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玩古喻今─拆解古代的語彙,重新述說臺灣現代的在地故事

此次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所展出的「玩古喻今」,邀請了23位臺灣當代藝術家,以各種經典之作來解構、聚合、重組、意畫,其中包括臺北故宮鎮院之寶──北宋范寬、郭熙與李唐的山水畫,元代四家中的黃公望,明四家的沈周及唐寅,清代中西合璧的代表畫家郎世寧與臺灣早期畫家顏水龍的畫作,搭配歷史照片、古代經典與詩詞、以及鐘鼎古器等物件展出,透過各種視覺風格與符號的挪用,以不同的藝術型態表達個人內在世界和外在生活感懷,創作出具有臺灣在地歷史文化及具有現代性喻意的作品。

取法舊作,重新詮釋現代概念

展出的方式,很「復古的」回歸古代分門的方式,將150件作品分為山水、道釋、人物、神怪小說、筆勢、花鳥畜獸與留影等七大類,讓藝術家在玩古、喻今之間,帶大家思考「過去」與「當代」的意義與可能性,因此展出的創作重點,幾乎都是放在創作者以現代觀點與手法對於古創作「挪用」與「轉義」上。

有別於其他現代藝術的是,展覽中既承襲了東方藝術文化的歷史,又以此歷史為基礎做為創新的出發。雖然展出的皆是「新」作品,但其脈絡卻也是承襲以往,創作者利用「古」與「今」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意識上的衝突與對比,藉由不同的視覺符碼與表現形式,各自以不同的手法重新詮釋現在所發生的故事,讓觀看者更能細細的體會到作品中這微妙「隱含義」上的趣味。

多元手法創新應用,表達現代生活經驗的感受與抒懷

由於此次的展覽重點在於「新舊」、「古今」的火花上,因此有大部分的作品多半留有古作的形制或構圖,也在細節上加入不少的視覺語彙,以此來烘托創作者想要表達的話語,也讓不少藝術家端出了富有現代生活趣味的作品。例如藝術家姚瑞中一系列作品,安排了現世人、事、物,並利用強烈地流行性圖樣;如hi-five音響、平面電視、以及卡拉OK機替代了古代夜宴中琵琶月曲,展現出了現代的「宴會」的樣貌,或以超人躺臥於山水間傳達出現代人忙碌生活的形態。

另外也有其他多元性物件的使用,像是陳浚豪的作品利用了工業化量產的「蚊釘」作畫;而王俊傑在作品則是以身著古裝、手拿著塑膠製刀劍的《俠女》、《俠客》諷刺西方在90年代以後只執著於表面的中國文化熱潮。

當大家還停留在古畫所塑造的印象時,眼前卻產生了一種衝突性的結果,一方面別出心裁的喻意讓人莞爾一笑,一方面也讓人有一種無預警的撞擊,創作者讓觀看者在心裡產生了「比較」,以凸顯出畫中的語意,並且讓觀看者進入了更深層的探索過程,使現代、古今、東西之間,產生有趣的對話與新意。

新時代下意識形態的轉化─大眾文化的進階      

在藝術的歷程中,過去以往在中國的藝術機制大多掌握在宮廷畫院之下,因此無論是藝術品或工藝品皆以皇宮貴族服務為目地,此後雖有文人畫家出現,但大部分畫作仍以當朝政治或文化理想所作,少有所謂的「庶民藝術」進入殿堂之中。此次展覽中也有部分的藝術家,想要針對東方古有的宮廷藝術與文人藝術那樣高不可攀的形態做一次審視,試圖將大眾所常見的流行性文化、或是西方文化帶入藝術創作中,意欲將藝術引領至入大眾生活。

藝術家蘇孟鴻則以大膽的色調將傳統的花鳥畫圖案化,將藝術改變得像是大量印刷的壁紙,一方面是想要暗諷過去由文人所主導的畫院藝術,另一方面也試圖透過這樣的方式,將過去以往大眾認為遙不可及的藝術,帶入大眾生活美學當中。

另外藝術家楊茂林利用現代時下流行的公仔和漫畫作為另類的造像活動,在《除蓋障瘋癲二天王之本生傳》與《騎蜂鳥的愛麗絲菩薩》的作品中,以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角色,以及各色卡漫人物替代了具神威性的「神佛」偶像,並且更直接地以現代意識將「神」的概念重新詮釋。

公仔偶像和卡漫人物之於90年代後的年輕人現代來看,更是有著另一種「信念」甚或是一種另類「信仰」意義的存在,有如年輕世代不輕易抹滅的信仰之位。藝術家以其作品展現了這世代才能夠存在的獨特意識思維,並且也在日系與西方的卡漫人物在臺灣文化中的交融,見到了異文化在年輕世代下的重要影響。

結論

此次玩古喻今的展覽,透過個人的內在經歷與體驗,對臺灣大環境下或當代藝術的省思,利用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進行「大改造」。當藝術家對社會現況的觀察與反芻後,透過作品來敘述、揶揄、甚或暗諷當代社會中的各種現況,述說著臺灣1987解嚴後至1990年代之間,這塊土地與這段時間軸上所發生的片段,展現出當代社會自由意識的勃發。

尤其臺灣在90年代以後,當代藝術家浸潤在西方各色的藝術潮流下,也以不同的手法大玩起嶄新的創意;此次展覽中則藉由東方藝術背景,在各位藝術家對於社會的觀察之下,展現出藝術與社會連結的多樣性與變化性。無論創作者是想要「借古喻今」或是「借古諷今」都在這次的展覽中玩出了當代社會下藝術的風采。

參考資料/圖片來源:
臺北市立美術館官網http://www.tfam.museum/Index.aspx


其他文章
  • 設計博物館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小藝術」的價值傳遞 | 屏聿
  • 游走在藝術館與人群之間記憶-皮箱狂想曲 | 屏聿
  • 荷蘭文化設計展─膽大心細的永續設計思維 | 屏聿
  • 玩古喻今─拆解古代的語彙,重新述說臺灣現代的在地故事 | 屏聿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