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更多創意、更具藝術品味 品牌也瘋微電影?

  微電影風潮吹向精品界了嗎? 包括Dior 、PRADA、LV到香奈兒,各品牌紛紛斥資,不僅拍攝以商品為主的微電影,還有大牌明星、名導演助陣,且形式多元,從紀錄短片到城市特色風情的影片均有。

精品透過影片的手法,讓更多年輕世代的網友能了解品牌精神與價值,因為影像能傳遞的遠超過平面廣告,多樣化手法造就精品創意、引領風潮的形象。

電影新視角 微電影正夯

  回顧整個電影發展史,六零年代法國的高達、楚浮這些影評人,因反對美國好萊塢或夢工廠等產業體制下生產的鉅資電影,認為這些電影全都套用相同的模型,已不再具有生命,於是這些法國新時代的年輕人放下影評人的身分跨入電影創作者行列,開始拍攝許多低成本的短片,沒有豪華的搭景,沒有完美的鏡頭運動與燈光,幾乎都使用素人演員。他們抽去這些鉅資電影操作觀者情感的煽情元素或方法,從另一個觀點切入,並大膽破壞原本大眾熟悉的電影語言,讓大眾看電影不再只是沉浸於劇情中任由作者擺佈,反而是能開始獨立思考,也能成為整部電影創作的一環。

  時間推移到八九零年代在至今日,小型錄影機、V8等器材的出現,大幅提昇了大眾接觸影像創造的可能性,這種低成本創作的形式,成了許多導演們拍攝長片的前哨站,藝術家也開始選擇以錄像作為創作媒材,直到Youtube的出現,大量的短篇幅影像開始在網路上流竄,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也讓這種網路觀影的方式被大眾所接受。 

  但真正微電影的起源還是應從2007年說起,隸屬於巴黎市政府法國影像論壇(Forum des images)在第三屆口袋影展(Pocket Film Festival)提出此概念。強調人們從影、電視電腦之後,智能型手機視窗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四螢幕

  微電影(microblog film),此名詞乃是從大陸市場傳過來的詞彙,意指片長不超過10分鐘、製作成本以及團隊較一般電影規模小而美的電影。這類影片的產生主要是看準手持行動裝置的用戶,可於移動中或是零碎時間進行收看,因此,微電影的故事格局往往不會太大。

微電影題材親民創意無限

  相較於傳統在Youtube的網路短片,微電影賣的是一種「故事」,這也是為什麼微電影可以和Youtube素人自拍影片在競爭中找到區隔和出路。這種可自由結合各種戲劇主題,可以說故事的「微電影」,透過網路或掌上型裝置觀賞方便,逐漸成為一種廣受喜愛的新型態娛樂。

  微電影不像製作正規電影一般,需要強大的製作成本為後援,加上播放平臺只是網絡,因此在製作上甚至可用一般手機進行拍攝,家用電腦就可以進行剪輯與上傳。這種不用考慮成本回收的方式,內容也就更貼近庶民生活,包羅萬象,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制等主題,不但可以單獨成篇,也可集結成一個系列,若能成功伴隨大量的收看人口,在社群網路上廣為流傳、轉載,更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影響力。這類短片的興起說明了觀眾對於故事性產品的認同,也證明了數位時代對於內容的渴求,隨著科技的進步,這樣輕薄短小創作將會有更多的舞台。

   其實台灣微電影的最早雛形,如同許多網路短片,是從對於大片、大製作的嘲諷(parody),現今的台灣社會已經進入三大解放的時代,第一解放是觀眾,觀眾觀賞電影的載體從電影、電視、電腦轉移到手機,行動裝置普及率已高達8成,大家可以隨時隨地觀賞影片,從時間空間中解放出來,不再單單依靠電視,而影片也從傳統的2小時電影,轉為輕薄短小的微電影。
  第二解放的是創作人,數位拍攝器材和剪接後製軟體的平民化,使電影創作的技術和經濟門檻降低,素人可以大量拍片,不受成本限制。
  最後第三解放的則是我們身處的web3.0時代,網路頻寬和雲端技術支援巨量影音播放,解放發表的舞台,打破過去發行商的把持,只要作品夠好,躍上網路,瞬間就能抓住成千上萬的眼睛。

電影是種獨裁而微電影是人人可以參與的未來

  針對這次談品牌微電影熱潮和微電影發展,我有幸訪問到電影《西門町》的導演王瑋,和他聊聊這個新型態的手法,以及目前電影市場的現況,他告訴我們,美國電影大師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其執導過《現代啟示錄》、《教父1.2.3》等許多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他曾在訪問中表示:「電影創作是種獨裁」,畢竟需要的人力、物資、金錢非一般人能力所及,然而微電影卻為我們開啟了參與的可能。

  現在科技的高度發展,我們只需要一台電腦、一台相機、甚至是現在時下流行的智慧型手機,用最簡單的拍攝手法,或是用應用程式(app)直接套入剪接,時代在變,人人都可以成為導演。

  王瑋說,現在這種傳播方式,已經從少數人握有資源擴展到人人彼此參與、共享,不管是微電影或是所謂的素人影片,都打破電視和電影形成的藩籬和限制,利用網路提供的平台,讓創作者能盡情揮灑創意和展現自我。

  他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形容現在台灣的微電影市場,雖然已經有很多作品接連問世,不過還帶著青澀的這塊領域,就像一個魚池,裡面豢養了很多魚苗,然而我們能否把這個魚池顧好,讓這些魚苗成長茁壯,最後放生到大海,具備足夠的競爭力,能進到真正商業電影的領域或是跨入專業電影的世界,這是目前台灣電影界,值得思考的問題。

  「微電影是一種多元創造力的展現」,王瑋回憶道,就像是學生時代每學期都要拍攝的創作短片一樣,微電影篇幅雖短小,但每位創作者都希望能抓住這永恆的吉光片羽,並且透過電影這類建構集體記憶的媒介,勾勒出理想城市或是生活的樣貌。

而在看了前面這麼長的微電影歷史和發展趨勢之後,最後還是回歸到這次要思考的主題:品牌與微電影。其實包括最早開始玩微電影的PRADA,今年包括香奈兒(CHANEL)、MIUMIU、迪奧(DIOR)等國際精品都刮起這陣風潮,紛紛推出系列短片,以傳達品牌的核心價值。不過有關這些品牌微電影,筆者在此不想帶有商業色彩的一一介紹,只能說這些時尚品牌短片打破廣告的窠臼和限制,融入更多的創意和想像,感覺起來的確是比一般的廣告影片更具藝術品味了。

 

導演王瑋談微電影發展及未來趨勢。

 


其他文章
  • 2015首爾國際戲劇大賞-韓國電視產業趨勢發展報告 | Emily
  • 【K-POP韓國當代藝術展】中的現代性與文化意義 | Emily
  • 【電影筆記】重新詮釋的愛情觀點: 真愛每一天 | Emily
  • 【觀察筆記】環境藝術行動:政大人的美學新思維 | Emily
  • 更多創意、更具藝術品味 品牌也瘋微電影? | Emily
  • 藝文界給青年的一課 | Emily
  • 【藝生活】Rando:一種反社群的個人藝術展演 | Emily
  • 再看經典--且從電影《胡士托風波》談青年與社會認同 | Emily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