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鑑往知來,再續前緣 --- 台灣民謠之父 鄧雨賢

鑑往知來,再續前緣

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

 

文/培心

生活之中,不論交通運輸、打開電視電腦,乃至唱KTV、參加跨年晚會等等,流行音樂的無遠弗屆和影響,是你我共有的經驗、呼吸的空氣,回顧過往,不管是1920年代起,上海V.S.台北的兩大早期中文流行音樂重要發源地的兩相輝映,還是1940年代後,香港和台灣音樂矛頭的競逐,乃至1970年代至今,台灣一直是華語音樂長盛不衰的聖地,也締造了華語音樂廣布各華人圈和諸多具國際影響的巨星傳奇。

配合政府組織再造,於2012年成立的文化部附屬機關: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的政策規劃,可見得對於華語音樂市場優勢地位的重視,筆者再次藉由《四月望雨》為引子,一同來回朔台灣流行音樂萌芽之初前人努力的點滴啟發,希望在面對全球激烈的競爭下,台灣在華語音樂樂壇上,仍然可以鑑往知來,再續前緣。

 

--- 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

生於1906年,桃園龍潭客家人,父親鄧盛柔(號旭東)為漢文老師。鄧雨賢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派往大稻埕「日新公學校」執教。後赴日本學習音樂,回台任台中地方法院通譯官,後辭去工作,進入古倫美亞唱片社,創作《望春風》、《雨夜花》等名曲。戰爭爆發後,隱居任教新竹芎林公學校,即使在鄉間,鄧雨賢還是醉心致力於音樂教育的工作,1942年,以唐崎夜雨作為筆名;同年,改為日本名東田曉雨,被譽為台灣歌謠之父,因肺病與心臟之併發症病逝於1944年,得年僅39歲。

鄧雨賢的故事也在2012年被蔡秀女編為《歌謠風華-初聲》台灣音樂偶像劇,在講述他的一生外,也帶領觀眾回到1930年台灣日治時期流行歌曲的黃金年代,重現大稻埕的風華。現場整合行銷有限公司製作,由黃騰浩、周幼婷、林雨宣、張善為、周詠軒、吳定謙主演。

 

日治時期,在中日戰爭爆發後,天皇下令全民備戰,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大東亞共榮圈」的偉大使命,強征台灣青年從軍,需要製作一些宣傳歌曲激勵士氣,如第一幕第七景【13】愛國進行曲,便大規模推行所謂「新台灣音樂」,規定所有歌曲的曲調,一律套用日語歌詞,才能演唱,此舉無異扼殺了創作自由及民族自尊,鄧雨賢的期望與努力也因此被打壓,即第二幕第一景中鄧雨賢憤怒的發現街頭巷尾的日本軍歌,竟是他創作的《雨夜花》被填為18】《榮譽的軍夫》

日本人利用鄧雨賢作品的廣泛傳唱效益,改填上日語歌詞來宣揚日本帝國主義,因此《望春風成了《大地在召喚、《月夜愁成了《軍伕之妻、《雨夜花成了《榮譽的軍伕,現實的無奈造就許多「時局歌曲」,決非創作者本意,在第二幕第二景逝去的美好日子20】天佑吾皇,柏野正次郎體諒民族苦難,勸慰鄧雨賢為國忍耐,多創作一些激勵民心士氣的歌曲,以及第二幕第三景22】我是東田曉雨,芎林公學校校長要求鄧雨賢組織音樂會,演出激勵士氣的愛國音樂。在當時的高壓政治空氣下,鄧雨賢不得不妥協的配合創作,即第二幕第四景【23】宣導歌,音樂會看似熱鬧,但其實隱藏著人民的無奈與恐懼,加上其實早在第二幕第二景漢學傳統,就反映了日治對於台灣精神文化的壓迫,鄧父在家開設學堂,對總督府頒佈「台灣教育令」停辦漢學校,對於下一代將成為失根的「皇民化」子孫感到憂慮,在這種種的情節中,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被殖民和處於戰爭的時代下,人民憂患未來、卑躬屈膝的痛苦。

曲  名

作詞者

完成時間

附     註

望春風

李臨秋

1933

日軍改為《大地在召喚

月夜愁

周添旺

1934

日軍改為《軍伕之妻

雨夜花

周添旺

1934

日軍改為《榮譽的軍伕

 

鄧雨賢原先於創作閩南語歌謠之餘,同時也試圖採集民間傳統的民謠與戲曲,以作為他創作的題材與靈感來源,在他個人的田野採集工作中,記錄了所謂的七字背、六孔興調、客家調、山歌等等;有的他還另外加上個人的詮釋,並編寫成鋼琴伴奏譜,足見他對台灣民間音樂之重視,遺憾的是,這些被他視為珍寶的傳統音樂資源,終因日本政府掀起侵華戰爭,而沒有機會被運用於他的作品當中,從他辭去法院工作,加入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最輝煌的創作生涯不過七年,顯見政治對藝術的強制影響,向來存在,這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鄧雨賢的作品總能在巧妙運用西方音樂理論及技法之餘,在中西融合的特有情味中,又帶有誠摯而樸實的台灣民謠風味,這源於他對孕育自己的土地和身邊人民的深厚感情,如第一幕第二景5】我的夢我的世界,鄧雨賢在鄧父不支持的情況下仍不為所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作出台灣人的歌,開創出自己的事業,他曾說:「……站在藝術家的立場,對今日台灣社會有什麼抱負或要求?關於這一點,我是一位音樂工作者,知道的不多,只是每天不斷的努力研究,平常總覺得,不但是音樂家,我想,畫家、文學家也一樣,認為藝術只是他們這些研究者的獨佔品,是和大眾游離的東西,自己高高在上,有輕視一般大眾之嫌。……如果可能,藝術家應該和大眾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從而完成他本來的使命。幸而我和唱片公司有關係,有較多的機會去接近大眾;我能不客氣的說:現在的台灣藝術已經成為一部份白領階級的娛樂機關,實在需要改進和大眾一同鑑賞藝術的態度。」此外,在第二幕第一景:戲中戲─皇城驚奇中的【15】皇城驚奇【16】奇巧的花布巾【17】四季紅,舞台上排練著鄧雨賢所寫的音樂舞台劇《皇城驚奇》,這也是他對創作台灣新音樂的實踐之一,鄧雨賢希望藝術家放下身段,走入民間,創造更多屬於台灣人的音樂。

圖為臺灣桃園縣龍潭雨賢樓前的望春風碑,鍾肇政題。鄧雨賢是龍潭的傳奇人物,也是台灣第一位被塑立銅像的台灣本土音樂家,雨賢館二樓觀景平台上即有鄧雨賢的紀念雕像,而雨賢樓的出現便是由同鄉出生的鍾肇政催生而來,而這兩人也是客家文化館的常設展,可見得不論是地域論或族群論,英雄惜英雄的貢獻都是有目共睹且非常地被引以為傲。

 

作家鍾肇政對這位同鄉也十分欣賞,稱鄧雨賢的音樂是「台灣人心靈的曲子」,還以他為藍本寫出小說《望春風》,鍾肇政評價鄧雨賢說:「......那種優美、動人,且又純粹本土味的風格,太切合台灣人民的需要吧!廣播、電視裡,幾乎無日無之,島上每個地方無一處不可聞。可以說,它們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台灣人的心靈之曲子,或許它們原先只是流行歌曲,然而這也無損於它們在島上全體居民心中的地位,藝術確乎是永恆的,吾人在鄧氏歌曲上領略到此言的真實意義!」經過時間的淬鍊證明,鄧雨賢的作品早已經由當時「流行性」的歌曲,蛻變成了「時代性」的歌謠,並成為無數台灣人的共同記憶,鄧雨賢更因此被譽為「台灣佛斯特」、「台灣近代歌謠之父」。

 

圖為鄧雨賢文化公園落成誌,鄧雨賢於1906年7月21日生於桃園龍潭,祖籍新竹芎林,位於新竹縣芎林鄉文山路131巷附近,占地5000坪的鄧雨賢音樂文化園區,除了祖籍外,便是為了紀念他曾在附近的芎林國小任教,園區於民國93年動工、隔年完工,300坪的露天音樂舞台與紀念亭的鄧雨賢老照片、手稿圖檔是園區的焦點,自民國94年起,鄧雨賢紀念音樂會的樂音便在此綿延繚繞。

鄧雨賢短暫一生的豐富創作,在長孫鄧泰超的心目中,可稱作最佳族群融合劑,貼近並撫慰不同族群、世世代代的心靈。

 

 

 

 

圖片來源

歌謠風華---初聲 海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8C%E8%AC%A0%E9%A2%A8%E8%8F%AF-%E5%88%9D%E8%81%B2

望春風碑

http://cn.vi.ki/%E9%8D%BE%E8%82%87%E6%94%BF

鄧雨賢音樂文化紀念園區

http://www.cyonglin.com.tw/travel_detail.php?id=24&type=4


其他文章
  • 風起了—— 記松本薰風動作品新作和回顧 | 培心
  • 從日常時間的積累透視回看李基宏的運動身體影像 | 培心
  • 從墨與黑的詰問到空中看龍洞—談梁震明的當代水墨創作 | 培心
  • 斷井頹垣的迴光返照---談劉芸怡的廢墟攝影系列 | 培心
  • 緣起不滅---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關係和流變性 | 培心
  • “傾圮的明日” 微觀台灣廢墟和社會土地的關係 | 培心
  • 東南亞 / 亞洲藝術碰上全球化浪潮 | 培心
  • Daumier與我們的距離--社會時代和參與的異同 | 培心
  • 歷史、記憶、再現---以林百貨為例看台灣古蹟的重生 | 培心
  • 全球華人藝術e-Art magazine 藝週刊 | 培心
  • 電影到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二) | 培心
  • 聽見歲月的刻痕---古倫美亞唱片 | 培心
  • 鑑往知來,再續前緣 --- 台灣民謠之父 鄧雨賢 | 培心
  • 翻湧蓬勃的那些年--- 看台灣日治大稻埕的風華絕代 | 培心
  • 《四月望雨》之於台灣歷史在音樂劇表現的重要性 | 培心
  • 在明池園林和王羲之聊蘭亭文化(一) | 培心
  • 超現實內心時空的釋放--談許武勇首府台北的地景油畫 | 培心
  • 專訪驫舞劇場<英雄> | 培心
  • 食,之性也;食,知性也 --- 三明智&可口可樂 | 培心
  • 飲食影視 --- 台灣飲食文化之於視聽娛樂 | 培心
  • 從電影《總鋪師》追尋台灣文化價值的自我認同 | 培心
  • 細看尾形光琳《紅白梅圖屏風》和克林姆《生命之樹 》 | 培心
  • 從櫥窗的凝望望向文化的建構 | 培心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