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以《負地平線》思考當代錄像藝術與現代經驗之辯證

錄像藝術以科技工業的產物作為媒介,與現代經驗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但「現代經驗」究竟是為何物?對生存在當下的我們來說,或許已化做繁瑣的日常事物、話語或行為當中,難以從中抽身。但這種無法抽離,在二十世紀之後又往往是以「移動」表現出來。例如為了改善生活品質到外地工作、為了逃離戰亂而遷居、商品從生產到被消費的整個過程,或為了將此刻這些現象呈現到世人眼前而在各地移動的傳播者,乃至於從日常生活短暫離開的一次旅行……。究竟牽引著這些個人(體)的動力何在?關於這些「移動」,即為2016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負地平線》欲探討的議題。

〈木:刻電影—再聚(木:刻)第六輪迴 靈魂〉(錄像裝置),作者:露西‧戴維斯,2012年。圖片網址:http://www.twvideoart.org/tiva_16/Lucy_DAVIS.html

首先在走道櫥窗裡出現的〈木:刻電影〉,讓人想起傳統燈影戲。木箱中的光影投射於牆上,呈現出一座運輸繁忙的橋樑剪影。有趣的是,將這個作品放在展場原本即設有的櫥窗當中,似乎也讓作品本身產生了多重的思考觀點。「櫥窗」在現代經驗中,是城市的商品展示空間,或是博物館物件的保存與呈現方式;前者待價而沽,後者是無價的文化資產。至於藝術在現代則身分曖昧,往往在兩者之間游移。而這部影像裝置,其實是從〈再聚(木:刻)〉這部影片延伸出來;片中描述柚木從十六世紀以來,在政治與商業擴張的背景當中,無盡漂流的命運。此也象徵工業化與全球化時代底下的人們,身體與心靈的無根狀態。而影像本身似乎也具有這種無根性,可以不斷複製、傳播,在各種時空背景當中流動。燈影戲源自於農業時代的視覺技法與戲劇形式,不只是因應娛樂需求,更具有經驗傳承與社會連結等作用,反映的是人口並不太移動的農業社會;而錄像技術出現的十九世紀則是工業時代,人們往往必須以不斷移動或擴張作為其生存法則。這樣的大眾是從各地來到城市的人們組織起來,對於環境和其他人的關係皆感陌生;然而,這樣的情況在今日已是一種常態。當這些影像或技術的操作成為當時代的人的共同經驗與記憶,尤其在今日網際網路的便利以及對於影像的大量需求下,各種資訊和文化的邊界因此被打開,或許讓人對於遠在他方的環境與人們產生相互連結的整體感。

但是,展覽中的作品也許會讓我們對於錄像形式的切近感,再次進入到陌生與差異之中。例如〈插曲〉這個作品以局部特寫,紀錄一位日本爵士女伶的雙眼。伴隨著她以優美歌聲哼唱「插曲」這首歌所流露出的各種幽微神情,我們縱然感到好奇,從影片中卻難以解讀出更多、更深層有關於她的生命故事。[1]在這種完全沒有對話或字幕等說明的情況下,影片本身並不容易被理解。而這種陌生,可能與影像只能捕捉和呈現「表面」的技術性質有關。至於另一種陌生,則可能出自於對地方背景的不了解;這種不了解,說明的是當今許多非西方國家,在缺乏特定傳播利益或資源較為不足的情況下,很可能不被涵蓋在我們的所知當中。例如〈剝露:穆撒拉拉〉這部影片,是由三至九人組成的團隊拍攝,影像被投射在三面牆上,產生全景式的效果。這種屏幕形式,有些類似中世紀祭壇三聯畫;但不同於以因果關係的敘事來呈現宗教故事的三聯畫,〈剝〉的內容是無盡循環,且各組畫面有時分別呈現,有時又相互交疊。而影片不只是紀錄,在形式上也影射著穆撒拉拉複雜的族群結構、宗教信仰,以及此刻正在面對各種生存競爭的角力。[2]由此思考「以影像代替言說」或「眼見為憑」這些說法,或有其限制或陷阱在其中。特別是展覽中還許多作品以虛構或解構作為策略,反映影像當中的「現實」有其曖昧、未知與不確定性。甚至在看到簡介手冊之前,其中內容也難辨真假。雖然簡介或導覽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為這些錄像作品消除了一些文化背景、語言或技術上的差異,讓觀者能更明確掌握作品的意義,但是,展覽本身並不在於弭平這些不同經驗的差異,反而突顯出全球化在「整體性」的構想上,有可能以影像作為掩蓋其暴行的一種「幻象」,抹滅了我們對於文化差異的認知和事實。

  

〈插曲〉(單頻錄像),作者:嘉手苅志朗,2015年 。圖片網址:http://www.twvideoart.org/tiva_16/Shiro_KADEKARU.html          

〈剝露:穆撒拉拉〉(3 HD投影),作者:納達弗‧阿索爾,2015年。圖片網址:http://www.twvideoart.org/tiva_16/Nadav_ASSOR.html

但是,在影像快速增生以及奔忙的後工業時代,任何意義與價值無法避免正面臨著被資訊洪流擠壓而遭遺忘的考驗。此或為〈黑色星球獎的啟示〉出現的原因。影片旁白取自環保運動人士Diane Wilson在2009年頒獎給台塑時的演說;而畫面則是林泰州近年拍攝,並於2016年製作完成。當時頒發獎項的相關報導和影片,如今在網上仍搜尋得到;但,時隔七年之後,這究竟是一則舊聞,或有待努力改變的現況?若從另一種網路訊息來觀察,在台灣,對於台塑的認知或評價,主要可能是關於企業的偉績或謀職待遇。同樣的對象,在不同的立場上所產生的論述彷若平行時空。該聽取哪種說辭?或許取決於個人的生存信念。但無論選擇什麼,皆有其必然承擔的結果與責任。但這部影片在旁白與重拍畫面之間的時差,也許表達出藝術家認為此刻持續重申此問題的必要性。因為一旦遺忘,對於議題的辯證思考也將隨之消失。

〈黑色星球獎的啟示〉(單頻錄像),作者:林泰州,2016年。圖片網址:http://www.twvideoart.org/tiva_16/Tay-Jou_LIN.html

而這也是《負地平線》以其展演形式對現代經驗提出的質問。其展出空間遍及一樓入口大廳、電梯、圖書室等;而〈北投異托邦〉更以智慧型手機結合北投當地發展史的藝術行動,讓我們發現自己面對的不只是屏幕,而是有回到現實的可能。若當代世界的許多觀點,正由力求效率產出與鼓勵大量消費的影像所建構而成,則本展也許以其微小之力滲透到此循環鏈結當中,並以錄像中無法現身的對象,指出當前現代經驗的困局,試圖鬆動這條看似給人安穩卻又成為枷鎖的固化模式。

〈北投異托邦〉(藝術行動),作者:高山明,2016年。圖片網址:http://www.twvideoart.org/tiva_16/Akira_TAKAYAMA.html



[1]作品介紹詳見2016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官方網站http://www.twvideoart.org/tiva_16/works.html。

[2]同註1。


其他文章
  • 以《負地平線》思考當代錄像藝術與現代經驗之辯證 | 楊蟬萍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