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談老空間的脈絡活化──台中散步觀察

從抵達台中的那一刻起,便能顯著意識到新舊空間的共生、轉化與抗拮。像是新舊火車站的並置,過去空間的建構美學和現代訴求的明亮科技感立馬形成對比。同樣作為火車站,但兩者與人的空間感是如此不同。當新站強調其「空間轉換」的性質,不可諱言的,舊站雖已廢棄,卻帶來了「時間運行」的記憶。
 
(圖1 並置的台中新舊火車站)
(圖片取自https://video.udn.com/news/577893)
 
而在現今台灣文資保護觀念起始,社會也似乎開始吹起復古懷舊風之下;當越來越多酒廠、菸廠或老舊空間被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或是文青場域,到底這些活化之下的想像是什麼?是真能就其地方文史脈絡的再生?抑或只是「空間生產」──將狹隘品味化的仕紳美學轉為私有的商業文創?[1]
 
老舊空間之所以能達成「空間生產」,乃因其本身特有的空間感染力,因其建築本身經歷的時間感,很能夠直接召喚人的情感記憶。走出火車站,中正路上的宮原眼科與第四信用合作社即是利用這點,將文化記憶和空間作新的轉換,成為一種「品牌」。然而在這之下,消費者所消費與經歷的似乎仍舊是西式美學的產品,而所謂的台式復古,也只是一種亮眼的形象包裝。如果我們要去看其下的文化意涵,除了建築體和原有名稱外,真有辦法回溯嗎?
 
(圖2 「空間生產」下的「台中第四信用合作社」)
 
實際回看宮原眼科的歷史脈絡:1930宮原武雄的眼科醫院,當時可謂台中規模最大的醫院,以及宮原醫生身處,由台籍政界與醫界仕紳所組的東亞共榮協會;及至國民政府時轉改為「台中衛生院」,再至後來政府抵押建築而經颱風地震益發荒廢──這些歷史與其所承載的地方文史脈絡,實除了半存的建築本體與舊名,似乎難以真的銜接至現今與人復古文創食飲熱點印象的「宮原眼科」。
 
然順路前行往另一區塊,與國美館一路之隔的忠信市場,卻令人驚喜的看到不同的活化面貌。忠信市場興起於50年代,因著美軍駐紮而興盛,也因台美斷交而開始沒落。現今之忠信市場在觀感上,半若廢墟,縱使白天仍是陰暗。但若進入其中,仍可見常民的生活,戶戶家家都仍在其肚腹中生活。和日出接手宮原眼科的時間相近,2010年起各式藝文空間也開始進駐忠信市場,為之建構新的活力。
 
(圖3 忠信市場一隅,仍可見其中的居住關係)
 
忠信市場其內仍有小廟,寺宇與市場皆是過往庶民文化聚集的中心,雖然現今已無過往市場之功能,但依著建築形式與居民的活動,仍具體而微呈現過往時空消長的脈絡。或許是據此優勢,市場內的奉咖啡,很巧妙地在此地域概念上,無違和地建構起新的意涵。其中代表店家「奉咖啡」,老闆最初曾在忠信民藝店門口供應免費咖啡,將奉茶的概念延續到咖啡上,而後在市場內開放地泡咖啡和叫賣,也結合了「市場」的場域特性。一樓空間中自發布置與換置的展覽,也因其商店與市場之「無門」,以另一種方式打破了可能的精緻文化(咖啡)與庶民(傳統市場)的門禁。
 
(圖4 連結精緻與常民文化的奉咖啡)
 
據此考慮到Annemarie Matzke延伸自塞托《日常生活實踐──實踐的藝術》,「空間」不僅是建築上的,也是身體上的,因著兩者交互而形成某種「再現」。空間也是在特定場域下的一組當下觀點,有其自身穩定性,但也因時間因素、移動和互動性而持續被改變。「空間是人類行為的地點。」[2] 忠信市場的轉化,確實在日常生活上實踐了藝術。舊的攤販、小吃店、居民,和新的書店、咖啡店雜織,所呈現的非現代都是要求的「整潔乾淨」,然在看似雜亂的場域中卻仍有其生命力。同樣作為食飲的場域,忠信市場確實又進一步活化了該場域的內涵,並讓人的行為持續發生。
 
然可以再延伸討論的亦是,平日未開放的藝文商家,對於此地到底能有多少帶動與連結?還是像吳易叡所談「原本追求復古、不可一世、反文化、政治激進、搖滾獨立的『文青』形貌,也在商業模式裡迅速被同質化、連鎖化。」[3] 藝文人士是真想重新活化建構這一市場空間?還是也只是以另一種方式消費之?
 
(圖5 藝文空間駐入後的忠信市場平日景況)
 
老舊甚或廢棄的「空間」,一方面呈現了台灣自身的文化脈絡,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資本和都市化下的抗爭空間。作為一種異質空間,實不應該只是去脈絡的觀看和使用,而當更去發掘其社會連帶和文化創造的面向。況且如果將城市想像為一個建築,即使其外觀大抵不變,但內部的細節仍會是瞬息萬變的,牽連到所有事件與各種經驗。一個階段接一個階段生長、成形與轉變,這些老舊的空間將會是連結點,讓身處在都市的我們,前瞻後觀去思考,無論是看向未來,或是當談及「傳統意義保存」等問題時,皆可以此著力。
 
 
[1]文中「空間生產」援引自高俊宏《諸眾:東亞藝術佔領行動》,頁251-252。遠足文化,2015年。
[2]自譯於《日常生活的專家:里米尼紀錄劇場》/“Experten des Alltags: Das Theater von Rimini Protokoll”,Alexander Verlag Berlin, 2017年。
[3]吳易叡〈關鍵字:路過〉,收於《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推薦序」,頁12-13。公共冊所,2015年。

其他文章
  • 回桃看藝術節──一場淘氣的藝文鬥陣 | 黃馨儀
  • 行進顯影,找回身體的叛逆與自由 | 黃馨儀
  • 關於成為真正的人:祭儀‧劇場‧行為藝術 | 黃馨儀
  • 在《無用之地》的《入夜風景》 | 黃馨儀
  • 過載的是世代,還是文化平等的可能? | 黃馨儀
  • 劇場與改變現實的魔法──專訪Tânia Faria | 黃馨儀
  • 不被時間打敗的築夢者:專訪Paulo Flores | 黃馨儀
  • 像瘋馬般前行:Òi Nóis的劇場美學 | 黃馨儀
  • 走至不惑:以劇場實踐烏托邦 | 黃馨儀
  • 持續對抗暴虐的現實──巴西民眾劇場的政治意識 | 黃馨儀
  • 回到民眾劇場的搖籃:巴西 | 黃馨儀
  • 失效的非典型空間演出──當環境成為布景 | 黃馨儀
  • Junta──獨立共構的藝展 | 黃馨儀
  • 《潮池流轉》──以記憶與創作在時代灘頭留下貝殼 | 黃馨儀
  • 身入金門(下)──島嶼梳理與回歸的困境 | 黃馨儀
  • 身入金門(上)──遇見邊緣的豐厚與荒廢 | 黃馨儀
  • 一同種下夢想的金門——2017「土豆音樂祭」 | 黃馨儀
  • 趣味平行藝穗節,藝術歪斜到日常——「酥壓療癒時光」 | 黃馨儀
  • 《等待果陀》──映照在演出之外的劇場脈絡 | 黃馨儀
  • 談老空間的脈絡活化──台中散步觀察 | 黃馨儀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