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從櫥窗的凝望望向文化的建構

 

Window Shopping in the Culture Industry

從櫥窗的凝望望向文化的建構

文/培心

 七夕情人節剛過,單身的人應該頗不想出門吧!?感覺整個世界似乎都是為了雙雙對對所設計的,除了大爆滿的燭光情人晚餐外,百貨公司更是各出奇招、搶拚業績,許多七夕情人節「甜蜜特惠」外,各種抽獎、闖關等特別企劃更是無奇不有,不過……想想袋裡扁扁的荷包,還是來個window shopping好了!

看著各種精品在櫥窗內熠熠閃耀,彷彿召喚著人們的接近愛賞,從傳統經典的絨布、投射燈和人體模特兒,到如今多變的設計感櫥窗,除了讓商品身價不菲外,更傳遞了一種品牌風格、提供了一種「美好生活」的憧憬,看似熱切而開放地邀請觀看者/消費者進入這抽象化的世界想像遨遊。資本主義後的消費型態,隱藏了勞動過程和種種工作條件,傳統製造者和消費者單純親近的關係,轉為人和物疏離的觀看關係,製造者早已不復可見,然而這樣的商業空間卻快速地改變了城市生活的所有面向,購物行為的方式選擇,傳統菜市場、黃昏市場,或者是新光三越、微風廣場,輕易地決定了一座城市的身分許可。

結合商業暨休閒空間的百貨公司,是大家炎炎夏日享樂的好去處,自十九世紀的波特萊爾(Baudelaire)提出:城市景觀是為漫遊者(flâneur)所設計的視覺場域,window shopping也隨之興起,成為人們在都市中動態性現代視野的焦點所在,而為了拉攏潛在的抗拒觀看者,櫥窗設計也極速地發展而專業化,包裝得極富設計風格和藝術氛圍,透著玻璃有距離的美,引發了人們得不到而起的慾望,創造出和現實世界的視覺區別,建構想望、為產品創造需求外,更主要的是,提供了一種貨物外一併的文化身分符碼(sign),成為許多人自我認同觀念的源頭(圖一),像是普普藝術家Peter Blake所繪的《On the Balcony》(圖二),我們從何建構自我?來自於我們生活中所選擇、所喜愛的物品,他們反映出我們的價值觀和想法,更讓我們由此而確立出自己的獨一無二,由此而認定自己,也以此讓別人認識。

(圖一)

 

媒體學者史都華特.艾溫Stuart Ewen

商品自我(commodity self)

人們之所以感覺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身處地位和自我形象,至少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他們對商品的購買和使用。

延伸閱讀

Stuart Ewen:All Consuming Images: The Politics of Style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New York : Basic Books, 1988.

  

(圖二)

 

Peter Blake (1932- )

On the Balcony》,1955-7

Oil on canvas, 121.3 x 90.8 cm

 

然而如今資本主義的大量規格化生產製造,迫使慾望的製造(消費需求)也得相對升高,過度的商品拜物文化,讓人們逐漸喪失了對自身文化意義主體性的掌控權,彷彿要藉由什麼物,才能得到什麼特質,例如:要用什麼香水才有魅力,要穿什麼內衣才性感,要喝什麼東西才跟得上流行、才酷……,我們將自我建構的抽象概念,寄託在具體實物的擁有上,甚至成為諸多文化價值的主要來源,模特兒、廣告代言人和諸多影音廣告文字,莫不道出了我們內心所渴望的價值。 

姚慶章照相寫實的都市反射系列,深深地映出都市人們在繁華富庶時代下的心靈狀態,以滿布著玻璃的摩天大廈為主角,直角方格內片片切割的玻璃,交相掩映著周圍的景物:巨型的招牌看板、其他的大樓、車輛和街道,出現人物的畫作不多,且大多在遠景邊角,呈現背對或忙碌的身影,《商店櫥窗》(圖三)一作,玻璃層層紛亂的反射透視,讓人分不清真實和虛假,彷彿落入一個美麗的泡影中,光、色絢爛而扭曲,讓人目不暇給,輕亮的晨光在金屬材質和玻璃的藍灰色調上躍動,帶來了都市蓬勃的能量感,距離我們比較近而清晰的是人形模特兒,但遠處真實的人們就算面向此方,面孔也是模糊不清,娓娓道出了時代下個體間的疏離和淡化,畫家刻意避開了商品主體和人的關係,但透由玻璃的層層「隔離」,向我們投射出種種反問:這些巨大宏偉的建築物中,真的是我們「美好生活」的想望嗎?而左上方僅露出的一角天空,就這樣靜靜地觀照著這海市蜃樓般的繁華。

  

 (圖三)

姚慶章(1941-2000) 

《商店櫥窗》1982

Oil on canvas, 106.7x142.2 cm

 

從紐約反觀台灣,早在日治昭和年間台展的受賞代表作:呂基正《商品櫥窗》(圖四)便對玻璃後的世界有所描繪,左手邊整面玻璃窗上大片的夏季減價宣傳字樣,紅、黃、橘等光彩奪目的櫥窗商品在亮麗的燈光下耀眼地展示著,右手邊卻是傳統布花的門簾和中國式木椅,深不可測、通往未知的黑暗,和左邊一目了然的亮度,形成強烈的對比,中央藍色和綠色偏暗的櫥窗櫃,拖長了背光的陰影,在偏紅的暖色主調中一躍而出,筆觸粗曠而奔放,洋溢著浪漫而強烈的感染力,中西並置的畫面,似乎也暗示出西化資本力量的逼近,在時代的推進中混雜著百般滋味,如同複雜難解的空間感,有著令後人深思的耐人尋味。

 

(圖四)

呂基正(1914 - )

《商店櫥窗》1934

Oil on canvas, 50x65.4cm

 

如今全球化下,公司集團莫不致力於拓展市場,用最低的成本換取最多的利潤,麥當勞、星巴克等無處不見,似乎只要被稱作「進擊的」國際級大都會,一定可以藉由遍布劃一的跨國企業商標景緻來辨認,但同質大量化的商品,卻是偽個體性(pseudo-individuality)的表面掩飾,若想追求獨特卓越,我們只能從自己的根:與生俱來的生命資產,放大說可能是本土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來著手,雖然任何文化意義的詮釋都無法脫離其生產與消費的社會脈絡,但我們可以讓這場意義爭奪的主導權,回到我們手中!

 

 

 

圖片來源

 

圖一  http://stereotypeandsociety.typepad.com/photos/author_photos/index.html

圖二 TATE http://www.tate.org.uk/art/artworks/blake-on-the-balcony-t00566

圖三 姚慶章作品天地 http://www.cjyao.org/ChVer/CHReflectP1.htm

圖四 http://ultra.ihp.sinica.edu.tw/~yency/theme02/F-theme2.htm

  

 

 

 

 


其他文章
  • 風起了—— 記松本薰風動作品新作和回顧 | 培心
  • 從日常時間的積累透視回看李基宏的運動身體影像 | 培心
  • 從墨與黑的詰問到空中看龍洞—談梁震明的當代水墨創作 | 培心
  • 斷井頹垣的迴光返照---談劉芸怡的廢墟攝影系列 | 培心
  • 緣起不滅---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關係和流變性 | 培心
  • “傾圮的明日” 微觀台灣廢墟和社會土地的關係 | 培心
  • 東南亞 / 亞洲藝術碰上全球化浪潮 | 培心
  • Daumier與我們的距離--社會時代和參與的異同 | 培心
  • 歷史、記憶、再現---以林百貨為例看台灣古蹟的重生 | 培心
  • 全球華人藝術e-Art magazine 藝週刊 | 培心
  • 電影到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二) | 培心
  • 聽見歲月的刻痕---古倫美亞唱片 | 培心
  • 鑑往知來,再續前緣 --- 台灣民謠之父 鄧雨賢 | 培心
  • 翻湧蓬勃的那些年--- 看台灣日治大稻埕的風華絕代 | 培心
  • 《四月望雨》之於台灣歷史在音樂劇表現的重要性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一) | 培心
  • 超現實內心時空的釋放--談許武勇首府台北的地景油畫 | 培心
  • 專訪驫舞劇場<英雄> | 培心
  • 食,之性也;食,知性也 --- 三明智&可口可樂 | 培心
  • 飲食影視 --- 台灣飲食文化之於視聽娛樂 | 培心
  • 從電影《總鋪師》追尋台灣文化價值的自我認同 | 培心
  • 細看尾形光琳《紅白梅圖屏風》和克林姆《生命之樹 》 | 培心
  • 從櫥窗的凝望望向文化的建構 | 培心
  • 上一則 | 下一則

    文章回覆:


    林巧翎說:

    橱窗是品牌的消費模式,做為文化共乘的一員,櫥窗試圖在商業與文化之間取得共衡。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