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三峽梅樹花開—祈願在地藝術文化的春天來臨

「三峽梅樹月藝術祭」自2012年開始舉辦,至今已邁入第6屆。由李梅樹紀念館、李梅樹文教基金會主辦,歷年來活動主題緊扣著前輩畫家李梅樹於三峽鄉里建設的事蹟與美術成就,透過在地藝術家與常民文化的串連,型塑「梅樹月」與地域之間的連結,並嘗試賦予歷史與藝術教育意涵。以私營館舍的力量出發,能夠辦理活動持續不墜且有創新,實屬不易。

3月11日起至4月23日的「三峽2017梅樹月」,適逢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館方盛大籌劃「大時代的色彩──228事件七十週年紀念美展」。展覽開幕期間,除了介紹展出內容與策展理念,館方也自展覽與三峽在地文化氛圍連結的角度,與我們聊聊他們的觀察。

紀念館執行長李景文表示,三峽梅樹月活動的核心想法一直欲強調「整個三峽就是一個美術館」,將展覽的重心放在美術作品的呈現,而非以辦活動的想法為之。今年除了紀念館本體展出前輩藝術家為主的作品,亦結合了34位當代藝術家,依據作品關聯性分佈於11個場館、店家,也包括祖師廟廟埕空間,拉近民眾藝術欣賞的距離。

而梅樹月六屆舉辦下來,雖然展覽形象的形塑越加清晰,與在地藝術家也建立起合作默契,但在館方尤以注重的藝術教育扎根方面,與理想仍舊遙遠。李景文指出,館方以民間角度持續連結各種在地資源,然畢竟力量有限,若地方政府能在行政支援,例如展覽宣傳或推廣學校美術教育的合作方面,多加用心投入,應能發揮更大的加乘效果。他常在想,臺灣人普遍對於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缺乏關注及深入探索,文化上向他人學習之外,實應好好認識身處環境的歷史,這是紀念館堅持下去的初衷。

以上的想法也透過企劃團隊,注入策展的意念當中。例如此次「大時代的色彩──228事件七十週年紀念美展」展出多位臺陽美術協會成員—陳澄波、李梅樹、廖繼春、顏水龍、楊三郎、李石樵、立石鐵臣,另外包括郭雪湖、林玉山、呂基正、蒲添生等作品,展出軸線圍繞在史論、藝評家對二二八事件前及其後,藝術家以若有似無的暗諭手法,呈現政治陰影下的民生氛圍或心境詮釋來加以鋪陳。

例如李梅樹多幅1948年(二二八事件發生隔年)的人物肖像之作,人物神情凝重、疏離,與中後期肖像所繪大不相同。而其中卻有著一幅1962年<張武曲肖像>,所繪張武曲為日治時三峽老街上百年布莊的經營者,經商有成之外愛好藝文,戰後組成臺灣第一個現代劇團「臺灣藝術劇社」,還經營起西門町「臺灣戲院」。他在二二八時協助出面維持地方治安,卻被當局列為通緝對象,而後「臺灣戲院」又遭「奉令撥歸黨營」,從此一病不起。李梅樹是在機緣下與張武曲後人相識,繪製張生前肖像。畫中人物並無過多神采,卻在沈鬱、暗色的背景中襯出其穩定而堅毅的目光。該作於2015年後送至紀念館維護,此次為首度公開展示。

另外,展覽也格外難得地邀展到一批私人收藏,為一系列立石鐵臣在臺投入創設的<民俗臺灣>刊物。<民俗臺灣>以研究臺灣民俗、風物為主題,光從立石鐵臣為刊物封面所作的版畫,便可看出其對本地傳統工藝的觀察入微與用心紀錄。立石鐵臣的「灣生」身份一直使他面對臺日美術圈身份認同的兩難,1934年共同創立臺陽美術協會後,又在隔年退出這個臺灣畫家為主的畫會。然而他與臺籍畫家始終維持友誼,即使戰後被遣返日本,在作品中仍念念不忘臺灣風土。李景文便表示,立石鐵臣對臺灣「第二故鄉」的熱愛,值得觀眾去思考、發掘常民文化的沿革,珍惜我們的土地;這也是展覽欲傳達的面向之一。

此次「大時代的色彩──228事件七十週年紀念美展」,館方在經費拮据的情況下,多數作品靠藝術家後輩相挺,無償出借。開展當日蒲添生紀念館館長蒲皓志、隔日立石鐵臣之子立石光夫相繼出席,使展覽主題雖環繞在白色恐怖時代下藝術表現壓抑的氛圍,卻也因著畫家後輩相互砥礪、支持的情義而溢出一股溫情。而李梅樹紀念館也表示,展覽的運作實際上並不如外界所見那樣風光、蓬勃,他們以自己的力量帶動在地藝文共同提升,希望取得外界的認同與參與。

回首去年(2016年)4月三峽老街鄰近百年之際,石板路、紀念館無償授權的鑄鐵雕版作品遭無預警拆除,諷刺地與在地民間美育推廣的努力形成強烈對比。也讓我們想起臺灣各地近十多年來,在地方文化館及社區營造政策下,亦陸續興起不少以「藝術節」為名的文化活動;其中有相對亮眼的案例,也不乏在地元素受稀釋而逐漸變調者。當中,活動舉辦的主體是地方由下而上,或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的主導;又藝術家、作品是活動的主體,亦或是被挪用的裝飾品,是其中的關鍵。這些都值得我們仔細地審視、監督,期待屬於公眾的藝術文化,能真正在這片土地上開花結果。

 2017三峽「梅樹月」手冊線上版:https://goo.gl/ISJ8vq


(本文刊於第241期藝週刊)


其他文章
  • 臺灣「博物學」的緬懷與重探—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 | 育良
  • 食在多元文化—《南洋味・家鄉味》特展 | 育良
  • 從中國到台灣—戰後華人抽象繪畫首度於歐集結展出(上 | 育良
  • 文化視野如何滲透?文化基本法與2017全國文化會議 | 育良
  • 三峽梅樹花開—祈願在地藝術文化的春天來臨 | 育良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