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那些畫家和他們的自畫像(一)

 
「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
 
童話故事「白雪公主」中,那位壞皇后鏡前喃喃數語,道出從古至今不論男女心底的渴望。雖說人不可貌相,並美醜定義因地制宜,但總希望自己是五官端正宜人。我們可以輕易挑出自己外貌上的缺點,或許偶爾也想著:「如果可以像誰一樣多好。」人們攬鏡自照,除整理儀容外,更多得是沉醉於自我形貌之中,或斟酌容貌,或琢磨於粉刺、青春痘。沐浴乳廣告商多芬(Dove)曾經拍了一部廣告,廣告中邀請一位畫家,首先,在看不見對方的情形下,針對描述畫出速寫;另一張圖則是在他人描述之下繪出。從中比較在自己眼中和他人觀感中的對比,結果明顯對照出了,從自己眼光中所看見不好的部分,在他人眼裡卻是不值一提的缺點,甚至是美麗的。
 
行旅之間,常有機會於公園街旁、河堤岸邊見著流浪畫家或藝術系學生,簡單擺起畫架、拏幾枝畫筆賺著生活費,即便在影像技術發達的現代,手繪出的作品仍是更多了一層難以取代的溫度及人情,繪者速寫下的不經意不完美筆觸,是特色、風格,也是畫家及實體人物間的互動交流。
 
古往今來,畫家總不吝於將自己容貌於作品上呈現,畫家筆下的自畫像,除了寫實外,可以看見更多個性、環境、概念及繪畫風格的投射,更有將自己形貌取代畫面中一人、一景,都讓作品本身更添入勝。
 
自文藝復興時期(Italian Renaissance, 14-17 A.D.)談起。
 
文藝復興最重要的里程碑,是從中古世紀基督教信仰中解脫,重新開始看重人文及科學,以跳脫宗教的方式重新審視個人、生存及自然,將其視為一生命真實狀態。以被稱「藝術三傑」之一的拉菲爾(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為例,受前期透視技巧、及昇平下的豐富色彩影響,以自然柔和筆觸,繪出自己的形貌,也將自己身為畫家,一個屬於入世又不屬世的觀察者角色,繪入他著名的畫作「雅典學院」(Scuola di Atene)。另外,迪亞哥(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 159-1660)也在作品「宮女」(Las Meninas)中,將自己以鏡面投射方式露出於畫面中。
 
           
Scuola di Atene│Raffaello Sanzio (左)
Las Meninas│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 (右)
 
文藝復興末期,在與短暫的矯飾主義(Mannerism)交疊後,便進入巴洛克時期(Baroque, 17 A.D.),這個時期藝術風格誇飾、恢弘且繁複,特別著重細節。以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為例,透過光影及顏料堆疊,細緻的帶出畫面靜謐感,這樣的特色,也充分展現於自畫像中。巴洛克時期另有一位畫家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其著名的畫作「手提歌利亞頭的大衛」(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人物的形象在明暗對比中強烈的凸顯出來,那手持的頭顱即為畫家本人,面貌呈現的隱密、痛苦、憂傷,及腫脹的五官,將卡拉瓦喬當時在境遇上的不順遂充分表現在作品上。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 (左)
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右)
 
浪漫主義(Romanticism, 19A.D.)在奢華後回歸自然,重視情感及想像。如同畫家哥雅(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 1746-1828)畫面中湧進一束光,像是沐浴在靈感泉源。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及浪漫後的寫實主義時期(Realism, 19 A.D.),著重實際生活及社會情景,在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 1814-1875)自畫像中,雖未將擅長的空間營造神聖感及日常平凡的樸實感帶入畫作中,但卻在筆觸及色調使用上展現出個人獨有的溫度。
 
十九世紀另有印象派(Impressionism, 19A.D.),印象派最大的特色是捕捉光影一瞬間產生的印象,並以未加調和的純色直接表現於畫布上,更多的強調色彩上細節呈現。因著重光影表現,而對於形體不刻意精細修飾。可惜的事,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在自畫像部分,只留下寥寥二幅。
 
   
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 1746-1828 (右)
Jean-François Millet, 1814-1875 (中)
Claude Monet, 1840-1926 (左)
 
十九世紀末期的象徵主義(Symbolism, 19A.D.),將作品呈現由客觀帶入主觀,可視為現實的寫實及反思,在作品中帶出更多目的及觀念上的思考。重要畫家之一克林姆(Gustav Klimt, 1862-1918)創辦維也納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特別的是,克林姆從未為自己繪自畫像,他曾這樣描述自己:「我從來沒畫過自畫像。我對把自己當作繪畫主題,比畫其他人更缺乏興趣,而女人優先重要……。我沒什麼特別的。我是一個日復一日、日以繼夜地畫著的畫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應該謹慎的看看我的畫。」
 
從上述介紹中,可以看見不同時期作品間的連結,由最初單調、缺乏立體及光影,到重點細緻凸顯,而後矯枉回歸自然平淳,及之後再度挑戰、模糊繪畫定義。這樣的繪畫美學尋覓過程,除了見證畫家的生活景況及美學歷史發展,也是畫家對生命本身及作品反思的過程。甚至,我們可以說,對一些畫家來說,將自己入畫,是為了不希望在所描繪的世界缺席,或者對現實景況無法言喻的檢視表述過程。
 
以上介紹至二十世紀前,本文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圖一:Scuola di Atene│Raffaello Sanzio
圖二:Las Meninas│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
圖三: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
圖四: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圖五: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 1746-1828
圖六:Jean-François Millet, 1814-1875
圖七:Claude Monet, 1840-1926

其他文章
  • 以琴之聲,詠訟蕭邦─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 | Fiee
  • 高第聖家堂─跨世紀文化遺址 | Fiee
  • 簡單生活 生活簡單 | Fiee
  • 那些畫家和他們的自畫像(一) | Fiee
  • 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藝術,日常的交往 | Fiee
  • 拾文化之源,尋美學之跡 | Fiee
  • 台北雙年展─動靜之間的對話 | Fiee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