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2—《源泉》的電影改編

圖1 電影《源泉》片頭。

寫在劇場演出之際[1]

憑著一股執著精神,我終於找到由小說《源泉》改編,且正是艾茵.蘭德親自編劇的同名電影。《源泉》小說出版於1943年,電影則出品於1949年,可以說是迎著小說暢銷的勢頭而推出。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上一堂現代主義的精華課程,裡面包含建築的現代美學和政治的個人主義,在情節的安排上大幅縮編,讓觀眾以快速的節奏重溫故事。

這樣一個「再創造」的過程相當有趣,我們可以從中觀察艾茵.蘭德在改變媒介後的取捨,以及當小說進入電影製作時,它會如何被拆解與呈現,以取得最多的矚目。這部電影距今已有68年,大部分的評價都認為電影比不上小說,然而在部分關鍵情節的處理上還是頗有吸引之處。就我的觀點,這部電影在藝術上雖未達成很高的成就,主要目的亦是彰顯作家的故事主旨,但在透露訊息的過程裡,我們仍可看到一些透過電影才能呈現出的魅力。

《源泉》予人最深的印象在於節奏很快,相對的鋪陳篇幅也少,這似乎表示艾茵.蘭德在編劇上假定了觀眾對故事的熟悉度。電影從開始就讓霍華德.洛克無故地遭遇挫敗—劇本已然拋棄了他的學院養成和棄學,也未能以他進入建築行業的一波三折去側寫他的性格與態度,對於他與恩師亨利.卡麥隆間的深厚情誼亦沒有太多著墨。

篇幅縮編後的原意曲解

我們在電影的初始只看到一個事業不佳、不太得志的建築師正被動地接受這個社會對他的漠視。他經常感到無奈,但他並不願意改變自己的堅持。這樣一種形象確實很符合霍華德.洛克,但卻過於明確而不夠有想像力。觀眾必須要等到他在曼哈頓銀行建案上與董事會的爭論場面,那句"I don't build in order to have clients.I have clients in order to build."(我不想為了擁有客戶而建造房屋。我是為了建造房屋,而擁有客戶。)[2]的台詞一出,我們才能了解其不願跟隨流行、堅持自我風格的態度,而這使他在社會上窒礙難行。

圖2 曼哈頓銀行建案一幕,可看到建築模型非常精緻。

然而這樣的畫面和行動並不足以顯示霍華德.洛克完全以自己的意志為依歸的執著,當劇情發展至他在採石場工作的一幕,即很容易被解讀成他放棄了他的事業。這部電影在網路上可見到的一個特殊譯名《慾潮》,就是如此敘述:

講述一個具有理想主義的建築師,因為不肯向世俗妥協,本想隱姓埋名做一名打石工過自在的生活,可是在遇上一名行為嬌縱的女記者後,又激起了他爭勝的雄心。幾經波折,終於能按自己的理想建築一幢摩天大樓。[3]

這樣簡略的介紹幾乎曲解了小說的原意,令人以為這是一部言情而俗濫的作品,而這種誤譯除了百度百科作者的誤解和電影出品時間過於久遠外,最主要的原因即在故事的刪減,造成了資訊傳達無法完整的缺憾。

當然以電影製作的角度來考量,刪減是必然的選擇,但是經過刪減的故事應要有能夠突出的重點。劇本基本上已經完全犧牲了彼得.吉丁,對於艾爾沃斯.托黑的塑造也是膚淺而急躁的反派。艾茵.蘭德作為「上帝之手」,在霍華德.洛克的反擊之前就已經為他掃清了「二手貨」的障礙,連帶使男主角變得薄弱而無確切的著力點,十分可惜。

缺席的「史托達神殿」

艾茵.蘭德在書中傾注了大量心力去描寫「創造者v.s二手貨」的戰爭。以艾爾沃斯.托黑為代表的二手貨以報紙媒體為主攻,霍華德.洛克則以一幢又一幢的建築傑作回敬。這場戰爭的大部分焦點都放在了最後霍華德.洛克扛著炸藥包炸毀科特蘭德社會住宅一事—這自然是由於事件的爆炸性,同時作為故事最後的高潮,其捉人眼球的程度無庸置疑。

然而科特蘭德事件只是水到渠成的總結,真正令「個人主義v.s集體主義」能夠旗鼓相當、你來我往的角力戰場,實以艾爾沃斯.托黑設局的史托達神殿事件為關鍵,但在電影裡卻完全被刪除了。在〈艾爾沃斯.托黑〉一章裡,作者不僅詳述艾爾沃斯.托黑的崛起,更讓霍華德.洛克擁有一些志同道合的知音,這其中還包含他的愛人多明妮卡.弗蘭肯。

圖3 羅伯特.道格拉斯(Robert Douglas, 1909-1999)飾演艾爾沃斯.托黑。

二手貨們的攻勢愈凌厲,則霍華德.洛克和他夥伴間的情誼與自由精神愈加可貴。史托達神殿的設計案,也是霍華德.洛克投入最多心力的建築(甚至超越科特蘭德住宅),這其中對於美學的要求也最多,因此當二手貨的陰謀曝了光,霍華德.洛克所陷入的苦痛才是最挫敗的,此事也成為他與多明妮卡.弗蘭肯感情糾葛的重要分水嶺。電影裡對於史托達神殿事件的完全忽略,也令多明妮卡.弗蘭肯在為自由和愛情所做的選擇變得「嬌縱」,而不再與霍華德.洛克齊平於同一種精神裡。我認為這是編劇上對於整體故事最大的錯拆,並令事件推進的動力大幅減弱,許多次要但有意思的人物被犧牲,卻沒能突顯主角們應有的份量與其所承載的指標意義。

圖4 賈利.古柏(Gary Cooper, 1901-1961)飾演霍華德.洛克。

給我一個觀看的理由

當然電影還是有出彩之處,多明妮卡.弗蘭肯的選角是全片最佳,演員帕翠夏.尼爾(Patricia Neal, 1926-2010)詮釋這位充滿智慧、希冀自由與瀟灑的女性可說是神韻獨到,在扮相上也能夠駕馭20多歲至30多歲的年齡段—比起其他男演員的過於成熟和匠氣,帕翠夏.尼爾的演出頗有光芒,這也是論者多給予佳評的加分所在。

圖5 帕翠夏.尼爾飾演多明妮卡.弗蘭肯。

艾茵.蘭德在編劇上給了蓋爾.華納德此角色較多的發揮,這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小說對此人物定位的不確定性。他在電影裡非常稱職地賦予霍華德.洛克舞台,讚揚並為之奔走,當他迫於股東壓力而妥協,在社論上發表不利於朋友的言論時,他在雨中看見自己終其一生經營的報紙被踐踏,走上前並坐在街上,拾起報紙,那瞬時無奈的表情,可能是全片中最悲哀,也最真摯的鏡頭。他對霍華德.洛克所說的最後一句話"Build it as a monument to that spirit  which is yours and could've been mine."(把他建成一座紀念你那種精神的紀念碑吧……而本來也可能成為我的。)[4]顯示了這個角色的悲劇性與其省悟,電影為他多加了一個自殺的場面[5],暗示著由他所代表的舊觀念與秩序已然逝去。

圖6 雷蒙德.馬西(Raymond Massey, 1896-1983)飾演蓋爾.華納德。

圖7 雨中一景。

建築,不可越過的主題

關於對建築的表現,電影製作對於草圖和建築實景的呈現十分細膩,這是在小說中無法完全體會,而在透過媒介轉換後得以呈現的作家想像。艾茵.蘭德在書中很明確地表示了她對古典風格的厭惡,她讓霍華德.洛克對於岩石、木材和鐵礦等深入想像,力圖從其中挖掘出豐富的建材,在建築構思上從環境的本質出發。

艾茵.蘭德心中的霍華德.洛克究竟是誰呢?從既有的資料來看,她相當欣賞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當時要製作此部電影,她也是向華納影業要求由萊特設計場景,但之後因為萊特的費用太高加上建築師本人的拒絕才作罷。電影中所見的設計圖和場景,後來是由曾受建築學訓練但從未實作的藝術指導愛德華.卡雷爾(Edward Carrere, 1906-1984)[6]實施設計。

圖8 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

事實上萊特和卡雷爾所認可的建築風格是不一樣的,因此電影裡所見的建築場景並不完全符合艾茵.蘭德的想像,並且分以萊特「草原式建築」和卡雷爾所依循之「國際風格」去呈現[7]。建築學歷史和風格可暫擱一旁,我所著重的是電影裡將建築草圖與實景(場景)的幾個對照畫面,都讓人感嘆電影所能達到的迷人技術:具現小說中的世界,盡力地說服了觀眾,讓我們看見了那些見證過主角驚人天賦的所在。

圖9 電影裡建築草圖v.s實體場景1。

圖10 電影裡建築草圖v.s實體場景2。

圖11 電影裡建築草圖v.s實體場景3。

《源泉》電影或許不是盡如人意的改編,形式化的敘事也非創新,但我在觀賞時仍很投入,這當中帶著我對原著的喜愛與對電影改編的期待,也因此刻求了細節的考究,實際上這部電影在現在看來仍頗具吸引之處。《源泉》的影像化改編並不容易,可說是一座大山般的作品,如何在主題、形式和人物間拿捏取捨,考驗未來有志者的創造力。

 

圖片來源

1

http://pyxurz.blogspot.tw/2012/11/fountainhead-page-1-of-9.html

2

http://back-to-golden-days.blogspot.tw/2015/04/film-friday-fountainhead-1949_24.html

3

https://cinemavensessaysfromthecouch.wordpress.com/tag/the-fountainhead/

4

http://pyxurz.blogspot.tw/2012/11/fountainhead-page-9-of-9.html

5

http://pyxurz.blogspot.tw/2012/11/fountainhead-page-6-of-9.html

6

http://pyxurz.blogspot.tw/2012/11/fountainhead-page-7-of-9.html

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k_Lloyd_Wright

7 9 10 11皆是電影截圖後再製,電影版權屬於華納影業。

 


[1]開始寫作於劇場演出之前,完稿於之後。

[2]在小說中,這句話是出現在他和建築系系主任的對話裡,而非曼哈頓銀行建案。翻譯引自《源泉》。漫步出版社,2012。

[3]劇情簡介來自百度百科〈慾潮〉詞條http://baike.baidu.com/item/%E6%AC%B2%E6%BD%AE,查閱日期2017/5/25。

[4]來源同註腳2。

[5]書中蓋爾.華納德並未自殺。電影裡加入自殺一幕,但刪除了他知悉霍華德.洛克與多明妮卡.弗蘭肯感情一事。

[6]1967年以《鳳宮劫美錄》(Camelot)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7]關於《源泉》裡所涉及的建築風格有不少爭論,但作家對於萊特有所偏愛是非常明顯的。霍華德.洛克的性格和人生際遇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參考萊特生平。


其他文章
  • 讀演劇人《白話》:「我們先攻下基隆!」 | 湯曄
  • 《藝術很有事》:鑿開既定視野的「藝文空間」 | 湯曄
  • 影像的謀反—質疑與介入,記憶/歷史的書寫 | 湯曄
  • 電影《火花》:夢想和現實之間搏鬥的段落 | 湯曄
  • 從《殺人一舉》到《沉默一瞬》 | 湯曄
  • 《築地市場:和食之心》—鮮味饗宴之地的職人氣質 | 湯曄
  • 無硝煙的戰爭時代,讓我們用「希特勒」結束這一回合 | 湯曄
  • 《王牌業務員》:說一個笑話,給人生 | 湯曄
  • 《熊幸福騙局》:揭開童年真相之後,我的生活 | 湯曄
  • 《大佛普拉斯》:別人人生,Seem So Real | 湯曄
  • 隱地《出版圈圈夢》:書之小傳,文學之側記 | 湯曄
  • 她們還有莫斯科可去,那我們呢?—《香港三姊妹》 | 湯曄
  • 進入記憶的黑盒子裡,《與西西玩遊戲》 | 湯曄
  • 生而為人,為一項作業—《徐自強的練習題》 | 湯曄
  • 時不我予我不休—《極道老男孩》 | 湯曄
  • 而你常會在小說中讀到這樣的故事—《菊次郎的夏天》 | 湯曄
  • 以寫書為筏,承載創作的魂魄—讀高俊宏《陀螺》 | 湯曄
  • 在「故事」與藝術家的廢墟裡—寫高俊宏談《小說》 | 湯曄
  • 獨自在佔領的道路上—讀高俊宏《諸眾》 | 湯曄
  • 台灣山海間的七位當代藝術家 | 湯曄
  • 鏡頭縫隙間的暴力:看北野武《凶暴的男人》 | 湯曄
  • 從配樂出發,抬至神格的人道主義:看大島渚的《俘虜》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3—阿姆斯特丹劇團《源泉》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2—《源泉》的電影改編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讀艾茵.蘭德《源泉》 | 湯曄
  • 《血與玫瑰樂隊》—形式正在摸索,但真相仍失落 | 湯曄
  • 《比海還深》─重新感受「家之味」 | 湯曄
  • 旺莫利萬計畫—重現新高棉建築 | 湯曄
  • 《幸運是我》—淺薄的社會反映與理想的過度斧鑿 | 湯曄
  • 《高海拔之戀II》—獨樹一幟的愛情故事 | 湯曄
  • 《海的彼端》—鮮為人知的台灣移民故事 | 湯曄
  • 《愛麗絲的兔子洞》─靜如展覽,動如表演 | 湯曄
  • 從《尋龍訣》小探中國奇幻類型電影 | 湯曄
  • 《無止境的旅程》─面對「學問」的應變訓練 | 湯曄
  • 《我的50呎豪華生活》─在舞台上演繹當前的居住弱勢 | 湯曄
  • 如今,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 湯曄
  • 「超級英雄」的絕地重生之路 | 湯曄
  • 《忐忑》與梁基爵的數位創作時代 | 湯曄
  • 《妮可睡不著》─無所事事的夏日消磨 | 湯曄
  •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 湯曄
  • 《殺手情歌》─驚人影像,奇異敘事 | 湯曄
  • 一流「食之器」 盡在2015台灣美食展 | 湯曄
  • 《吸血鬼家庭屍篇》,讓你笑死人惹 | 湯曄
  • 追拿逃犯,古代歐洲警察的「公路電影」 | 湯曄
  • 《該死的順序》─雪地,血跡隱沒 | 湯曄
  • 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裡錄歌 | 湯曄
  • 英雄叛國,這是個公共議題 | 湯曄
  •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 湯曄
  • 《竊聽風雲3》-「港人治港」的縮影 | 湯曄
  • 《香港仔》-要什麼樣的幸福? | 湯曄
  • 不再只是校園片-《行動代號:孫中山》 | 湯曄
  • 神話退去的時代-評末路小花《電母》 | 湯曄
  • 《七個猶太小孩》演出所引發的「政治劇場」省思 | 湯曄
  • 《遺失的映象》-該被注目的國度 | 湯曄
  • That Girl in Pinafore | 湯曄
  • 李小龍的「未完成」,以及他所賦予我們的珍貴時光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完)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二)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一) | 湯曄
  • 【香港】我看2013年進念˙二十面體《半生緣》 | 湯曄
  • 從策展角度看方圓聚《禿頭女病患》 | 湯曄
  • 故事與夢的纏繞—對2013年《如夢之夢》的幾點看法 | 湯曄
  • 以拍電影之名—評薪傳實驗劇團《雷雨2.0》 | 湯曄
  • 2013「臺前」劇場服務培訓課程&對前台工作的淺見 | 湯曄
  • 植入戲曲基因,抑或排斥戲曲元素—《大宅門.月光光》 | 湯曄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