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漫談台灣的獨立音樂—After Quiet直擊

文/曾燕玲

漫談台灣的獨立音樂—After Quiet直擊: 任何音樂都有其必要性

『我們想要唱歌給你聽。』這是來自台灣的地下獨立樂團: After Quiet,最原初最簡單的訴求。約莫是2010年,某次在師大夜市逛街時,遇見了使筆者驚為天人的藝術家,現為After Quiet的主唱:屋米先生。其創作手繪作品,一如After Quiet的簡短Slogan,『我們想要唱歌給你聽。』回顧歷史,無論是古代或當代,藝術家層出不窮,而真正能與觀者呼應並能歷久不衰的作品(無論是繪畫、戲劇或音樂),能有多少? 在台灣,提到搖滾音樂,五月天旋風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五月天從早期的地下獨立音樂,搖身一變成為搖滾天團,除了幸運兩個字之外,也順勢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媒體的發達與炒作)航行,一帆風順。從地下到地上,從小眾到大眾,從邊緣到中心,並且歷久不衰。

台灣藝文空間的困難處境?(以地下社會為例)

然而,並非所有的搖滾樂團都能如此順利。歸究原因,一方面,是閱聽者的不夠成熟,對於搖滾音樂的涉獵,大部份僅止於大公司與大廠牌。另一方面,縱然台灣有一些老字號的Live House與藝文空間,但受限於政策與某些因素,未能順利發展。在今年6月,師大夜市的老牌Live House:『地下社會』,便因為當地居民的長期投訴而被迫歇業。筆者在訪問After Quiet時,團員們也對於地下社會的不復存在感到不捨及惋惜。『地下社會』曾經是搖滾樂迷必定朝拜的聖地,同時,『地下社會』也蘊育出無數支搖滾樂團的後生晚輩,失去了這樣的平台,對於台灣獨立音樂的發展,無疑是倒退了一大步。這次After Quiet的演出,是位於公館的另一老牌Live House:河岸留言(小河岸)。或許有許多人都不知道,當紅炸子雞『五月天』在成名前,也曾在河岸留言數次演出,能站上這個舞台,便是一種指標,一種肯定,即便是在『五月天』成名後,也偶爾會來小河岸表演,不同的是,為了怕廣大熱情粉絲們擠爆這小小的空間,通常在當月的節目單上,其樂團名稱一律更改為『五月花』。

去年(2012年),台北市政府因安全疑慮及賣酒違反營業登記項目為由,以及師大三里自救會的多方施壓,『地下社會』面臨到歇業的困境。儘管五月天、四分衛及亂彈阿翔等人在今年金曲獎的大力聲援,以及藝文界人士的大力呼籲,文化部長龍應台女士仍未作出正面回應。很遺憾,政府對於Live House法規沒有任何作為,『地下社會』從此走入歷史。

音樂祭汙名化?走向商業?

在台灣,搖滾音樂的年度盛事,莫過於三大音樂祭:依照季節的先後排序,分別是『春天吶喊』、『福隆海洋音樂祭』、『野台開唱』。以汙名化為例,『春天吶喊』(簡稱春吶)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每一年,春吶總會發生幾起酒醉鬧事與嗑藥事件,使原本用意單純的音樂祭,經過主流媒體的大加撻伐與泫染,逐漸成為形象不佳的搖滾盛事『代言人』。而在暑假舉行的『野台開唱』,曾停辦過N年,今年則又重辦。然而,其篩選樂團的模式(即經營模式)已與往年不同,漸漸走向商業化(即票房取向),主流與非主流的界線,不再是二元對立,而是逐漸模糊。

After Quiet,靜默之後,然後呢?台灣的獨立音樂,該何去何從?

這個月的8號,也就是7月8號,知名樂團『閃靈』才受邀為中華職棒開球。『閃靈』與職棒的關係何在?『閃靈』向來存在著相當鮮明的政治傾向,這次不再是出現在政治版面,轉而為職棒開球,令筆者相當驚訝,因為,這顯示了台灣一般大眾對搖滾音樂的熱情與開放,接受度逐漸提高。雖然『地下社會』不復存在,After Quiet的團員們,依舊對台灣獨立音樂的未來走向,相當樂觀,否則,他們不會在者個景氣低迷的年代發EP,否則,他們的slogan不會是『我們想要唱歌給你聽』。除了耳熟能詳的國內外知名樂團,如:五月天,蘇打綠、Bon Jovi,乃至於日本天團Glay、Luna Sea,閱聽者應該有更多更好的選擇。音樂藝術的渾然天成與雋永,往往取決於創作者本身的『初心』與『一念心』,所謂好音樂,不應該只有過度包裝與消費的主流團體,筆者往往在出奇不意之中,找到意想不到的好聲音。

除了Live House與音樂祭之外,台灣的獨立音樂,更要由樂迷、音樂人、及樂評攜手同心,才能創造出更優良的音樂生態,進而將此文化區塊擴大。現今,有許多獨立樂團的演出門票可在博客來或7-11的ibon機購買,實屬方便;更由於這些平台的普及率,進而增加樂團的曝光率。此外,經營網路社群也是一個好方法,例: 部落格與Facebook,不僅操作簡單,也方便管理。

 

圖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AfterQuiet?fref=ts


其他文章
  • 我所見的河床劇團--『開房間』 | 戴耳塞的少女
  • 以素描作為一種紀錄 – 『路‧線肆』 | 戴耳塞的少女
  • 《雙子星人預感》— 新生代詩人: 李雲顥專訪 | 戴耳塞的少女
  • 藝術家的哲學思惟:鄧堯鴻攝影個展@奉咖啡 | 戴耳塞的少女
  • 文創行不行? naive studio 蕉遊趣 | 戴耳塞的少女
  • 藝術品除了買賣還能做什麼? | 戴耳塞的少女
  • 藝術品保險面面觀 | 戴耳塞的少女
  • 誠懇與才華兼具的新銳藝術家: 陳傑強 | 戴耳塞的少女
  • 策展與當代藝術市場概念分享 | 戴耳塞的少女
  • 如何縱橫藝術市場當常勝軍? | 戴耳塞的少女
  • 行動雕像在朱銘: 表演藝術or 街頭藝人? | 戴耳塞的少女
  • 漫談台灣的獨立音樂—After Quiet直擊 | 戴耳塞的少女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