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城市中內在地景─《跨渡縱目》亞洲攝影師聯展

本次非常廟藝文空間透過四位分別來自四地台灣的曹良賓、中國的廖逸君、南韓的安晙、日本的今坂庸二朗的攝影藝術家來再現城市風貌與心境的映照,四個亞洲人的留學生身分,在美國的城市生活的景致在他們的作品中共振起點,而在他們表現出對於城市迥異的詮釋軌跡的同時,其實存在相通的內心世界。本文試圖以美國學者雪倫‧朱津在「權力地景」一書中,內在地景的主題作為理解本檔展覽的切片,以三個角度來看閱讀這檔展覽,也讓不能親臨的觀眾從中獲得筆者眼中對於展覽空間和作品的理解與詮釋,這樣的再現,是以筆者為觀看主體的展覽。

觀看的主體:主觀的維度

在曹良賓和廖逸君鏡頭下的城市,不論是白天或黑夜,皆是空無一人的街道、建築或室內空間,有些甚至透露出頹喪的氣息,或是看起來就像是可能具有危險的城市暗角,在冷靜的鏡頭下,卻處處釋放著潛信息:作者當時的邊緣心境,貌似客觀銳利視線下,卻是在主觀不過的角度。而安晙和今坂庸二朗,則是以一個直觀的迫近、細節、非常的視角帶我們看見當時當刻的他們所處的位置,客觀與主觀的位置,安晙的作品畫面裡,總是有一個坐在高聳建築邊緣的女子,以一個幾乎下墜的高處姿態去描寫一座城市,而今坂庸二朗則是站在一個公寓住宅的背面,自底層觀望一層一層的逃生梯,直到遠處的恍若出口的光芒。不論是冷清的城市風光與極端位的描繪,皆是城市的地景的內在化。

觀看的位置:暗隅的邊緣性與矛盾

從這些具有特殊情調的觀看角度,展現的是異化的空間與異化的閱讀,更是關於美國夢的破碎,來自亞洲各國的菁英留學生匯流到美國,尋求電影與諸多的文化輸出所創造的美好形象,「文化大熔爐」,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能各得其所,然而並非如此,從食、衣、住、行,所在文化的衝突,真實的美國並非作者想像中的美國,它可以是廖逸君作品中孟菲斯的落魄,也可以是曹良賓的紐約布魯克林的對於外來者的陌生與拒絕,今坂庸二朗芝加哥底層與個人生命經驗的連結,或是安晙對於全球化,均質化的城市想像的暈眩。不管用什麼樣的鏡頭,都是掙扎和失去安居之處的吶喊。

觀看的語境:重新詮釋的多義性

這一系列的聯展由亞洲藝術家在西方城市進行創作,作品又因緣際會的回到亞洲城市所展示,這樣輾轉的過程為藝術創作帶來詮釋的多義性與質變的可能,在系列作品中拍攝者所歷經心境的變化,多重身分的詮釋對於城市的感覺。對於觀眾而言,我們好像在窺探他人異國居住經驗的不適,又似乎能夠將部份經驗投射,既同理又冷眼。而當一個外國人在西方場域看到這一系列攝影作品時,又會蹦之怎麼樣的火花?是否帶有一些異國情調?作品在完成的霎那,與作者脫離,有成長出另外獨有的意涵。

結語

透過《跨渡縱目》亞洲攝影師聯展,我們看見亞洲當代攝影創作的一個面向─對於異文化的衝擊,亞洲文化背景的身體如何在其中被異化,又如何融入的主體性思考,經由不同風格呈現的對照與探討,我們期待這些內容可以更加的深化,從集體與個人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重疊,展現更豐富的美學層次。

 

作品作者依序為 : 安晙Ahn Jun (韓國Korea)  曹良賓Tsao Liang-Pin (台灣Taiwan) 廖逸君Liao Yi-Jun (中國China) 今坂庸二朗Yojiro Imasaka (日本Japan)

策展人林宜寬-今坂庸二郎-廖逸君-曹良賓

 

非常廟藝文空間展場一隅

 

 

開幕照片

 

更詳盡的作品圖片請見:http://www.vtartsalon.com/site/exhibition/past-2012/201207-vison-accross-boundaries/#.UEN1PGcreLE

圖片提供 / 非常廟藝文空間


其他文章
  • 金蟬脫殼-破繭而出 陳嘉仁的水墨新作 | 悅薪
  • 無形的牆│從電影與詩歌看東南亞女性移工與台灣的認識 | 悅薪
  • 讓邊緣繼續─帳篷劇:孤島效應 過客滑倒傳說 | 悅薪
  • 城市中內在地景─《跨渡縱目》亞洲攝影師聯展 | 悅薪
  • 《藝術超未來》─消解邊際的科技藝術 | 悅薪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