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學習之路:跨不過去的理想(上)

 

 

近日,一則調查揭示了台灣學生對於藝術的看法,裡頭特別提到了:有百分之七十四的中小學生講不出任何一位他們熟知的藝術家名字,許多網友表示,美術課對多數台灣學生來說,似乎是堂可有可無的科目,除非特別有興趣的人,才能感到受益良多。身為一個在台灣念了10 年美術班、接著上大學美術系的人,我認為以此項調查來判定青少年的藝術造詣,似乎稍嫌嚴苛,即便美學觀念的建立在台灣教育當中,的確處在邊緣地帶。

 

仍然記得小學四年級的某天,美術老師挑選了包括我在內的幾位美術班同學,跟我們說下個禮拜教育部的官員將來考察,會問同學一些問題,而我們就是被挑出來要回答這些問題的學生,在這之前,老師做了些預備課程,譬如:請舉出一位台灣藝術家,或者學校教的美術課裡最喜歡哪類。一個禮拜後,在那唐突而安靜的會議室裡,我們五六名小學生坐著,毫不意外的,某位教育部的女士請我舉出台灣藝術家,並不特別指定說出一位,只是我舉了「陳進」之後現場便一片啞然,因為我不知道「幾米」算不算。評委們似乎期待我說更多,場面好似幾隻烏鴉飛過,但我說不出關於陳進的任何細節。

 

這個問題的範疇屬於藝術知識,而知識的吸收就如同國文、社會一樣,在以實作為主的美術課裡,知識相當不討喜,懂得算數學的人是不是就該知道那些數學家,懂得畫畫的人是否就該熟背那些名藝術家,所謂的「數學史」或者「藝術史」或許是大學之後分了科系後,才會涉略到的,故關於此調查的這項問題,好像忽略了美術班及普通班的差異,當我們因為看到這個調查,開始擔心「糟糕,台灣的小孩都不知道藝術」時,一來反應了美術教育的分配不均,在升學主義的籠罩之下,大部份對美術有興趣的學生被集結成「美術班」,普通班犧牲美術課上數學,美術班犧牲家政課上美術,於是在這「淘汰鏈」裡,各種領域的重要性和優先順序一目了然。二來揭示了整體社會對教育的看法,習慣於以結果來評斷教育的效度,花了多少的資源就該看到多少的獎項和人才。今日的中小學美術課由於併到「藝術與人文」一門,各個藝術領域間的界線也愈不明顯,藝術是否因此變得比較容易入門、或者藝術的樣貌因此變得更加含糊都值得思考。

 

有人說電影「魯冰花」裡的郭雲天,幾乎是美術老師裡最完美的典型,主角阿明的才華只有這位從城市來的老師雲天知道,雲天極力培養他參加比賽,卻遭到其他老師的抵制,大家覺得鄉長的兒子才是適當的人選,雲天落寞的離開這個小鄉村,帶著阿明的作品「茶蟲」,阿明也在不久之後得了肝病過世,直到他的作品「茶蟲」得了世界大獎,記者來訪問,鎮上的人才開始說阿明是英年早逝的天才。「魯冰花」呈現出美術教育理想化的一面,藝術的意義最後克服了社會觀感,年輕老師的熱情和專業最後也被肯定(即便是藉由一個孩子的死亡),電影裡的時代背景(1960年代的台灣)跟現在大不相同,但這項調查所揭示的價值觀竟和電影裡所說的沒有差多少,我們質疑美術教育的目的和效果,我們想要看看哪些有名的本土藝術家、受的是原汁原味的台灣教育,好驗證這並不是真的,不禁令人想問,藝術教育的價值是否該藉由這些光環來判定?經過了多次教改後的現在,體制內確實變了,但社會的觀點同步了嗎?

 

 

圖片截取自「魯冰花」電影畫面,左圖為去世的阿明,右圖為阿明的作品


其他文章
  • 今天我們不在電影院裡看電影 | 宋艾凌
  • 微觀記事 | 宋艾凌
  • 殘酷舞台:當顧展人成為主角 | 宋艾凌
  • 光亮之外 | 宋艾凌
  • 學習之路:跨不過去的理想(下) | 宋艾凌
  • 學習之路:跨不過去的理想(上) | 宋艾凌
  • 文青的小世界 | 宋艾凌
  • 無形空間的浪潮 | 宋艾凌
  • 擁抱媒體的太空神話 | 宋艾凌
  • 料理最前線:抗爭現場的生活革命 | 宋艾凌
  • 館中館:策展人與觀眾的舞台 | 宋艾凌
  • 藝術朋友:旅行的意義 | 宋艾凌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