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荷蘭文化設計展─膽大心細的永續設計思維

此次由田田圈文創工作群在臺北中山創意基地舉辦荷蘭文化設計展,展覽特別網羅荷蘭設計師具有巧思與創意的平面設計作品,其中展出內容除了廣涵海報、廣告、書籍、畫報、圖像、地圖、以及企業識別規畫等實體文本之外,另外現場亦撥放設計師影像媒體紀實,希望藉由不同的呈現方式,讓閱聽者對荷蘭的文化視覺設計有更多的認識。

於展覽期間,策展人龔維德先生更力邀荷蘭學習設計與藝術的學者、以及目前從事設計的工作者,舉辦兩場講座與一場研討會。講演者將從荷蘭的博物館活動、教育、流行文化、音樂、戲劇與社會學的角度,探究荷蘭文創工作者是如何發揮原創性思維,讓觀眾們可以在面對面的交談中,深入了解到這一個與臺灣土地面積及人口數相當的國家,是在什麼樣的人文背景環境之中,締結出一個實力雄厚的文化創意之都。

 

永續發展由「務實」中出發─提供居民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

近十年內由於創意文化的勃興,不少的報導雜誌即針對荷蘭與海共存的都市建構大以讚賞,從荷蘭在藝術、設計、建築、社區營造的各種作為上,皆可以看到荷蘭正戮力於永續發展上的實踐,而永續發展對於他們來說是以什麼樣的意義存在?我們可以藉由回溯過去與海爭地的情況,知其一二。

荷蘭土地面積雖是臺灣的4/5大,但境內卻有1/3的土地低於海平面,因此居民為求生存,必須利用各種人為工具與大自然抗衡,例如建造堤防阻擋海水、利用風車抽水填海造地,進而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而在嚴峻生態環境的爭鬥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自然環境平衡的重要性,要如何使大眾與大地共生存,也成為荷蘭對於永續發展的基本態度。

「永續設計」對荷蘭的設計者來說並非一個漂亮宣傳口號,他們願意以更「務實」的角度來看待;比起裝飾性為重的建構,荷蘭在建築與工業設計上更重視實用性與機能性,因此在此種民族性之下,設計師習慣以長遠的眼光來思考「設計」、「環境」與「人」之間的並存關係,以相互尊重的態度來成就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在這些看似老生常談的概念下,荷蘭人卻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如果想要減低社會福利中更多不必要開支(像是社會問題、疾病問題的產生),就必須要創造一個能讓大眾獲得適切、健康且永久的生活環境。以此觀點下,我們可以看到荷蘭人在務實之中帶著「利益」的趣味,同時也在荷蘭設計師所創造的各種不設限設計當中,看出荷蘭政府對於永續發展的遠見及胸襟,提供創造者擁有一個能夠自由創造美好未來生活的發展空間。

 

 兼容並蓄的文化,膽大心細的航海型性格 

 

荷蘭承襲過去大航海時代勇於冒險的性格,在過去海外貿易的經驗中,也讓荷蘭人民對於外界保持著開放心態,以兼容並蓄的精神包容異族文化,接納各國的人才。於此次的設計展覽中,不乏可以見到用色大膽的視覺表現、細膩工整且讓使用者清楚明瞭的應用設計,以及摻雜異國設計風格的作品,而從這百件的作品中亦可看的到屬於荷蘭設計師勇於表現且又著重細節的設計風格。

在荷蘭的設計教育制度中,更將此種既務實又重商的思維加以實踐,進而推動荷蘭的年輕設計師有更大的嘗試,將其作品推廣至國際上。荷蘭的設計教育僅將設計技法視為發展的基礎,在不斷地反覆質問與檢視概念(concept)的牢固性及其存在性後,設計才得以真正成立。由於荷蘭開放、勇於接受挑戰的態度,在現今面對國際強大壓力的競爭環境下,才能將設計事業版圖跨足於海外市場,在國際上大放異彩。

有別於臺灣的設計教育,臺灣大多首重以技術為教學目標,鮮少在品牌行銷甚或設計溝通上著墨,綜觀臺灣現有的設計(文創)品牌,以設計師為領導者的仍屬少數。同樣是兼容東西文化的國家,或許是臺灣含蓄內斂的「海島型」性格,因而與荷蘭走向不同的道路。

結論

軟實力的議題在各國之間發燒,許多設計者皆開始從自身的傳統文化與社會背景中找尋有力的利基點,利用各種異業相互合作的機會,創造出能夠凸顯特色文創事業,期待能在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的青睞。然而在各類討論與文化創意與設計相關的書籍中,其實不難發現在設計手法上,各國間並無太大的差異,只要設計手法與技術配合得宜,設計商品皆有其特色與美妙之處。

透過此次荷蘭文化設計展覽的探究,同時引發筆者關注:在不同的國家中,是如何看待文化創意與設計事業背後的深義?以臺灣為例,其實更多的是希望夠透過他國,在特有的民族個性下所產生的文化政策、社會機制,以及教育培育觀點的透視中,提供我們擁有更廣闊的視野,並且可以重新審視臺灣的文創事業,在一片呼喊著「提升軟實力」的口號之下,也能朝向一個為大眾建立永續環境的良性機制而努力。

 

參考資料:田田圈文創工作群官網http://www.tientiencircle.org


其他文章
  • 設計博物館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小藝術」的價值傳遞 | 屏聿
  • 游走在藝術館與人群之間記憶-皮箱狂想曲 | 屏聿
  • 荷蘭文化設計展─膽大心細的永續設計思維 | 屏聿
  • 玩古喻今─拆解古代的語彙,重新述說臺灣現代的在地故事 | 屏聿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