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水淹麥當勞

〈水淹麥當勞〉Flooded McDonald's-Superflex藝術團體

      

Superflex藝術團體1993年成立於丹麥,是由傑寇‧芬格(Jakob Fenger)、羅斯莫斯‧尼爾森(Rasmus Nielsen)、伯瓊斯傑尼‧克利斯汀森(Bjonstjerne Christiansen)等人組成。

他們的作品著重於探討全球經濟市場、民生生產狀態以及環境保護議題,其創作實踐偏向於突顯資本經濟體系的隱藏法則與運作方式,並使用多種形式與工具來詮釋另異的面相,再現各種過程或行動。

 

Superflex藝術團體採用一種入世的靈性觀察,帶領觀眾不得不思索真實世界中供給與需求的複雜真理,而〈水淹麥當勞〉(Flooded McDonald's)的計畫更直接探討了現今政治與金融主義綁架現實裡權力混融的恐懼概念,也翻開另一種當代經濟省思的角度。

 

〈水淹麥當勞〉(Flooded McDonald's)為一21分鐘錄像作品,開始於一間無人狀態的1:1大小的麥當勞複製場景,現場並無任何顧客與工作人員,慢慢地,水流進入桌椅走道爬行,象徵一股全球化所帶來的混亂狀態的無奈注入,桌椅和放著食物與飲料的餐盤無情飄浮水上,觸動觀者的水災記憶與電影的災難場景,鏡頭冷靜觀察越來越多的物品隨著水波載浮載沉,收銀機和燈箱電線短路失去功能冒出火花,終至淹滿整個場景。選擇麥當勞作為象徵性的全球資本主義代表並非首例,但卻能讓觀者迅速連接大量消費文化所帶來的競技策略後果,在經濟高度成長之下,輸贏的雙方所代表的價值屬性,撞擊出的問題為我們需要去正視《巴別塔》(Babel)的崩潰風景。

    

Superflex的作品具哲學真實性,也議題式的提供一個新視野,〈水淹麥當勞〉是他們的第二個錄像作品,第一部作品2008年〈燃燒的汽車〉(Burning Car),也是用一種冷靜的觀察一部汽車駛入火焰。兩部作品都盡量避免用一種高戲劇的方式去描繪表達,也不希望依屬某種電影形式或風格的方式去定位,而是用類紀錄片的風格呈現。〈水淹麥當勞〉不用說教的方式來提示現今消費者驅動力量(consumer-driven power)與其帶來的影響力,也不願意明指向跨國公司企業的錯誤歸屬,而是提出一個責任性的革命議題。

 

Superflex曾參與的展覽包括2002年瑞典馬爾莫(Malmö)的羅希烏姆博物館;2003年第五十屆威尼斯雙年展的「烏托邦站」(Utopia Station);2005年第九屆國際伊斯坦堡雙年展和瑞士巴塞爾藝術館(Kunsthalle Basel);2006年第二十七屆聖保羅雙年展、赫爾辛基的克雅斯馬當代藝術博物館(Kiasma),近年來,2007年在泰德利物浦現代美術館(Tate Liverpool);2008年在柏林的KW當代藝術館(KW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以及2012年利物浦雙年展。

〈水淹麥當勞〉展覽並非單一主題的展覽,而是為一系列展的其中一分支,是由立方空間的策展人鄭慧華所策的「重見/建社會」(Re-envisioning Society)計畫中的第四檔展覽。第一檔饒加恩的〈REM Sleep〉對全球經濟體系下移動個體狀態的反思可能,第二檔張乾琦的〈脫北者〉紀錄從北韓逃脫的飢餓人民,和第三檔雷斯樂與艾塞里尼的〈委內瑞拉的底層革命〉看見底層民眾的心聲,「重見/建社會」計畫希望能重新建構關注一些社會現象,讓觀者可以進行深層的反思與批判。

 某些人士對關注社會議題的藝術作品有議,認為進行改革或捐獻社會的影響較更直接,或許藝術作品在此面相上力道相對單薄含蓄,但不可忽視的還是回歸到藝術性的面相,在抽離批判干擾的因素後,靈魂的脈絡與走向才是每個藝術創作者最不能犧牲的美麗。

 Superflex藝術團體網站:superflex.net


其他文章
  • 藝術細緻中的規則-數位藝術家沈聖博專訪 | 盧藝
  • 水淹麥當勞 | 盧藝
  • 豪華朗機工-張耿豪專訪 從「照顧計畫」到「福-Fulfill Arts」展覽 | 盧藝
  • 「即使她們從未相見」牛俊強個展 | 盧藝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