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以琴之聲,詠訟蕭邦─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

圖一: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Banner
 
今年適逢「伊莉莎白女王大賽小提琴大賽」(Queen Elisabeth Competition)、「第十五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конкурс имени П. И. Чайковского)、「第二十三屆多明哥Operalia歌劇大賽」(The World Opera Competition)「第十八屆里茲國際鋼琴大賽」(Leeds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第五十四屆貝桑松國際青年指揮大賽」(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Young Conductors)、「第十七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Międzynarodowy Konkurs Pianistyczny im. FryderykaChopina)國際音樂賽事同年舉行,為樂壇帶來興奮與期待。其中,十月二十日最新出爐第十七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由年僅十一歲南韓趙成珍(Seong-Jin Cho)奪魁,獲得金牌及三萬歐元獎金。 
 
 
圖二:頒獎典禮                                                            圖三: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Seong-Jin Cho
 
鋼琴詩人─蕭邦
 
蕭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西元1810年出生於波蘭華沙近郊澤拉左瓦‧沃拉村(Żelazowa Wola),父親是法國人,母親為波蘭貴族後裔。前半生於波蘭生活,後半年歲移居至法國定居。童年師承齊尼夫及艾爾斯納,後便未再真正拜師學藝,大多靠自己摸索。也因此作曲風格跳脫傳統技法,創造出獨特、不同凡響的作品。蕭邦七歲創作第一首B大調及G小調波蘭舞曲,八歲首次於慈善音樂會中演奏,從此成為貴族沙龍新寵兒。西元1831年移居巴黎,隔年於巴黎舉辦首次演奏會獲得滿堂彩,也因雷齊維王子將其引薦至上流色社會,一夕成名後,帶來足夠的學生讓蕭邦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投注更多心力於音樂創作。
 
蕭邦卒於1849年,作品包括:鋼琴獨奏曲、奏鳴曲、協奏曲等,共累積六十五部作品,為公認十九世紀浪漫樂派最富影響力的作曲家及鋼琴家之一。
 
一直以來,音樂家對蕭邦作品的詮釋未有定見,不論對音樂基礎深淺,在解讀上各自帶出或簡單,或複雜的感受。蕭邦鋼琴曲也是眾多鋼琴家多方演繹詮釋的場域之一。原因之一為蕭邦音樂可因不同的演奏方式觸動人性各部面向且雅俗共賞。另一方面,蕭邦的音樂充滿各種潛質上的可能,演奏者除了情緒面的專注為共同外,在即興及張力上充滿彈性發揮的空間。目前演繹方式大約可略歸於三大家─法國、俄國、波蘭派別,各自在技巧、即興、情感都有不同詮釋。
 
華沙蕭邦鋼琴大賽
 
蕭邦死後五十年中,有二種歧異並悖離蕭邦作品的演奏方式,一是法式沙龍紙醉金迷或無病呻吟的浪漫,另一個是波蘭式強烈民族英雄情感。華沙音樂院教授祖拉夫列夫(Jerzy Żurawlew)為肅清這些過於離奇的詮釋而舉辦。他的論述為:「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我看到波蘭的年輕人熱衷於戶外運動,生活態度也輕浮不定,沉迷於物質享受。許多人認為蕭邦的音樂太過浪漫、甚至過度感傷到危險的地步。這實在令成長於蕭邦音樂傳統下的我感到痛心,所以我決心改變這樣的現況。而運動的盛行給了我一個啟示—那就是辦一個鋼琴比賽!讓參加者不僅可以得到獎金,更可以獲得光明的前途。同時也會讓更多的年輕學子因為參加比賽而想要更努力了解、更勤奮地練習蕭邦的鋼琴作品。而在比賽中不論是獲勝或落選,都一定會在自己今後的音樂會節目單裡加上蕭邦的樂曲,當然這對蕭邦音樂的普及與推廣是大有助益的。」
 
第一屆蕭邦鋼琴大賽開辦於西元於1927年,除了1942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暫停一次外,每五年定期於波蘭愛樂廳舉行(Warsaw, Poland)。前三屆大賽主辦單位為華沙音樂協會的音樂學校(the Higher School ofMusic of the Warsaw Music Society),二戰後則由波蘭官方的文化部門協助辦理。自1960 年至2005 年,比賽主辦者皆為華沙蕭邦協會(the Frederic Chopin Society in Warsaw),而2010年及今年則由蕭邦協會(The Fryderyk Chopin Institute)辦理。
 
比賽內容以蕭邦鋼琴曲目為主,並在每個階段賽程規定不同樂曲種類。今年起,比賽增預選(Preliminary Stage) ,及慣例正式比賽四場(Stage I, II, III and Final。因評分方式採計分與淘汰雙管制,因此每一次比賽都非常重要,並且評審團也會考慮參賽者是否足以得到獎項殊榮,若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則該名次則「從缺」。歷屆比賽中從缺獎項包括:1990及1995年首獎、2005第二名年銀牌、1980年第四名、2005年第五名及2010年第六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第十屆蕭邦鋼琴大賽的波哥雷利奇(Ivo Pogorelich),他於第三輪比賽時鎩羽而歸,引發評審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憤而退席以示抗議,而波哥雷利奇也因此一夕成名。
 
鋼琴大賽充分篩選出傑出的鋼琴人才,其中包括阿胥肯納吉(Vladimir Ashkenazy)、第六屆冠軍波里尼(Gino Pollini)、第七屆冠軍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第九屆冠軍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第十屆冠軍鄧泰山,以及第十四屆冠軍李雲迪……等都是目前仍活躍於樂壇的人物。近年得獎者逐漸由歐美轉向亞洲,可看出亞洲整體政治、經濟及文化環境的改變及菁英教育興起。
 
  
圖四:Final Stage conductor- Jacek Kaspszyk   圖五:華沙音樂廳全景
 
 
參考資料
3.      圖片來源
 
 
 
 
 

其他文章
  • 以琴之聲,詠訟蕭邦─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 | Fiee
  • 高第聖家堂─跨世紀文化遺址 | Fiee
  • 簡單生活 生活簡單 | Fiee
  • 那些畫家和他們的自畫像(一) | Fiee
  • 2014台北藝術博覽會 -藝術,日常的交往 | Fiee
  • 拾文化之源,尋美學之跡 | Fiee
  • 台北雙年展─動靜之間的對話 | Fiee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