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血與玫瑰樂隊》—形式正在摸索,但真相仍失落

 

一切從「理查三世」開始

2014年,王嘉明導演以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的歷史劇《理查三世》(Richard III, 約1591)為主本發展出《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並於臺北藝術大學作為學期製作公演;2015年,導演再以2014年的公演為藍本,進一步在國家戲劇院推出《理查三世》。北藝學製已然展現出強而有力的後設結構,到劇院版本時,更被當時的觀眾稱為「神劇」。

我看過《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我一向信任北藝學子的演出能量,也喜愛王嘉明導演的創作思維。當時這齣戲也未讓我失望,無論是舞臺調度、劇本整合或聲演實驗都令人驚艷,同時我也相當認可導演對莎翁戲劇的理解與呈現。莎翁的歷史劇向來不容易入讀,因為其劇本的人物之眾多、情節之複雜,若非當時人不能盡數釐清,尤以英法二國的王室貴族多所重名,愛德華、理查、瑪格麗特和伊莉莎白這些名字不僅菜市場甚至輪及祖孫,再加上如「風水逝家」一般的劇情發展,現今來看簡直又臭又硬,讓人看過即忘、昏昏欲睡。

王嘉明導演在當時的處理方式多元而有特色,人物造型之間有所區別外,還採取男性角色由真人飾演,女性角色由人偶操作,以及設計停車場分區牌為紅白色的轉換,進而呈現英國「玫瑰戰爭」當中改朝換代的複雜人事關係,讓這樣一個龐大的歷史背景立體不少;戰爭場面以節奏有力的群舞展現,場面震撼,現在想來仍舊印象深刻。之後2015年的《理查三世》能夠成功,2014年版本是一個紮實的基礎。

圖1 2014年《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劇照

圖2 2015年《理查三世》劇照

 

又是「理查三世」

今年,王嘉明導演再從前兩版延伸,以「重新混音」的形式推出《血與玫瑰樂隊》,他所依循的演繹脈絡,是前兩版裡非常重要的元素—聲身分離。北藝的版本裡,他將人物的「聲」「演」分開,「演」的是現場,「聲」則現場或預錄皆有,當時論者已視此為「人物話語權之剝離」,這種聲身分離的方式在我看來亦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演員能量的穩定度,進化至2015年版時,據說此手法更趨極致,在專業演員的演繹下隱喻也更強[1]。然而這樣的創新手法,在此次《血與玫瑰樂隊》當中被弱化了,聲身分離仍在,但加入了「眾聲喧嘩」的雜訊。

王嘉明導演意圖讓觀眾見證歷史,目擊解剖歷史的現場,且以自己的方式觀看「歷史劇」,於是他加入各式的聲響配音,讓演出本身從單一文本呈現,走向媒介互動的形式,甚至溢出了劇場之外。我們在劇場裡重新再看莎翁歷史劇,但這次不再在人物與情節上著墨,而是強調視聽覺的感官訴求,在那重複而狗血的劇情中,感受導演的「混音」:感想碎嘴、流行歌曲和聲響實驗。

在媒介互動上,這場演出全程開放觀眾拍照,同時也讓演員在許多場景裡做臉書直播,可被視為一場觀看的延伸實驗。觀眾不但可以捕捉自己想要的畫面,還能邊看演出,甚至再透過臉書「邊看演出」(劇場開放Wi-Fi),之後尚可發展出「不在劇場/現場」和「結束後」的觀看體驗。演出宣傳打著「後真相」的名義,要讓歷史/故事在劇場的實驗裡被多元而複雜的形式傳播出去。

圖3 《血與玫瑰樂隊》劇照

圖4《血與玫瑰樂隊》劇照

圖5 《血與玫瑰樂隊》劇照,演員在舞臺上開直播。

 

「理查三世」永遠是歷史懸案

宏大的想像,繁複的構作,《血與玫瑰樂隊》卻沒能實踐出什麼實際的結果。從聲身分離開始,觀眾所聽到的,是不清不楚的演員口條以及互相干擾的感想碎嘴,這既無法展現情節,也不是觀眾內心的真正想法;流行歌曲和聲響實驗更像是導演「興之所起」的靈感,我無法理解文本的定位,也不能聽懂聲音的位置。

視覺上,舞台偏向十字型,看似有各種角度,但是觀眾只能選擇一種方向觀看且不可移動,永遠都有視覺死角;現場的燈光設計和角度也沒有辦法讓觀眾捕捉到清晰畫面,不是距離不夠,就是前有阻礙,可能只有第一排的觀眾能夠真正體驗到導演想要的效果。觀眾為了舞臺角度而東張西望,為了拍照而不斷擺弄手機,同時又想體驗演員臉書直播的同步樂趣,但很弔詭的,觀眾反而無所適從起來。為什麼?

因為我們看不見「真相」。這個真相並非是歷史謎題的解答,而是王嘉明導演再現莎翁歷史劇這件事。可惜的是,我從演出當中感受不到導演的企圖。而當我閱讀節目單上的〈創作理念〉,導演提到:「我喜歡聊創作過程,遠勝於談意義,覺得那是填鴨教育的遺毒,好像不嗑一下意義,人生就會空虛。但是,意義啊,怎麼可能三言兩語講完,難道要像廣告的slogan,越短越專業?這其實是件相當暴力的事,尤其用在人/角色身上。」不談意義,我看到的只是導演天馬行空的實驗足跡,不談意義,我們只是在感覺導演的「興之所至」,不談意義,《血與玫瑰樂隊》又到底再現了什麼呢?

若文本本身的脈絡不再重要也不具意義,觀眾被期待的參與性,又或是王嘉明導演希望觀眾體會的「後真相」,恐怕都是付之闕如的。我們在導演自定「遊戲規則的兩小時內」,聽不清演員口條與轉換快速的語言,看不懂翻譯時有時無的英文字幕;在主角理查三世高聲宣告的獨白下聽到不知何所起之《美麗島》的樂曲,更在無名的現代場景裡用力去感受演員的不知所云,最終毫無頭緒地收場。導演憑著感覺結束了他的旅程,徒留觀眾「黑人問號」地走出劇場。這樣的劇場實驗,並未給予觀眾更大的想像或參與空間,而只是滿足導演的一次奇想式的創作欲望而已。

圖6 7 8 三齣戲劇的宣傳圖

圖片來源 

圖1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1707

圖2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5804

圖3 4 5 節目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BloodRoseEnsemble/?fref=ts

圖6 7 8 兩廳院售票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Home/Home00/index.aspx


 

[1]可參閱紀慧玲〈舞台話術之紅白對抗一直玩一直玩《理查三世》〉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5804

「身體平板化的表演者、偶物件取代的角色、話語權被剝離的事實,如此隱喻了政治權力的架空、操弄,是合理的理解。」參閱時間2017/5/14。


其他文章
  • 讀演劇人《白話》:「我們先攻下基隆!」 | 湯曄
  • 《藝術很有事》:鑿開既定視野的「藝文空間」 | 湯曄
  • 影像的謀反—質疑與介入,記憶/歷史的書寫 | 湯曄
  • 電影《火花》:夢想和現實之間搏鬥的段落 | 湯曄
  • 從《殺人一舉》到《沉默一瞬》 | 湯曄
  • 《築地市場:和食之心》—鮮味饗宴之地的職人氣質 | 湯曄
  • 無硝煙的戰爭時代,讓我們用「希特勒」結束這一回合 | 湯曄
  • 《王牌業務員》:說一個笑話,給人生 | 湯曄
  • 《熊幸福騙局》:揭開童年真相之後,我的生活 | 湯曄
  • 《大佛普拉斯》:別人人生,Seem So Real | 湯曄
  • 隱地《出版圈圈夢》:書之小傳,文學之側記 | 湯曄
  • 她們還有莫斯科可去,那我們呢?—《香港三姊妹》 | 湯曄
  • 進入記憶的黑盒子裡,《與西西玩遊戲》 | 湯曄
  • 生而為人,為一項作業—《徐自強的練習題》 | 湯曄
  • 時不我予我不休—《極道老男孩》 | 湯曄
  • 而你常會在小說中讀到這樣的故事—《菊次郎的夏天》 | 湯曄
  • 以寫書為筏,承載創作的魂魄—讀高俊宏《陀螺》 | 湯曄
  • 在「故事」與藝術家的廢墟裡—寫高俊宏談《小說》 | 湯曄
  • 獨自在佔領的道路上—讀高俊宏《諸眾》 | 湯曄
  • 台灣山海間的七位當代藝術家 | 湯曄
  • 鏡頭縫隙間的暴力:看北野武《凶暴的男人》 | 湯曄
  • 從配樂出發,抬至神格的人道主義:看大島渚的《俘虜》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3—阿姆斯特丹劇團《源泉》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2—《源泉》的電影改編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讀艾茵.蘭德《源泉》 | 湯曄
  • 《血與玫瑰樂隊》—形式正在摸索,但真相仍失落 | 湯曄
  • 《比海還深》─重新感受「家之味」 | 湯曄
  • 旺莫利萬計畫—重現新高棉建築 | 湯曄
  • 《幸運是我》—淺薄的社會反映與理想的過度斧鑿 | 湯曄
  • 《高海拔之戀II》—獨樹一幟的愛情故事 | 湯曄
  • 《海的彼端》—鮮為人知的台灣移民故事 | 湯曄
  • 《愛麗絲的兔子洞》─靜如展覽,動如表演 | 湯曄
  • 從《尋龍訣》小探中國奇幻類型電影 | 湯曄
  • 《無止境的旅程》─面對「學問」的應變訓練 | 湯曄
  • 《我的50呎豪華生活》─在舞台上演繹當前的居住弱勢 | 湯曄
  • 如今,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 湯曄
  • 「超級英雄」的絕地重生之路 | 湯曄
  • 《忐忑》與梁基爵的數位創作時代 | 湯曄
  • 《妮可睡不著》─無所事事的夏日消磨 | 湯曄
  •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 湯曄
  • 《殺手情歌》─驚人影像,奇異敘事 | 湯曄
  • 一流「食之器」 盡在2015台灣美食展 | 湯曄
  • 《吸血鬼家庭屍篇》,讓你笑死人惹 | 湯曄
  • 追拿逃犯,古代歐洲警察的「公路電影」 | 湯曄
  • 《該死的順序》─雪地,血跡隱沒 | 湯曄
  • 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裡錄歌 | 湯曄
  • 英雄叛國,這是個公共議題 | 湯曄
  •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 湯曄
  • 《竊聽風雲3》-「港人治港」的縮影 | 湯曄
  • 《香港仔》-要什麼樣的幸福? | 湯曄
  • 不再只是校園片-《行動代號:孫中山》 | 湯曄
  • 神話退去的時代-評末路小花《電母》 | 湯曄
  • 《七個猶太小孩》演出所引發的「政治劇場」省思 | 湯曄
  • 《遺失的映象》-該被注目的國度 | 湯曄
  • That Girl in Pinafore | 湯曄
  • 李小龍的「未完成」,以及他所賦予我們的珍貴時光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完)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二)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一) | 湯曄
  • 【香港】我看2013年進念˙二十面體《半生緣》 | 湯曄
  • 從策展角度看方圓聚《禿頭女病患》 | 湯曄
  • 故事與夢的纏繞—對2013年《如夢之夢》的幾點看法 | 湯曄
  • 以拍電影之名—評薪傳實驗劇團《雷雨2.0》 | 湯曄
  • 2013「臺前」劇場服務培訓課程&對前台工作的淺見 | 湯曄
  • 植入戲曲基因,抑或排斥戲曲元素—《大宅門.月光光》 | 湯曄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