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美國色彩的熔爐-惠特尼美術館與雙年展

文:場諭

圖: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Whitney Biennial 2017

 

文化大熔爐

美國都市由各種民族混雜,各個民族文化不斷地交互影響、同化和融合,形成一種獨特的共同文化社會,而位於美國紐約的惠特尼美術館就是一間具有這樣特質的私立美術館。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1931年由惠特尼女士(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成立,設置於紐約市曼哈頓區。

惠特尼美術館,以推廣美國當代藝術為宗旨,兩年一度的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以美國當代藝術之檢視者,以及未來兩年的藝術潮流預言家自居。為求表現出亞美利堅共和國的多種族社會型態,惠特尼雙年展以廣義的“美國藝術家”來規範參展者的名單,彰顯其蘊含國家色彩的文化特質。只要是美國籍的藝術工作者,或是非美籍但在美國境內從事創作的創作者,皆有可能受邀於雙年展中出現,展覽所呈現的面貌十分國際化、多元化,如同美國國家族群大熔爐的特色一般。早期美國的藝術其實是保守且崇尚歐洲國家的,藝術品的展出、購買和教育幾乎都由美國國家設計學院主導,在1918年,惠特尼美術館尚未成立之時,當時僅是藝術家俱樂部的會員成果展,當時稱為惠特尼畫室俱樂部,隨著時間的厚度與日俱增,俱樂部的年度大展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美國當代藝術家,1928年會員成長到近八百名,於是開始籌備美術館的設立工作,並於1931年正式在美國曼哈頓上東區開幕。

 

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新館外觀。

 

DREAMLANDS: IMMERSIVE CINEMA AND ART, 1905–2016,2017。

 

2017綻放春芽

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正式立館之後,隔年便倡始舉辦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雙年展的機制不主張設置評審委員會,亦不設獎項,其方式是成立典藏基金會,直接購買參展藝術家的作品。惠特尼美術館以美國現代藝術的收藏聞名,其部份藏品比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MoMA)還要新。早期的惠特尼博物館收藏偏向於寫實派的繪畫作品,後來在1940年代開始變成完全的現代藝術,抽象與概念化的作品居多,1960年代普普藝術盛行,加入了不少具有流行意象、反諷的現代作品。1968年,在館外開始展出雕塑品,1975年以後,影片類作品引人注目,展方也將錄影、攝影或電影藝術列入收藏。1981年開始收藏裝置類的作品。1989年更進一步的收藏行為藝術作品。2012年之後也展出了多位知名詩人、作家等文學家的作品。

惠特尼美術館於2014年喬遷之後於2015年5月初重新開幕,新的設置點過去原為肉品加工區,近年來成為科技品牌商店、時裝店、時尚餐廳與旅店的匯聚地,途經藝廊群聚的雀兒喜區,其氣候讓其縉紳成了藝術與觀光新勝地。而美術館建築本體也被譽為是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新館內含約5萬平方英呎的室內展覽空間,以及約1萬3千平方英呎的戶外展示暨休憩空間。

 

明年的惠特尼雙年展將於春季舉行,這將是惠特尼美術館新址揭幕後舉辦的首屆雙年展,2017年惠特尼雙年展將由Christopher Y. Lew和Mia Locks兩位三十幾歲的年輕策展人聯合擔任明年館方的策展角色。Christopher Y. Lew目前擔任惠特尼博物館的副策展人,也是惠特尼美術館專門支持青年藝術家項目的主持人,入職惠特尼前,Lew曾在MoMA PS1館任職約八年。另一位策展人Mia Locks也擔任過MoMA PS1館的助理策展人,是《更偉大的紐約》(Greater New York)策展團隊的一員,也曾策劃過韓國藝術家林興淳(IM Heung-soon)個展、聯合策劃2012年蓋蒂藝術基金會的洛杉磯酷兒藝術主題展覽(Cruising the Archive: Queer Art and Culture in Los Angeles 1945-80)等。

 

 

 

2017年惠特尼雙年展兩位策展人Christopher Y. Lew和Mia Locks.


其他文章
  • 2017橫濱三年展YOKOHAM ─「島嶼和星座」 | 場諭
  • 2017德國明斯特Munster - 雕塑與空間 | 場諭
  • 思想革命的邊境殿堂,Documenta 14 | 場諭
  • 誠實面對自身個體存在的生命態度「do time」 | 場諭
  • 讓藝術成為餵養靈魂的因子,「Manil Art」 | 場諭
  • 美國色彩的熔爐-惠特尼美術館與雙年展 | 場諭
  • 藝博南飄進海島港都「高雄」 | 場諭
  • 流串交換的藝識形態BORDERS | 場諭
  • 新加坡藝術節,以地域性為主表彰本地藝術先鋒! | 場諭
  • 《3J神人》讓藝術與設計完美結合!展至2月15日 | 場諭
  • 2016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區 | 場諭
  • ”會動的”的當代藝術-紐約 Performa雙年展 | 場諭
  • 藝術的國際伸展台-弗里茲藝博會Frieze Art | 場諭
  • 經濟不景氣,藝術投資另闢藍天? | 場諭
  • 隨處都是表演舞台,2015愛丁堡藝穗節 - 臺灣季 | 場諭
  • 2015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表演藝術百花齊放 | 場諭
  • 60年代英國經典「普爾陶坊」戴爾菲思Delphis | 場諭
  • A Dream I Dreamed草間彌生亞洲台灣 | 場諭
  • 第十六屆波蘭WRO媒體藝術雙年展,三位台灣藝術家參 | 場諭
  • 《吳天章:別說再見》個展,第五十六屆威尼斯雙年展 | 場諭
  • 藝術不只一日的自由,Free Art Fair | 場諭
  • Dear Art, 2014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場諭
  • 旋轉木馬室內樂團,一個奇幻的享夢國度! | 場諭
  • 張如安甜美又危險的藝術『樂園』 | 場諭
  • 【樂園The Pleasure Park】策展簡述 | 場諭
  • 甜美青春笑顏中,遇見真實的你我-Art Solo | 場諭
  • 開啟文藝復興盛期的發明者 - 李奧納多.達文西 | 場諭
  • 歲末映照後的反思 - 影像的懸置狀態是分離或重逢 | 場諭
  • 為有夢想的人打造的高實踐力新興平台-Changee | 場諭
  • 『宛若一朵純淨的精緻白雲 - 水彩詩人林經哲』 | 場諭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