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斷井頹垣的迴光返照---談劉芸怡的廢墟攝影系列

 

 

斷井頹垣的迴光返照

談劉芸怡的廢墟攝影系列

攝影作品/ 劉芸怡
撰文/ 培心

 

旅德台灣藝術家劉芸怡從初抵東德,到伊斯坦堡和金門等地的廢墟攝影,以平視的角度,將一棟建築,局部、局部地拍攝成數十至數百張的影像,再如同以攝影為見證或文件檔案般,試圖拼組出現實和想像之間的某種形式記錄,以此深情凝望每個凝煉著時間記憶的廢墟們。

        
《消逝的肖像,Weißenfels,德國》194x50cm,2013

在劉芸怡的展覽說明和創作自述中,提出了其關注焦點:「我感興趣的是空間的變化過程如何影響人的心理,藉由拍攝不同城市及歷史文化脈絡中傾頹、無人居住的房屋,將逐漸崩壞破敗的建築空間與人之情感記憶作聯結。在攝影系列進行的同時我書寫紀錄了個人的夢境。夢境中所呈現的內部空間抽象並具有象徵意義,相對於影像中無法進入的建築物外觀,我透過描述夢境的文字填補了影像中缺席的故事及回憶。透過這樣的創作過程使消逝空間的意義被提升、價值被轉化。這個城市裡原本棄置無用的空乏之處,再度轉換為一個召喚回憶、潛意識和歷史記憶的入口。重新開啟廢棄空間與城市、歷史對話的可能性,在其衰敗荒蕪之中找尋另一層意義的再生。」

 

 

 

 

 

 

 

 

《消逝的肖像,洋樓,金門》66x60cm,2014

 

空間裡的空間,時間裡的時間

"我夢見兩棟淡綠色矗立在草皮上的小房子,房子的地基被木樁架高了,但是沒有任何可以進入這兩棟房子的樓梯,兩棟房子作為出口的門卻彼此相連。沒有人可以進入這兩棟相通的房子裡。"    夢(八)

一如劉芸怡在攝影集中對於攝影和文字的並陳,指引了眼前具體形象外,媒材和內容的對話:(照片)影像和(被攝物)形象之間的落差,即其創作手法:以不同的時間及透視點,大量局部拍攝同一建築物,再將數十至數百張影像重新拼貼。由此創造出一種看似逼真又似幻象、虛虛實實有如夢境般的場景,似是對於當下和過往情感精神的再詮釋。

而這樣第一人稱、空間詩學式的探查,像是同觀者一齊行經這些建築,擦身而過的路人,或許難以馬上實用性地告訴觀者那棟建築在哪條路上,該先左轉再右轉等,但分享了他同你,在此時此地,倏忽即逝般的一些感觸,如旅人的異地相逢,聚首片刻,即待各自出發。此外,攝影集中的文字,如同暗示了展覽陳設上的思考軌跡,影射了現象學式的感受:對於空間的感知,如歌似的、如流徙於鄉里的傳說、像是一則寓言啟示,待人親臨細細體察,有如深埋記憶的翻飛席捲。

《消逝的肖像——對倒II》105x90cm,2013

如夢似幻:紀實又超現實?

"我夢見一棟兩層樓的建築,但是二樓的地面崩壞了,只剩下延著牆壁的狹窄走道,中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洞。我沿著這條走道,一圈又一圈的繞著封閉的圓,探頭往下看去,只有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        夢(七)

劉芸怡的廢墟攝影,以如同證件照般,將主體對象(廢墟建物)鄭重地放在畫面中央,逐步地將這些建物的「大頭照」給收存;而當攝影紀錄隨之積累後,顯象出一種類似田野調查和專題研究(case study)的成果和特質:觀者可以在作品之間的異質性中,連結相似性;也讓表面的圖像訊息(建築肖像/肖像群),指向了更深刻的時代性意義,和一社會地區精神依託的探詢。

但又同時因為以後製拼組起來的攝影特性,似乎讓當中的內容物「建築」平面化,在媒材本身和表現方式上,皆由3D轉為2D,讓該「建築」如同畫、壁板,由此而帶有超現實的意味。這些廢棄建築如同孩子喜新厭舊而被拋棄失寵的玩具,被劉芸怡重新拼組如積木。

《消逝的肖像,民權街,三峽,台灣》230x50cm,2010

 

精神性和物質性:建築如人,人如建築

"不知道是我夢見了這些房子,還是這些房子夢見了我"

劉芸怡拍攝的建築「肖像群」,從個人肖像、多人群像到綜觀整體的脈絡交織,猶如建立起建築的人類學譜系,由匯聚的個人身世交織出一族群時代下的遭遇和變貌,如:二戰後的東德、位於歐亞交界而歷經政權更替的伊斯坦堡;以及金門,那自南洋衣錦還鄉又面臨戰爭前線的風華歲月,以及近年在台灣各地拍攝,從清領到日治各時期中西交融之洋樓等等。

  

《消逝的肖像,建成商行,桃園》110x60cm,2016

而這些被遺忘或被忽視的建築,曾是人們物質/精神上的居所,也由此帶給藝術家強烈的逝去感,和對情感、潛意識的連結,如同電影《安娜床上之島》(Chaotic Ana)中,安娜開啟的一扇扇通往潛意識、通往前世上輩子的門般。劉芸怡的廢墟攝影,除了指引觀者眼前廢墟的具體形象外,猶如打開了一個時間與空間相交的入口通道,讓觀者得以從中尋覓和赴返。

房屋/建築,映現了人們生命史片段的棲居歲月。而劉芸怡的攝影系列,讓建築肖像,亦是環境肖像、文化肖像的縮影,也由此反射出拍攝者的足跡、關懷和意識。而大型攝影機的運用,毫不放過房屋的任何破瓦斑駁,如同顏面上的皺紋斑點,亦如同被時間反覆覆蓋書寫的老舊羊皮紙。

《消逝的肖像,Karaköy,伊斯坦堡》52x80cm,2014

 

定格和濃縮:時間的展演

《消逝的肖像,柏林I~III,德國》(The vanishing Portraits, Berlin I~III, Germany)三幅攝影,似乎和莫內(Claude Mone,1840 ~ 1926)盧昂大教堂(Rouen Cathedral)系列,遙相呼應。從展場上走過這三幅作品:雲影徘徊的倒映,和天光日影的色調變化,正是原始時間(日晷)的腳步,以此日昇日落,搬演著海枯石爛的戲碼,生命即是時光(光),隨著觀者的、時間的行走,恍惚有種跨越停格電影的縮時感。 

《消逝的肖像,柏林I,德國》150x90cm,2014

 

《消逝的肖像,柏林II,德國》150x90cm,2014

《消逝的肖像,柏林III,德國》150x90cm,2014

 

消逝和遺忘的間隔:廢墟攝影

“直到回憶的餘燼再次燃燒”

呼應於攝影媒材的種種天性,如:栩栩如生地顯影每個存在於當下的過去,即連繫和收攝兩造時空的潛能,清楚地讓時空的兩種維度延展釋放外;亦如同蘇珊‧桑塔(Susan Sotage,1933 ~ 2004)所說:照片是死亡的提醒物。攝影永生和被攝物已逝的對照,在廢墟攝影中,是永不停歇的辯證。而攝影亦如同見證,或是文件檔案般,發揮了「記錄」之於人的基本需求:把會忘記的留下來。而劉芸怡的攝影系列,更突出了記錄時間遺痕的強大感染力,一如記憶或夢境之於個體存在的定位,在這樣的時空,如何措其手足,面對滄海桑田的衝擊和不斷地消逝。

《消逝的肖像Felsen Street,Halle (Saale)》23x17cm,2007-2008

 

又如《消逝的肖像,巴拉特,伊斯坦堡》一作,鏡頭中從老房子前走過,穿著全身式黑色罩袍的婦女,在西化歷史悠久的土耳其,如同背後的老房子般,是過往時間的存續、停格,亦是某種帶有傳統歲月記憶的遺留。對比於建築和人物形體的可見,他們身上背負著的卻是不可見的歷史重量,如幽魂在行走匆匆的城市中,晃眼而過。歷史的鬼魂在晃動,形影飄渺。

http://www.liuyunyi.de/img/upload/800x400_14134075488f.jpg

《消逝的肖像,巴拉特,伊斯坦堡》85x76cm,2014

 

觀者由劉芸怡的攝影作品中,得以平視這些「房子」,像是對等地看著彼此,視角和視野高度齊平,猶如以眼光溫柔地撫觸這些傷痕。藉由劉芸怡的表達和轉化,讓不被看到的、空間斷裂破碎的獨白,得以被正視與聽見。而系列作品本身,以及系列與系列之間,似乎欲以某種對話串起時空的碎片,讓記憶在彼此的交相重構下,重新連結,亦呼應於攝影被認為是最具客觀性的空間藝術一說。

在時代的洪流和現代性的加速狂潮中,班雅明的歷史天使,在風暴的猛烈吹擊下,試圖喚醒逝者、修補破碎的世界。時間在當中持續低吟著小調,以動詞進行式般,顯象於一幀幀的照片中。劉芸怡的廢墟攝影,帶領觀者從如地理層積物般的物質/時間遺留中,喚起觀者重新記憶和想像的可能。

不管是時代變遷、戰爭因素等人為和自然的兩相造化,這些廢墟群像,飽含著風霜歷練的故事,充滿了老酒慢釀的後勁和風韻。也由此讓斷裂的記憶被接上線,讓觀者得以從層層的肖像遺留中,喚回消逝。

 

 

 

 

延伸資訊

劉芸怡個人網站 http://www.liuyunyi.de/

(此文所有的圖片皆出自於藝術家劉芸怡的個人網站) 


其他文章
  • 風起了—— 記松本薰風動作品新作和回顧 | 培心
  • 從日常時間的積累透視回看李基宏的運動身體影像 | 培心
  • 從墨與黑的詰問到空中看龍洞—談梁震明的當代水墨創作 | 培心
  • 斷井頹垣的迴光返照---談劉芸怡的廢墟攝影系列 | 培心
  • 緣起不滅---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關係和流變性 | 培心
  • “傾圮的明日” 微觀台灣廢墟和社會土地的關係 | 培心
  • 東南亞 / 亞洲藝術碰上全球化浪潮 | 培心
  • Daumier與我們的距離--社會時代和參與的異同 | 培心
  • 歷史、記憶、再現---以林百貨為例看台灣古蹟的重生 | 培心
  • 全球華人藝術e-Art magazine 藝週刊 | 培心
  • 電影到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二) | 培心
  • 聽見歲月的刻痕---古倫美亞唱片 | 培心
  • 鑑往知來,再續前緣 --- 台灣民謠之父 鄧雨賢 | 培心
  • 翻湧蓬勃的那些年--- 看台灣日治大稻埕的風華絕代 | 培心
  • 《四月望雨》之於台灣歷史在音樂劇表現的重要性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一) | 培心
  • 超現實內心時空的釋放--談許武勇首府台北的地景油畫 | 培心
  • 專訪驫舞劇場<英雄> | 培心
  • 食,之性也;食,知性也 --- 三明智&可口可樂 | 培心
  • 飲食影視 --- 台灣飲食文化之於視聽娛樂 | 培心
  • 從電影《總鋪師》追尋台灣文化價值的自我認同 | 培心
  • 細看尾形光琳《紅白梅圖屏風》和克林姆《生命之樹 》 | 培心
  • 從櫥窗的凝望望向文化的建構 | 培心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