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看<黃冠鈞個展>—在物質到創作之間的三維觀點

〈不願消逝的時間—黃冠鈞個展〉展場照-Gaiart槩藝術提供

 

看到黃冠鈞的作品當下,也許會立即聯想到當代對於現成物的討論,但這樣卻是落入了觀看當代藝術作品時可能產生的刻板印象。

在這次槩藝術空間的個展,他的創作與簡潔明亮的白色空間結合出清新乾淨的氛圍。透過這次個展我們可以更完整地看到黃冠鈞的創作脈絡。儘管他的作品以日常生活中的現成物形象呈現,其實是對於材質與物性更加深邃且接地氣式的探討。這些形象包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膠袋、塑膠手套、垃圾袋、PE帆布...等等替換性高、一次性使用的消耗性塑料產品。藝術家透過這些形象進而發展出他獨有的繪畫性與對繪畫性的思索

 

 

〈不願消逝的時間—黃冠鈞個展〉展場照-Gaiart槩藝術提供

 

 

「我再現的對象並不是為了對媒材的模仿,而是我藉由繪畫這個方式去再現過去常有的記憶。到最後,我在處理的是繪畫上的一個可能方式,以及處理畫面跟繪畫本身、顏色本身。」  1

 

這些圖標(icon)所指涉的物件皆是以機械化、標準化與規格化的方式大量製造出來的石化加工品,而藝術家則是透過自己的親手勞動轉化這些形象所聯想到的製作方式。每天疊上一兩層、每件作品以單一色彩的壓克力顏料與完稿用的凡尼斯慢慢層疊出他獨有的色彩呈現。這些形象成為繪畫視覺上的框架,其材質特性突破了畫布的二元性,使畫面可以依照展出的方式不同進行折疊、吊掛或是扭曲的方式呈現。細看每個作品,都會有藝術家對於個別作品畫面不同的層次安排。從2013年的作品「畫_布」與2014年的作品「防護罩參」與最新系列作品之間的差異可以看出藝術家對於繪畫性的重視與關注在新系列作品中看不到前兩者作品中出現的縫線,讓觀者更專注思考創作的繪畫性、媒材和繪畫本身的可塑性。

 

左:黃冠鈞作品〈紅綠藍白〉皺疊呈現的展示方式-Gaiart槩藝術提供

右:黃冠鈞作品〈紅綠藍白〉攤開照—Gaiart槩藝術提供

 

 

從物質,到物、到文化、到藝術

 

「我們在看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會討論這些工業製品的應不應該存在。當他們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時,我們應該去思考為什麼我們會讓他們出現在這些地方。」2

 

在石油化學興盛以前的十九世紀中葉,台灣當時著名的出口原物料樟腦是發明家從植物中找出具有可塑性的化合物(Celluloid Nitrate,賽璐珞)原料之一。二十世紀六零年代之後,台塑公司於高雄設廠、成立南亞塑膠加工廠,再加上六零年代晚期石化產業進入起飛的階段與七零年代成為政府所推動的十大建設之一3,讓台灣成為石化加工品的出口國,許多當前台灣的先進技術與產業也都是以此為根基讓石化加工技術在全球享有盛名,塑膠的便利與可塑性被廣泛的運用於各行各業,取代了早期人們使用的許多材質,改變了物的使用邏輯與觀念 儘管這個材質在台灣現代發展史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然而人們對待塑膠製品的態度與使用習慣、加上需要長時間才可分解的特性,使環境與許多生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迫害。塑膠這個材質在台灣現代史中背負著發展史地位、改變人們使用物的習慣與破壞環保的罪名,具有多重且混雜的意義。在黃冠鈞的創作中可以清楚看見,他並不將這個材料視為一種帶有原罪的惡,而是將它作為一個中性的媒材進行思考。沒有好壞之分,只有使用者對於物的使用觀念之恰當與否,藝術家將該媒材的可塑性想像傳達給觀者,也擴展了觀者對於媒材的想像。

 

〈不願消逝的時間—黃冠鈞個展〉展場照-Gaiart槩藝術提供

 

 

 

透過黃冠鈞的系列創作,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地思考塑膠這個媒材在台灣、從一個原物料如何成為物、又如何成為「藝術」,這個媒材在台灣有著特殊的文化脈絡,而它所製成的各種日常物件也早已成為一種圖標,這樣的脈絡影響著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並成為記憶中的一部分,而「藝術」又如何影響我們重新去看待所身處的環境與我們所使用的媒材。他的創作不斷地在提醒我們,甚至在離開展場之後也影響我們重新去看待他所指涉的形象本身。這個日常物件的視覺形象透過藝術家的勞動與時間之手被創造出來,以決然不同的方式呈現出藝術創作的靈光,但同樣具有此形象卻大量製造的產品們,我們要如何思考它們所具有可能的文化或美學價值與意義?黃冠鈞對於創作與繪畫性的思考,可以感受到藝術家試圖打破種種二元論的邏輯,對於可塑性的想像與實踐則是藝術家最有利的武器,對於物質轉變成藝術的過程表現了物質意義本身的可塑性、從早期作品的軟雕塑再到平面繪畫突破二元性的嘗試凸顯了當代繪畫的可塑性,那麼,藝術的可塑性將可以多寬廣?

黃冠鈞作品〈藍與白〉局部-Gaiart槩藝術提供

 

1 記者於槩藝術對藝術家黃冠鈞之部分採訪內容。

2 1

3 顏杏如,〈塑化時代的反思:那些年,沒有塑膠我們也活得很好〉,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5/4/29


其他文章
  • 藝術產業群聚的國際趨勢:巴黎、法蘭克福與臺北參照 | 陳晞
  • 在此,我們相遇: <無何有鄉>與線上策展 | 陳晞
  • 機構策展在藝廊—<小鏡覺>與<日常假設> | 陳晞
  • 暴風雨前、整裝待發?評2017台北藝博 | 陳晞
  • 白晝,夜遊 — 從白晝之夜思考一座城市的文化可能性 | 陳晞
  • 以解嚴串起當代藝術脈絡-大內藝術節〈解/嚴〉展 | 陳晞
  • 大獎之前、與之後—從許家維作品思考台灣藝術「座標」 | 陳晞
  • 看<黃冠鈞個展>—在物質到創作之間的三維觀點 | 陳晞
  • 記憶的半透明與穿透 《 彼方/逝視— 蕭美玲個展》 | 陳晞
  • 藝術金融/金融藝術—台北藝術論壇「藝術金融」 | 陳晞
  • 當大稻埕出現「心藝埕」 — 一種文化創業的問題 | 陳晞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