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另一種觀看視角 張騰遠《Post-We》個展

 

走進新苑藝術畫廊,現正展出新銳藝術家張騰遠的作品,曾被媒體以「亮眼」、「令人莞爾」所形容的畫作呈現眼前,富有神秘感又具故事張力的表述方式,讓人不得不停下腳步好好觀賞,探究其背後意涵。

 

張騰遠《Post-We》個展開展現況。圖1/新苑藝術提供

「觀看」一向是張騰遠創作路上關注的焦點,透過一貫以幽默詼諧的藝術語彙來傳遞作品意志,藝術家自2012年開始發展「鸚鵡人」這個角色,賦予鸚鵡人存在的意義--千年後的宇宙生物化身,擁有藍色的羽翼、人類般的軀幹及四肢,在作品裡他們被設定為考古學家,對於挖出的人類遺址物件等做觀察研究,而有了一幅幅讓現代人看了發噱的景象。因為藝術家獨樹一格的幽默視角,我們得以另一種方式觀看「當下」。

《與白晝的你分享黑夜》作品。圖2/新苑藝術提供

最初張騰遠利用鸚鵡誤解話語的特性,提出對當代社會、事物的諷刺與反思。而在「POST-WE」個展裡,則可以進一步看到藝術家作品指涉科技翻轉世界的產業革命,連帶未來科技想像的可能。透過太空生物、毀滅、考古等看似科幻的象徵元素,置入在荒涼的地景裡,在外星人的誤解探測背後,其實隱含著對時事的諷刺。

科技的發達與創新,預測了未來網路收發器植入大腦、透過自體網路相互連線的可能假設,而在這樣的想像之中,藝術家進而提出創作想法「當70億人的大腦連線成一個超級大腦,共同思考未來的各種問題,人類將在思考”我“和“我們”之間遊走,甚至”我“和”我們“的邊界會漸趨模糊,不再有我和我們的概念,成為一顆漂流在銀河中的超級大腦。」面對未來的未知,以自由、哲學的個體基本生存為出發點,透過藝術家作品豐富的藝術語彙,激盪觀者更多的想像。

《Unlimited》作品。圖3/新苑藝術提供

而在畫風呈現手法上,可以發現張騰遠結合中西特性的創作風格,有著宛如中國傳統山水畫多點透視的構圖,色彩卻又不被其所限制,透過壓克力的飽和特性大膽展現,帶給觀者超現實的感受。畫面中也常藉由神秘的物件或關鍵字母、符號散落的融入,試圖帶領觀者跳脫現實地表的紛擾,讓作品擁有更多詮釋及解謎的空間。

《山谷裡的慶典》作品。圖4/新苑藝術提供

《Unlimited》展覽現場。圖5/新苑藝術提供

張騰遠的作品近年在藝術圈嶄露頭角,多次獲得各項獎助補助,廣受海外邀展,例如中國銀川美術館、東京Tokyo Arts Gallery、英國Saatchi Gallery START ART FAIR等都有過個展或聯展,創作相當活耀及備受重視,在他筆下當代人的生活語彙、行動或意向有了另一種呈現風貌,如同一幕幕黑色喜劇,疏離衝突又極具趣味性,未來其藝術發展更是令人期待。


其他文章
  • 在幻象中捕捉真實: teamLab數位互動展 | 顏榆欣
  • 另一種觀看視角 張騰遠《Post-We》個展 | 顏榆欣
  • 用藝術開啟台菲對話 【菲常態:尋找家園】展覽 | 顏榆欣
  • 微型創業-木匠兄妹 傳統木工廠變身文創場域 | 顏榆欣
  • 首屆港都藝博會,開創在地新視野 | 顏榆欣
  • 展場即生活—2016臺灣文博會 | 顏榆欣
  • 從女人的房間思考女性自主:彭怡平專訪 | 顏榆欣
  • 注入新生命 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南海開張 | 顏榆欣
  • 萌行銷來襲! 虛擬偶像代言賣「萌」正夯 | 顏榆欣
  • 2015高雄藝博會潛力綻放 逆勢成長帶動人氣 | 顏榆欣
  • 從顏金益漆線工坊看漆線工藝發展 | 顏榆欣
  • 首批工藝經紀人? 「心藝」工藝經紀人聯展雙11發聲 | 顏榆欣
  • 解放環境X藝術 2015台北藝術自由日 | 顏榆欣
  • 小確幸時光 勤美綠園道「當我們童在一起」 | 顏榆欣
  • 戶外活動少不了的必備元素—全民瘋創意市集? | 顏榆欣
  • 從Kenny 童年森林展覽作品看當今公仔療愈風潮 | 顏榆欣
  • 瞬間創造永恆,初探陳紀東人物影像作品 | 顏榆欣
  • 回歸食物的價值--《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 | 顏榆欣
  • 南台灣新生代版畫創作者 專訪張瀞文 | 顏榆欣
  • 卡通角色代言展覽 從迪士尼90周年特展一探究竟 | 顏榆欣
  • 從上海出發 文創園區遍地開花 | 顏榆欣
  • 藝術家專屬網站 全面掌握藝術家的專屬導覽 | 顏榆欣
  • 鋼筆作畫說故事 專訪藝文工作者張致中 | 顏榆欣
  • 藝術創作與藝文空間之經營理念 專訪甘海蓉 | 顏榆欣
  • 聚落裡迷路:社造X藝術=無限可能 | 顏榆欣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