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又是一個喝咖啡的好去處--文學與文學館

 

台北市政府將耗資三億三千萬預算建設台北文學館,預計於民國105年建設完成,旨在保存、推廣華文創作,並隨之設立各種文學獎、展覽、文藝活動等等,以期提升市民文學素養,重新確立台灣文學在文化上的地位。話說得好聽,但是巨資建設文學館是否真的有助於台灣文學推廣,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針對台北文學館的設立與否,各界評價褒貶不一,就算是與其切身相關的文學界人士也存在不同的聲音,有詩人張默先生將兩百餘卷手抄詩集贈予市政府作為未來的館藏;也有作家黃春明先生怒斥:「現在文學這麼沒落,很少人看書了,光是著重硬體有什麼用?」批評廣設文學館只是一廂情願的暴發戶邏輯。

文學館讓民眾愛上文學?

事實上以筆者從小到大認識的人來說,喜歡看書的並不多,而這十幾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願意去書店買書看書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更別說其中有多少熱愛文學的人了。實際走一趟大書店看看店內的熱銷書籍,大抵上不脫財經商業誌、生活娛樂雜誌、漫畫的範圍,雖然這些作品也屬於廣義上的文學,但卻不太可能會是所謂文學館意欲推廣的對象。

文學館的存在就像是大書店裡的文學書籍專櫃一樣,喜歡的人才會翻閱購買,沒興趣的人經過文學專櫃不過就是走馬看花罷了,就算設置幾百個擺放文學書籍的書架,會購買的人依然是那幾個而已。寫書的人就那幾個,買書的人也是那幾個,放了一堆書架又有什麼用呢?想要向民眾推廣文學,並非不斷砸錢擴充書架,而是想辦法增加肯寫書與買書的人才是上策。

創作者很痛苦

筆者出身於中文科系,主要專攻文學創作領域,身邊也不乏熱愛文學的朋友,但是這些朋友終究只佔了身邊的極少數,同樣以創作為志向的人更是屈指可數。這種情況不只發生於我身邊,我在學時與其他各大專院校的文學相關科系學生閒聊後才知道,投注心力創作的學生不管在哪間學校都很少,甚至在全台灣所有大專院校僅有兩間學校有開設華語文創作系所,其他多是以研究及教育培訓為大宗。

教育體制對於語文創作的排擠已經先天不足了,離開學校環境後的創作環境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相較於世界各國頂尖作家靠版稅就能過著優渥的生活,台灣文學界卻不存在專業作家一職,台灣文學客戶群無法推向世界,內需也嚴重缺乏,導致在台灣的文學作家大多必須尋求版稅以外的收入,例如文學獎獎金、兼職講師、甚至跑節目領通告費等等。若家境不足以支撐作家長期專注創作,為生活困苦而放棄作家夢的年輕人大有人在。

在台灣當作家會餓肚子已是不爭的事實,若有心花錢蓋文學館,何不試著改善創作環境呢?

 

閱讀者也很痛苦

台灣文學作家的版稅收入少肇因於買書的人少,除了台灣人口數量不多之外,文學逐漸失去引人購買的動力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為什麼大多數民眾不想買文學書籍呢?這其實是台灣人從小被教育體制影響而漸失文學素養的惡果。雖然國民教育中一直保持著高時數的國文課,但卻因為扭曲的升學觀念而失去了學習國文的基礎意涵。讀古文不是為了感受作者的風骨,而是教你如何熟背解釋考高分;寫作文不是為了表達自己的信念,而是教你怎麼寫出起承轉合文章結構考高分,相信對於絕大部份學生來說,這種文學教育只會帶來無止盡的痛苦,更別指望有人會對文學產生興趣了。

從改善基層教育方式培植文學素養比起廣設文學館以期將文學帶給民眾,哪個才是值得投注資源的有效良方,孰優孰劣高下立判。

台灣有好多文學館

台灣各縣市大多皆有設立文學館,但若期望文學館能帶來文學素養、培育閱讀寫作風氣,未免顯得過於天真,若廣設文學館真有其卓越成效,台灣早就沒有任何城市會被譏為文化沙漠了。

對少部份熱愛文學的人而言,文學館或許是個看展覽增廣見聞的好去處,但政府若是不願意改善創作環境及文學教育方式,對大部份民眾來說只不過是在台北的假日又多了一個可以邊喝咖啡邊拿起手機打卡,讓人附庸風雅的新景點罷了。


其他文章
  • 又是一個喝咖啡的好去處--文學與文學館 | 蔡昇祐
  • 煙火燒光了一切-四個反思台灣跨年文化的問題 | 蔡昇祐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