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台灣藝術教育與生涯的省思

 

藝術,是突顯人類文明與陶冶人心的一項美學,各種形式所呈現的藝術作品,皆是創作者嘔心瀝血,運用所學以及精采無限的想像力所創作而成,然而,藝術教育的普及性、大眾化,卻遠不及於它的真正價值。

 

在台灣小孩的記憶裡,藝術的學習往往不是在於自身的啟發,而是一種在正規學業之外的”才藝”,鋼琴、舞蹈、繪畫等等,都是家長在孩子幼稚園或小學低年級時,想要藉由學習,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與耐心。具有藝術天賦的孩子,不一定能幸運地在進入學齡之後,繼續在藝術學習的領域前進。

 

而這樣的專注力訓練,卻仍然是為了正規的學校教育而舖路,並非啟發孩子對美學的鑑賞力與天賦。反之,家長會考量一般正規的學校教育較為重要,自主性地選擇讓孩子放棄”才藝”或成為一種課業之餘的”點綴”。

 

這樣的現象不全然要究責於家長,畢竟藝術的學習需要時間、成本,一架再普通的鋼琴,它的造價很可能是一個家庭數個月的總支出,更遑論學費、時間這部份的付出。再者,學習繪畫也是同樣的邏輯,畫具、顏料等等,在在突顯出家長自己的經濟考量與較世俗觀點的社會期待,進而讓孩子捨棄可能已經引發興趣的藝術學習。

 

筆者的身邊也不乏這樣的親友,最後往往都在畢業前一兩年,深感未來創作或發表作品的機會與舞台有諸多限制,匆促選擇教育學程,修了學分之後,在畢業後報考各級學校的相關科系從事教職。不能否認這樣的選擇或多或少是阻礙了持續藝術創作的路,更是藝術類學科學生的悲哀,為了謀求溫飽,選擇社會觀感較佳的教職工作,停止創作、也疏於修練自身的才華,原可以成就發揚藝術的人才,屈服於社會期待,實屬可惜。在此,並不是否認從藝術教職的傳承意義,而是在畢業前夕,若只考慮未來的發展性而將教職當作不得已的選擇,那麼對未來所施教的學生與自己多年來培養的技能與知識,都不是公平、對等的決定。

(上圖)筆者的老師在建築師事務所開業與兼任教職之外的水彩畫興趣

在高等的藝術教育裡,台灣守舊、填鴨的方式,無疑也中斷了藝術創作者的發展,筆者在一次與美國留學歸國的年輕鋼琴家訪談,她提到台、美兩地修習博士學位的差異性;台灣的博士班是寫論文為基礎的教育方式,修業年限可達七年,也就是說,交了畢業論文、口試之後,也”不一定”能在七年內畢業。而美國則是以實際執行演奏會,校際、州際甚至國際的演奏會或比賽為每個學期的給分標準,實戰經驗與創作遠遠超越理論的熟記與解析,修業年限的上限也只需五年,(日本則更短,上限只需三年),兩相比較之下,突顯了台灣對藝術教育的僵化政策,不僅無法讓學生運用自己的創意、才能,只靠背誦與引述經典的理論修習成果,能夠對未來的創作之路有何幫助?或許不該全盤否認理論基礎的深究鑽研,但需要實務操作的藝術殿堂,就以理論作為文憑的門檻。是否合乎學位的評定,筆者想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上圖)習樂有成的年輕音樂家-田園城市藝文空間(李翌如攝影)

 

 

從另一方面來看,現代的孩子們縱有藝術的天賦與才華,但可能缺乏耐心,更少了家長的支持,家長們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指的卻是要孩子進入可以獲取高薪的科技業、公職人員或三師(律師、醫師、會計師)等等,社會觀感裡身份地位較崇高、收入較穩定的職業。縱使順利修習藝術有成,一路從國小的舞蹈、音樂、美術班,因優異表現而保送進入國中、高中、大學的相關科系繼續學習,但在畢業前夕,仍不免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憂心,是要繼續深造,躲在學術研究的象牙塔裡?還是走進職場,與社會大眾從事相同的工作?如果選擇後者,是否又會開始質疑自己求學近二十年的歲月,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呢?

 

還有另一種現象,那些對藝術有興趣的學子們,最常見的對藝術獻出一己之長與滿腔熱情的年齡,往往都是在學成了正規教育、得到家長的認可後,才開始以兼職、副業來進行,時有所聞的是某知名企業家習藝有成,進而運用自己在正規工作的所得來開畫展、舞蹈發表會等等,雖一償宿願,但藝術的種子在種下土地時就已受到壓抑,日後固然傾盡心力使其發芽、開花,從事藝術的工作者,仍有許多未竟之志無處可伸,或許該歸究的,是炎黃子孫過於務實的民族性?

 

當然,也有其例外的,像是台北市議員兼知名演員歐陽龍與傅娟夫妻,他們的三個女兒,各自有優異的藝術天份,老大妮妮醉心於美術創作、老二娜娜是國家演奏廳的獨奏會史上最年輕的演出者,認真鑽研於大提琴演奏與學習,老三娣娣則是在體操與舞蹈方面潛力無窮。歐陽夫妻對孩子頗具天份且自由選擇興趣的教育態度,是無盡的支持以及肯定的態度,讓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有著更大的空間。

(上圖)歐陽娜娜大提琴獨奏會海報

 

台灣的藝術發展是階段性的,從表演藝術的領域來看,京劇、歌仔戲原屬於地方戲曲,在專科學校的訓練之下,逐漸發展出一門專業的表演藝術,而歌仔戲的藝術價值,更深切影響了早期台語歌謠的創作。不過,如此精緻、優美的表演藝術,卻嚴重出現斷層,許多知名的表演者都曾深切感概的敘述藝術人才的短缺,家長的不支持、孩子為自己爭取興趣學習的能力也嚴重缺乏,造成了表演藝術人才的年齡斷層。

(上圖)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第二屆畢業公演劇照

 

(上圖)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學生扮相(筆者友人提供)

 

 

藝術,這個人們天天身在其中的生活應用美學,卻一直被台灣的民族性視為無法支撐生活所用,藝術家就是死後才會出名的悲慘笑話,時至今日仍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情況已漸漸改善,但藝術教育的紮根與運用藝術於生活之中,卻是身處台灣的藝術工作者、支持者所要努力的目標。

 

 

藝術教育的不普及與不入世,並非一日之寒,民族性或多或少是助長了這個現象的蔓延。但在進入21世紀之後的台灣,各種形式的藝術基金會、民間團體,不斷地運用民間力量來深耕民眾對於美學的欣賞能力與學習意願。縱使教育當局喊出口號的同時,身為藝術工作者的個人或團體,仍有懷抱一絲希望,不怕挫折地著手進行屬於本身領域的教學與宣傳。

 

而在正規教育的傳承方面,則可在藝術專科學校大多是國立學府的環境下,集合民間的力量,創辦屬於私人的藝術專門學校,誠如美國的茱莉亞音樂學院、舊金山藝術大學等等,純然是為了藝術專門人才而設立的學校,並非一般綜合型的大學。更期待多設立如台灣戲曲學院的九年一貫、十二年一貫的藝術學習環境,讓熱愛與具有藝術天份的孩子們,可以不必間斷學習,盡情地在藝術創作與展演的舞台上,盡情發光發熱。

 

改變僵化的教育政策或許需要長期的奮戰,但台灣民間的熱情與積極,相信藝術教育的改革與健全化,仍然是指日可待的。

 

照片來源: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官網

台灣戲曲學院


其他文章
  • 開門 上台 演戲-紀念劇場界大師李國修 | 翌如
  • 一場展覽要多少錢!? | 翌如
  • 網路時代的策展走向 | 翌如
  • 策展人的定位與價值 | 翌如
  • 藝術學子的未來之路 | 翌如
  • 淺談表演藝術團體之補助與現況 | 翌如
  • 台灣藝術教育與生涯的省思 | 翌如
  • 表演藝術的心靈療癒 | 翌如
  • 桃姐 動人的主僕情懷 | 翌如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