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藝文界給青年的一課

 

  馬英九總統曾提出「六國論」,作為國家未來發展方向,並特別把「文化興國」列為第二項,主要是注意到六十多年來,台灣已發展出一種「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表現在各方面。

 

  文化即生活,需要長時間累積、蘊養,而作為移民社會的台灣,擁有多元文化色彩,也因此創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及文化創意,經年累月下,台灣人所培育的文化軟實力及豐富文化內涵,揭示值得全球華人重視的優勢之一。

 

  由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台灣總會(AIESEC Taiwan)主辦的青年影響力論壇,今年已邁入第五個年頭,從起初嘗試一百多人的規模,至今首度對外開放至兩千人的盛會,這次筆者很榮幸以媒體接待、講者採訪、新聞稿撰寫的身分參加,本屆論壇以「成為改變世界的領導人」為主軸,貫穿兩大重量級主題演講和六大專題論壇,號召年輕時代,肩負起開創下一個時代的願景與使命。

                  

  6/25日一大早,台大體育館早已人聲鼎沸、高朋滿座,來自全台超過一百多所大專院校、五十所高校、社會新鮮人等共兩千多位與會者,齊聚一堂一同航行在這為期兩天的知識旅程裡。活動第一天的壓軸主題論壇,就是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朱宗慶主持、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商業週刊創辦人金惟純、學學文創志業董事徐莉玲、以及法藍瓷總裁陳立恆共同與談,有別於前幾場探討的商業思維,要以青年文化軟實力如何產生影響力,和如何了解自己生長的文化底蘊,以培養豐富內涵,和在座與會的青年分享、交流。

 

  朱宗慶在開場即提到,現今全球化的脈絡下,創意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如何用新興文創產業輔佐傳統產業,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台灣雖小,卻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所以青年如何了解自己所身處的文化背景,進一步接觸產製面以產生影響力,將視今日本場壓軸論壇的重要探討議題。

   許芳宜分享自己在紐約的求學經驗,才慢慢體悟到東方文化之美,也才發現人不能好高鶩遠,因此鼓勵在座每位青年,在追求多元之前,還是必須先求所學的專精。

   金惟純說,要探討中華文化的全球影響力,就必須從自身談起,我們出生時的生長環境,就是孕育我們文化素養的搖籃,所以文化其實是無所不在的,因此台灣年輕人現今在追求本土文化的全球展現時,應該先回歸自身的文化,而不是一昧崇尚西方思維,畢竟台灣是唯一一個將傳統中華文化保存並加以現代化的國家。

   而陳立恆則是從經營法藍瓷的企業角度出發,提出幾個關鍵字,就是如何奠基自己的文化涵養,還有文化資本對一個國家的發展重要性,他勉勵青年人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品牌來經營,彰顯獨特的個體及自身價值觀,這樣才可能進一步產生影響力。

   學學文創的徐莉玲表示,在跨文化的潮流中,青年如何發展並且經營粉絲的商機,是很值得在座每位思考及挑戰的部分,她鼓勵年輕人要累積自身的崇拜者,並且多方發展跨界合作的機會,才能發揮文化軟實力的精要,讓世界看見。

   針對如何展現中華文化的全球影響力,許芳宜說,她的舞蹈之所以能展現獨特性,其主因還是來自她對東方文化的執著和信念,她一直都感激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她擁有如此深根的文化底蘊,她所堅持的每一個舞蹈動作,都是在展現中國文化之美,金惟純和徐莉玲也都給青年人建議,要找到並且建立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並且有雄心壯志讓全世界都跟台灣學習。

   中華文化貴為台灣的根柢,本場論壇希望年輕人在瞭解自己的文化後,能夠更加了解全球化的時代,如何結合西方文化的養分,再發展出與眾不同的內涵,並藉此與國際觀接軌,青年人應學會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帶給全球影響力。

 

五位來自藝文界的重量級講師齊聚,與青年面對面交流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由右至左分別是朱宗慶、許芳宜、金惟純、陳立恆、以及徐莉玲。

 

台大體育館內人聲鼎沸,來自各大專院校的青年共襄盛舉本次論壇。

許芳宜分享,在多元之前,先求專精。


其他文章
  • 2015首爾國際戲劇大賞-韓國電視產業趨勢發展報告 | Emily
  • 【K-POP韓國當代藝術展】中的現代性與文化意義 | Emily
  • 【電影筆記】重新詮釋的愛情觀點: 真愛每一天 | Emily
  • 【觀察筆記】環境藝術行動:政大人的美學新思維 | Emily
  • 更多創意、更具藝術品味 品牌也瘋微電影? | Emily
  • 藝文界給青年的一課 | Emily
  • 【藝生活】Rando:一種反社群的個人藝術展演 | Emily
  • 再看經典--且從電影《胡士托風波》談青年與社會認同 | Emily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