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拾文化之源,尋美學之跡

 
翻開台灣近代史,便是以西班牙及荷蘭統治為始的一連串殖民歷史,並先後經歷了明鄭時期、清朝、日治,至今中華民國。自1971年起蔣中正總統退出聯合國後,台灣社會一方面共同面對國際邊緣化,另一方面,在二、三代以來的島上居民在面對地緣上的失根,及對於國家主權認定,產生模糊、未定感,因此另類文化包容深刻融於台灣人格特質中。
 
後一個外來國家及移民,總在占領後將前一當作個民族留下的痕跡,如重新粉刷般徹底清除,以此建立新的氣象氛圍。在這樣不斷重複的過程中,讓台灣即便經歷了許多國家的洗禮,卻幾乎難以尋見歷史印記,又或者,在意這件事的人微乎其微。因此在關於文化意識及本土認同事上概念極為淺薄。
 
也因為歷史的斷代及失根性,以致從上至下普遍產生了一股蔑視傳統的態度。政府無視歲月留下的美好建築記憶,以經濟開發、都市更新為名,隨意拆遷古蹟或毀壞文物,即便文化人士介入,或當地居民群起抗議,有時一把莫名祝融便將前人留下的痕跡一逕抹去。
 
  
台南孔廟│文化部                                                         淡水紅毛城│觀光局
 
一些原為本島住民的居住者,因經濟因素,下一代對自身文化保存,或不在意,或不得已的淪為經濟產物。而對於那些因政治或經濟因素來台的新移民,從起初客旅成為住民的過程,是一個加深思鄉情切及重新建立文化認同的調適過程。
 
一方面,台灣歷史教育未以介紹台灣作為主要教學方針,另一方面,歐美或日韓等強勢文化,在資本主義推波助瀾下不留情的入侵各方面。因此對台灣人來說,從前無可選擇的地域殖民,逐漸演變成為選擇性的文化、標誌、行為的殖民,在某些行為模式上也衍生出空泛、盲從、不思辨的文化包容性。直至第三代、第四代後才重新建立起民族自信及認同。
 
大眾美學品味依附歷史及文化而生。讓日常成為藝術,及藝術的複製觀念,由普普藝術開創者之一─安迪‧沃荷(Andy Warhol)為始帶起一股風潮,並型塑出新的社會階級,新的社會階級由可辨識的符碼組成,在媒體及名人的渲染之下,由價格、品牌迷思重新定義了美學品味,更成為大眾欲望成為生產動能。而資訊流通使得大眾生活品味逐漸被枝微末節區隔,也因此文化界線變得模糊,形成超越疆界以社群為主的區隔符號碼。社會大眾所認可的標誌,即消費美學。
 
這樣的大眾美學品味及消費方式,又以崇拜異國文化為首。台灣大部分民眾因尚未自在地民族意識及歷史中尋見定位,以致在思想、物質及習慣上尚未累積文化深度。在資本掛帥下,之於身分最容易的表現方式,便是購買相對能表彰地位的收藏品或炫耀性財貨。而另有一群不同於能負擔購買真正原創者藝術品或昂貴奢侈品的人,藉由仿襲,發展出平價奢華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美學概念雖異於文化深耕或金錢主導收活方式,卻從中取得微妙平衡。
 
資本主義從不鼓勵維持傳統,而是鼓勵創新。對於舊有的事物的保存對於一個金錢掛帥的社會幾乎是背謬的道理,鼓勵突破、創新,甚至為這樣的創造取了「迫化性創新」這樣的雅名。創新在一個社會裡創新是必要的,但絕不代表必須將故有的一概否決。即便在那種人所追求的名牌商品典範中,仍舊可以見到時尚對於傳統的尊重。若說,物質文明是生活的標的;那麼,文化傳統便是精神的傳承。即便是創新,實際上仍是循序漸進被接受的過程。
 
              
                            Louis Vuitton                                          Chanel                                     Burberry                        
  
 
現職貓頭鷹出版社(城邦集團)社長陳穎青先生近期寫一篇「文言文與古典世界是台灣最珍貴的文化遺產,別毀了它」。文章從語言開始,討論關於台灣為少數華夏文化傳統仍存在的地方,中文古典世界的胎記早已在不覺中深烙印靈魂。許多台灣人因與中國複雜政治國情而逢中必反,鄙棄僅存少數中國傳統文化遺產,這著時將中華文化認同強制性的摘除。台灣應該驕傲的承認我們所繼承的文化,這不會改變疆界上的獨立性,反而宣告台灣為華夏文化正統的傳承者。
 
對於身為處在一個無論是國家、或文化都難以被定義的台灣人來說,找回屬於台灣這個地域所一起認同的價值觀,便是建立歸屬感的過程。而我們不需因為政治因素而屏棄文化根源之一源於華夏的事實。而當一個社會真正找回自己的歷史及文化精神,在加上外來的多元文化融入,去蕪存菁,便能發展出深度及內涵,而美學品味因立基本土散發特殊意涵,便能受到欣賞及仿效。
 
 

其他文章
  • 以琴之聲,詠訟蕭邦─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 | Fiee
  • 高第聖家堂─跨世紀文化遺址 | Fiee
  • 簡單生活 生活簡單 | Fiee
  • 那些畫家和他們的自畫像(一) | Fiee
  • 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藝術,日常的交往 | Fiee
  • 拾文化之源,尋美學之跡 | Fiee
  • 台北雙年展─動靜之間的對話 | Fiee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