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神話退去的時代-評末路小花《電母》

圖片來源

http://blog.roodo.com/nanhai/archives/28897155.html

 

誰來明察秋毫人們的內心?

在古代自然崇拜的神祇當中,電母來自於先民對閃電的恐懼,電母被視為幫雷公先用大鏡控照世間辨別的前哨。而電母的來歷來自一個誤會的故事:一個相當孝順的媳婦,總是讓婆婆吃白米,自己吃糠,卻引起婆婆懷疑藏私,之後謠言四起,傳到天上雷公耳裡,雷公信以為真,故以雷劈懲罰孝婦,孝婦倒在水溝旁,細看身旁才知道,那些吃食並非白米……。

 

《電母》的概念照 粉筆畫為演員吳柏甫作 取於末路小花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9C%AB%E8%B7%AF%E5%B0%8F%E8%8A%B1/130876983634410?sk=photos_stream

 

末路小花的黃丞渝導演此次推出《電母》,既非是重提神話傳說,亦非是盡敘鄉野傳奇,而是直探人物本身「自我慾念的不可控制」[1]。如果人們可以以神話控制對外界事物的恐懼,那對內心自我呢?當行過虧心事,又能以何消除羞恥內疚?這倒是相當困難了,畢竟無可憑倚,唯有自己。黃丞渝透過故事新編,以婆媳各自的獨角戲,帶出一場自我試煉。由於舞台獨特,獨角戲又是一人撐局,筆者稍費筆墨,希望能將這個小戲敘述得具體一些,稍後評論即能予讀者較為清楚的輪廓。

《電母》高雄場劇照 末路小花提供 (演員位置等與場景設置與台北場相若)

 

觀看與表演一體的同感空間

筆者看的是台北場,整齣戲在南海藝廊二樓的戶外庭院演出,觀眾與演員同處而不設觀席,並隨演員動作台詞暗示觀眾改變觀看動線,表演空間則善用庭院、樓體與樓頂之間的動線,庭院和屋頂各設一盞燈做閃電效果,又利用藝廊原有的樹木構成如同鄉野環境,觀眾就像是站在婆媳家的門口,細察其生活情思。婆婆一角由吳柏甫飾演,他剃以光頭,著以長衣,難識性別。上半場獨角由他細述婆媳生活,戰亂時局,獨子往戰,兩年未歸,終至音訊杳然。媳婦一角由張棉棉飾演,出場輕快精神,頗多笑語,大概鄉間生活瑣事,全在她餵雞之間。不再細敘故事,而是呈現其心,五味雜陳,為求生存,又該何去何從?兩人的衝突點在於最後媳婦為求生存,以身體向他人換取糧食,被婆婆發現,成為兩人面對生活的最大恐懼。

南海藝廊 二樓平台即是表演空間

http://www.maskingdom.com/special_column.php?special_column_classify_sn=39&special_column_sn=128

夜晚演出之舞台配置 末路小花提供

 

將舞台從劇院裡搬出,戲劇便不僅僅是在過往鏡框內發生的事,而成為一個極為貼近我們,好似左鄰右舍的日常人事。筆者認為這種呈現方式確實能夠營造一種空間或氛圍,去感受恐懼與是非。如果要說這個空間利用的問題,大概還是在觀眾的位置。狹小與擁擠或許可以更有緊迫感,但是視線的限制很多,如表演者只在庭院的空間表演,改變動線的觀看角度當非常有趣,尤其在張棉棉獨角時,觀眾還被當成小雞一樣被驅趕,既幽了觀者一默,也讓我們恍若變成了演出的一部分,很有參與感;但是一旦演員上了屋頂,或是下到一樓,視線便多有遮蔽。下樓的走位,大概是要製造人物鄉間活動的空間,像是對著不存在的村長說話等等倒還堪觀;但是上到屋頂那種與天祝願,或是儀式性的戲劇動作,其重要性極高的段落,觀眾就因為庭院不夠寬,而只能看到屋頂前緣的景況,十分可惜。景深不足,屋頂戲的某種神性便降低了。如果能夠有更拓寬的空間,或是有較低的類似高台的活動範圍,大概就能夠在既是夜晚,又刻意以強亮的油燈映照下,傳達出恐懼的壓迫感。

《電母》高雄場劇照 末路小花提供 (演員位置等與場景設置與台北場相若)

《電母》台北場劇照  可見建築體做為舞台背景的光線效果 末路小花提供

 

獨角戲安排 擺脫傳統故事框架

兩位演員的獨角戲,在風格上是相對的,有點是一悲一喜的方式。吳柏甫飾演婆婆,對於神明與命運更形畏懼,在年老思子的情況下,他聲音極細,行事有些過份的小心翼翼,直到後來懷疑媳婦,才突然迸發怒意,撒了一地的白米。這段表演營造了某種宿命觀,吳柏甫演來卻有點微妙,有點太過刻意,不過他還是能夠控制他的節奏,走動或苦喊,都頗能將老嫗的情態掌握甚佳。張棉棉飾演媳婦,甫出場即活潑朝氣,學雞叫更是一絕,有樂天知命之感;在與不存在的人物互動也極其自然,因為飢餓而試食飼料一景,她欣喜味道不錯,輕鬆的幾個動作卻反映出「時局極壞」的具體感受,讓觀眾是直接地,從這個與世隔絕的鄉間地方,感受到大環境的艱難。媳婦的年輕讓她對於神明或命運具有一種反叛力量,她的求生意念比起婆婆更加強烈。這是一個神話退去的時代,只能夠想盡辦法求取生存。媳婦對於生存的恐懼,大概是她最終走上犧牲道路的動因。雖然從喜而悲的轉折還是有些層次不足,但張棉棉的氣勢夠強,在最後儀式性地走向死亡途上,依然能釋放出人物自決的戲劇能量。

婆媳的衝突並非同時發生,導演黃丞渝的安排,讓整齣戲都走在人物各自剖析自我的路上,反而去除不少狗血雜蕪。撒米與吃飼料的情景,大概就是將原故事中「白米/糠」的意象放大,在面對生存的困境與恐懼中,增加更多變因。好人或壞人,希望或絕望,心安或內疚,在重新編排的故事中,更形曖昧而幽微,並讓《電母》的傳說不再平板,而是再度鮮活了起來。

 

註:本文附上高雄場於院子劇場的演出劇照,高雄場的演員側拍相當漂亮。

《電母》高雄場劇照 末路小花提供 (演員位置等與場景設置與台北場相若)

《電母》台北場劇照  屋頂戲場景 末路小花提供

 

 



[1]出自《電母》節目單。


其他文章
  • 讀演劇人《白話》:「我們先攻下基隆!」 | 湯曄
  • 《藝術很有事》:鑿開既定視野的「藝文空間」 | 湯曄
  • 影像的謀反—質疑與介入,記憶/歷史的書寫 | 湯曄
  • 電影《火花》:夢想和現實之間搏鬥的段落 | 湯曄
  • 從《殺人一舉》到《沉默一瞬》 | 湯曄
  • 《築地市場:和食之心》—鮮味饗宴之地的職人氣質 | 湯曄
  • 無硝煙的戰爭時代,讓我們用「希特勒」結束這一回合 | 湯曄
  • 《王牌業務員》:說一個笑話,給人生 | 湯曄
  • 《熊幸福騙局》:揭開童年真相之後,我的生活 | 湯曄
  • 《大佛普拉斯》:別人人生,Seem So Real | 湯曄
  • 隱地《出版圈圈夢》:書之小傳,文學之側記 | 湯曄
  • 她們還有莫斯科可去,那我們呢?—《香港三姊妹》 | 湯曄
  • 進入記憶的黑盒子裡,《與西西玩遊戲》 | 湯曄
  • 生而為人,為一項作業—《徐自強的練習題》 | 湯曄
  • 時不我予我不休—《極道老男孩》 | 湯曄
  • 而你常會在小說中讀到這樣的故事—《菊次郎的夏天》 | 湯曄
  • 以寫書為筏,承載創作的魂魄—讀高俊宏《陀螺》 | 湯曄
  • 在「故事」與藝術家的廢墟裡—寫高俊宏談《小說》 | 湯曄
  • 獨自在佔領的道路上—讀高俊宏《諸眾》 | 湯曄
  • 台灣山海間的七位當代藝術家 | 湯曄
  • 鏡頭縫隙間的暴力:看北野武《凶暴的男人》 | 湯曄
  • 從配樂出發,抬至神格的人道主義:看大島渚的《俘虜》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3—阿姆斯特丹劇團《源泉》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2—《源泉》的電影改編 | 湯曄
  •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讀艾茵.蘭德《源泉》 | 湯曄
  • 《血與玫瑰樂隊》—形式正在摸索,但真相仍失落 | 湯曄
  • 《比海還深》─重新感受「家之味」 | 湯曄
  • 旺莫利萬計畫—重現新高棉建築 | 湯曄
  • 《幸運是我》—淺薄的社會反映與理想的過度斧鑿 | 湯曄
  • 《高海拔之戀II》—獨樹一幟的愛情故事 | 湯曄
  • 《海的彼端》—鮮為人知的台灣移民故事 | 湯曄
  • 《愛麗絲的兔子洞》─靜如展覽,動如表演 | 湯曄
  • 從《尋龍訣》小探中國奇幻類型電影 | 湯曄
  • 《無止境的旅程》─面對「學問」的應變訓練 | 湯曄
  • 《我的50呎豪華生活》─在舞台上演繹當前的居住弱勢 | 湯曄
  • 如今,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 湯曄
  • 「超級英雄」的絕地重生之路 | 湯曄
  • 《忐忑》與梁基爵的數位創作時代 | 湯曄
  • 《妮可睡不著》─無所事事的夏日消磨 | 湯曄
  •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 湯曄
  • 《殺手情歌》─驚人影像,奇異敘事 | 湯曄
  • 一流「食之器」 盡在2015台灣美食展 | 湯曄
  • 《吸血鬼家庭屍篇》,讓你笑死人惹 | 湯曄
  • 追拿逃犯,古代歐洲警察的「公路電影」 | 湯曄
  • 《該死的順序》─雪地,血跡隱沒 | 湯曄
  • 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裡錄歌 | 湯曄
  • 英雄叛國,這是個公共議題 | 湯曄
  •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 湯曄
  • 《竊聽風雲3》-「港人治港」的縮影 | 湯曄
  • 《香港仔》-要什麼樣的幸福? | 湯曄
  • 不再只是校園片-《行動代號:孫中山》 | 湯曄
  • 神話退去的時代-評末路小花《電母》 | 湯曄
  • 《七個猶太小孩》演出所引發的「政治劇場」省思 | 湯曄
  • 《遺失的映象》-該被注目的國度 | 湯曄
  • That Girl in Pinafore | 湯曄
  • 李小龍的「未完成」,以及他所賦予我們的珍貴時光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完)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二) | 湯曄
  • 打開初生的策展眼光-藝流亞洲策展新秀研習報告(一) | 湯曄
  • 【香港】我看2013年進念˙二十面體《半生緣》 | 湯曄
  • 從策展角度看方圓聚《禿頭女病患》 | 湯曄
  • 故事與夢的纏繞—對2013年《如夢之夢》的幾點看法 | 湯曄
  • 以拍電影之名—評薪傳實驗劇團《雷雨2.0》 | 湯曄
  • 2013「臺前」劇場服務培訓課程&對前台工作的淺見 | 湯曄
  • 植入戲曲基因,抑或排斥戲曲元素—《大宅門.月光光》 | 湯曄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