

繪畫藝術的編年史及圖式符號之境界場域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yangyajun:Pictures:iPhoto 圖庫.photolibrary:Masters:2016:06:27:20160627-140705:P1030139.JPG

圖四,個展作品。〈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上海展覽現場。〉

 

    自19世紀以來,現代藝術之流派眾多,基於崇尚的創作手法、表現風格、存在位置等因素的差異,通過展示場域的空間肌理特性,實現不一樣的作品創造的藝術發生原則,意義目的認知的時空結構演替示現。關聯於此,馬丁韋默爾本場個展擺置的10多幅畫作,延續其特別關心材料、圖像、平面及空間的繪畫議題的要素,表達藝術創作過程中保有個人的慾望和觀點,同時形塑物質形態,且通過擁抱傳統藝術的顯現意旨,讓當代藝術成為自身物體的持存、預留、演示的文化意符屬知、感應經過。這類藝術類況,源於人類認識自然、社會、生活景觀的當下實物指稱之綜合悟知狀態。圖像構成的運動狀態描述,發生於時間的線性流動、空間的存在等藝術生產的意義闡釋之交互聯想界域上,觀眾對於藝術作品的知覺體驗、場所感知成為其尋求自身永恆存在、心象世界的經驗重構創造過程,其描繪物體的幾何比例為當代鏡像世界呈示的合理構成。由此,展覽現場觀眾凝視的維度,以光線、描述的指涉物形塑參與主體的感知視閾,又處在時空結構的意圖作為前提下,從而發生讀者感知文本意向、圖像意指、符號意義的潛在位置與生成“場”的空間,並在現場變化為意念理解之現實參照圖像。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yangyajun:Pictures:iPhoto 圖庫.photolibrary:Masters:2016:06:27:20160627-140705:P1030140.JPG

圖五,個展作品。〈圖/記者楊雅君攝影於上海展覽現場。〉

 

這一藝術生成法則,一方面源於當代藝術涉有未定性的因素,使文本具有存在的結構空白,得以反映藝術家超越歷史的內化創造範疇,傳達作品喻指界限之超越,使得場域空間具備聯集表演的作用,在不斷匯流的社會語境中,完成藝術作品的喻指生成、對話詮解功能。


其他文章
  • 〈漢文傳統的藝術發生場:台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當代藝術的文本圖像歷史:新竹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嚴靖傑《未來漂流》個展 | 雅君
  • 「成為一個地方」胡朝聰個展 | 雅君
  • 『誘返青田』,書畫光年-于右任紀念館暨書法展 | 雅君
  • 審美場域的現代發生-2017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攝影新美學:2017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李豐懋教授關於《山海經圖鑑》的神話記憶 | 雅君
  • 審美、社會、藝術史的當代創造:2017 Formo | 雅君
  • 現代事物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 雅君
  • 經驗之詢度-《她說:國際女性藝術特展》 | 雅君
  • 日本國寶級動漫大師手稿特展 | 雅君
  • 時尚經典的文化符碼-“BAGISM包•当代”展 | 雅君
  • 圖式符號之境界場域:馬丁韋爾默《畫=盒》個展 | 雅君
  • 現代藝術代表:《賈科梅蒂回顧展》 | 雅君
  • 城市會展與當代藝術:2016福爾摩沙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近現代藝術之陳列場:上海龍美術館綜合展 | 雅君
  • 當代人的生活聚場:上海西岸《音樂共和》藝術節 | 雅君
  • 空間的思維描述-《伯納德・屈米建築:概念與符號》 | 雅君
  • 文化政策:《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修訂面面觀 | 雅君
  • 閒言碎語 張奕滿 | 雅君
  • 自滬上探索亞洲設計之變 | 雅君
  • 設計者之用心:40POSTER─賴岳興海報創作個展 | 雅君
  • 明日方舟:2015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 雅君
  • 法國里昂燈光節閃耀中國:上海虹橋光影裝置藝術 | 雅君
  • 光之道-李賢文水墨行旅個展 | 雅君
  • 風景自然及文明鏡界: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物質・慾望・自我:王富娘《話慾・畫意》個展 | 雅君
  • 純台味的藝術創作: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 雅君
  • 淋雨?大型互動裝置《雨屋》亞洲首展 | 雅君
  • 當代視閾的維度: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 雅君
  • 圖像殿堂:《大師的微笑》歐洲版畫作品展 | 雅君
  • 影像風景:高雄市電影館之城市記敘 | 雅君
  • 上海話劇藝術打造的國際化劇場表演風格 | 雅君
  • 海派風華-上海電影博物館影像札記 | 雅君
  • 感真世界-《東方表現的龐均》亞洲巡迴展 | 雅君
  • 創作跨界的觀想對話:傅慶豊《臉譜》個展專訪 | 雅君
  • 〈福爾摩沙藝博會引領的藝術收藏時尚〉 | 雅君
  • 〈從2015文博會看台灣的創意經濟〉 | 雅君
  • 雲門劇場開幕:一個藝文環境的體驗 | 雅君
  • 美感與日用:陶瓷彩釉鶯歌燒 | 雅君
  • 當代尋蹤:上海外灘美術館寫紀 | 雅君
  • 李俊賢季後賽系列:〈港都好男兒〉專題報導 | 雅君
  • 全球華人藝術網-全方位的經營平台 | 雅君
  • 台北大稻埕的公共藝術空間 | 雅君
  • 散步路上,生活週遭的空間景觀 | 雅君
  • 發現・產業・藝術:解讀2014高雄藝博 | 雅君
  • 文創年代-參訪松山文創園區 | 雅君
  • 藝術拍賣-多維的藝術消費平台 | 雅君
  • 吳炫三狂墨黃山水墨個展:視覺的揚放與空間的境界 | 雅君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