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從王海玲的生涯談傳統戲曲的創新與發展

從王海玲的生涯談傳統戲曲的創新與發展                               洪秀芬

 

圖01王海玲(圖片來源:http://go.eslite.com/Event.aspx?id=8222)

夏天裡一般人在室內就算是不做事也是汗流浹背,但是在左營的豫劇排練場裡,豫劇演員們正頂著酷暑在揮汗彩排。一身汗,一杯清水,豫劇皇后王海玲將從傳統劇場演員的角度,為我們談談傳統劇場的創新與發展。

高雄姑娘  河南媳婦

        一般人絕對想不到,「豫劇皇后」王海玲,其實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1952年生於高雄,王海玲在八歲時,進入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第一期學生班,從此八年作科,過著朝五晚九的集體生活。 扎實的訓練再加上天分與膽識,王海玲14歲時,臨危受命演出花木蘭一劇,結果一炮而紅,自此開啟了她五十年的表演生涯。

 

        出生在高雄的梆子姑娘,卻嫁作河南媳婦,1991榮獲美國紐約亞洲傑出藝術家獎,於林肯藝術中心演出;2000獲台灣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教育部薪傳獎,想來祖師爺早就盤算好,要讓這河南媳婦在台灣,將豫劇撐起一片天。

 

百種角色 全才旦角

舉凡花旦(紅娘)、武旦(金山寺)、甚至是青衣(秦香蓮)或花臉(約/束),王海玲演來都駕輕就熟,實為名實兼具的「全才旦角」!根據台灣豫劇團的統計,王海玲從藝五十年來,總共演出145齣戲碼,詮釋過146個不同的人物(向大師致敬,豫劇皇后王海玲舞台生涯五十年,p.33)。仔細想想,這必須是一年2至3齣戲才有可能達到的成績,其中還必須扣掉巡迴演出,懷孕生子等過程,而且到目前為止,她還不斷地挑戰新戲和新角色,只能說:「王海玲,Wow!」

 

近年來,台灣豫劇團為了實踐豫劇深耕本土,放眼國際的目標,特別跨文化製作了以莎士比亞劇本為藍圖,豫劇表演手法的豫莎劇--『約/束』。『約/束』的劇本改編自莎翁筆下的『威尼斯商人』,在這個戲裡,王海玲所飾演的商人夏洛,是一個心機沉重、憤世忌俗的中年人,依照年齡來區分,應該用傳統戲曲的「老生」來詮釋,若是按照其個性,卻有點「花臉」的味道,但是商人洋洋得意的一面,在戲中又有丑角的潤飾效果,所以王海玲在飾演這個角色時,可以說得用三種行當來塑造。王海玲說明如下:

花臉的發聲方式,其實非常磨嗓子,演完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讓聲音恢復……我們雖然演了西方的劇本,但卻必須融入中國戲曲的精華元素,例如夏洛手上的道具—算盤,那是改編自傳統耍鞭的技術,雖然原劇來自莎士比亞,可是中國戲曲裡商人斤斤計較的特色如果由算盤來詮釋,不是更好?於是團裡試做了幾十個算盤,我就不斷練習摔壞它們,一定要把算盤耍得巧、耍得好,結果練得我手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尤其身上還得戴掛大大小小的飾品、還有大袖子,件件都是挑戰。

圖02商人夏洛(圖片來源:豫劇團六十年圖誌 網路版(http://bangzi.ncfta.gov.tw/Archive?uid=726

 

 

人才傳承是傳統戲曲生存的關鍵

王海玲十幾歲起就聽說豫劇團要被撤了,如今卻走過五十個年頭。

 

軍中有劇團的編制,畢竟不是常態。每逢經費或人事精簡,豫劇隊很容易成為被考慮的對象。民國83年,因為軍方人事精簡案,讓豫劇團差一點被裁撤了,幸好豫劇團剛從歐洲巡演結束載譽歸國,當時各方讚譽傳入李登輝總統耳裡,李總統親下口諭敦促務必保留這讓台灣於國際發聲的表演團體。

 

        豫劇隊,開始有了危機意識。經過沉澱思考,豫劇隊決定要敲鑼打鼓地讓廣大民眾了解「豫劇」,因為:市場與藝術的獨特性實為演員與劇團重要的活水源泉。王海玲表示:

 

我們的宗旨是只要觀眾放心走進來,舞台上念的、唱的,絕對是您聽的懂的。舉例而言,像是我們最新演出的『梅山春』,裡面運用了電影、歌仔戲、甚至戲中戲等多媒體的手法。現在即使你去紐約聽音樂劇或是義大利文歌劇他們都不見得給你字幕,我們的戲在舞台兩側一定有字幕,如果是兒童豫劇,還會在動作意象較多的段落,特別在字幕裡告訴小朋友段落的意義。

 

為了較親近觀眾,有些新創劇本在臉譜的腳色設定或做工方面,會有部分犧牲,對於傳統與創新之間的衝突,王海玲解釋道:「我們的作品要和時代和土地上的人民靠近,觀眾才能接受。

 

戲曲從生活中演變來的,所以有關唱、念、作、打的安排,必須按照戲的需要來處理。例如傳統戲曲裡『香囊記』當中裡的抬花轎,是五人排列在舞台上,完全只利用音樂與動作完成抬花轎的過程,所用的音樂也是豫劇特有的,當年柴契爾夫人來台灣時,我們便是演這一齣迎賓,林懷民大師,也是對這一段讚不絕口。到了『美人尖』這一齣戲時,我們也有一段抬花轎的劇情,你想如果重現當年抬花轎的段落一模一樣不就省事多了嗎?但是我們去嘉義采風,發現這個故事段落是發生在崎嶇狹小旱路,根本無法有四人大轎,而是兩人挑轎,使用小轎子,另外兩人在後面準備換手,為了讓觀眾了解這是抬花轎,所以我們做了一個轎子的外框,這樣新娘子的表情才可以讓觀眾看到,它也有另一個隱喻,就是「人生的框架,命運的枷鎖」,你跳脫不了。

 

有些比較支持傳統的學者或傳統戲曲的老觀眾可能對新編劇碼裡傳統元素的流失覺得遺憾,但是很多事是有利有弊,因為:「你要吸引新的觀眾進來就必須有些取捨,而且豫劇團並不因為演了創新的新編豫劇就捨棄傳統的劇碼,事實上我們是多項平行進行的。」

 圖03傳統豫劇『抬花轎』(圖片來源:國光電子報 第四十七期http://com2.tw/kknews/0802/index.htm)

 

圖04『美人尖』抬花轎的段落(圖片來源:台灣豫劇團http://bangzi.ncfta.gov.tw/Archive?uid=726)

 

 劇是多項藝術的集體呈現。豫劇隊還能留到今天,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才的傳承。過去在隸屬國防部時,都是臨時土法煉鋼,部隊裡能畫畫的,就把他調到團裡畫布景。臨時性的編組,其實難免藝術性不夠。後來又因為隸屬於教育部,經費較充足,所以可以延攬較多專業人才。此時,王海玲不但要負責新戲的排練演出,同時也身兼訓練新秀的重任。豫劇團現在的演員,就是找戲曲學院畢業的學生,如果有意願來豫劇團的,再將之重新塑造改造。王海玲表示:

 

我們在演員和觀眾的開發未來也會不斷的努力,這兩方面最最需要時間。你看蕭楊玲都已經是二十幾年了,這次『約/束』我就演大花臉配角陪襯她,這在過去重視倫理的環境是不可能的,可是幾年來不斷地磨練,她們就愈見成熟。

 

王海玲看台灣豫劇文創市場

 

早期台灣豫劇團的演出在劇本、音樂唱腔、服裝、等等各方面都借用了許多大陸的專才,不過漸漸的,隨這劇本的創新,豫劇團也開始和許多台灣的人才合作,例如豫莎劇『約/束』的服裝設計林恆正,導演呂柏伸;兒童豫劇『錢要搬家了』及『美人尖』的編劇劉慧芬等。

 

豫劇團也出版許多DVD,一來有利於數位化地保存每一齣戲的影音記錄,二來將這些DVD隨團裡演出時販售,以增加收入。每部戲都有劇本、樂譜、以及服裝的紀錄,甚至還為某部戲出書,將一部戲的從無到有,設計和幕後人員的工作,作一詳實的記錄。

 

王海玲直接指出:「目前,豫劇團裡較缺乏的是服裝的製作與音樂創作。」

 

音樂創作現在都是我們靠自己派人員接受訓練,服裝設計都儘量找台灣設計師,但在製作上就不一定。由於有許多台灣服裝設計師,工廠也是在大陸,因為大陸有規模化的市場,製作方面可以選擇和議價。另外,還要借重大陸音樂作曲家,因為目前沒有這方面的人才。鑼鼓經與配器方面團裡已經有人才,但是作曲方面並沒有,不過即便是商請大陸方面的作曲家,我們也常要求對方視劇情需要放入台灣元素的曲子,例如;『曹公傳』一劇,雖然請了大陸的編腔家,我們也提供<望春風>等台灣民歌供作曲家參考;『花嫁巫娘』裏也有一些阿里山之歌。所以即使唱腔方面因為要依循河南話,無法有太多變化,但是台灣豫劇團在曲牌上,就有許多創新。

 

 

 

 

圖05豫劇DVD(圖片來源:台灣豫劇團(http://bangzi.ncfta.gov.tw/imageinfolist?uid=733)

 

 

台灣有這麼多音樂系,甚至還有傳統音樂系,為何無法在這方面提供人才呢?王海玲借用某南藝大的教授說法解釋:「學校裡給學生西式的音樂教育並無法讓他們有能力滿足傳統戲曲的需求。」另一個主要因素,但卻不是無法克服的因素,便是語言。聲腔的安排,必須考慮語言裡子音與母音的跌宕起伏,年輕的作曲家,少有為一部作品鑽研一種語言的熱忱。

 

人才培養與出版品只是文創市場的一小步。區隔市場才是市場利基之所在。

究竟豫劇在台灣發展出那些珍貴的特色,有別於對岸呢?沉思一下,王海玲小心地回答:「隨著時間的傳遞,很多流派都隱逸了,所以現在豫劇的部分就原汁原味來說,也許台灣的演員不那麼純正,但在表演這一塊,情感的流露方面,台灣比較靈性、活潑,大陸方面也許受樣板戲的影響,較遵循規範和程式。台灣豫劇的在表演手段上是依著劇本內容而服務,而大陸的表演比較規範在流派和技術的框架裡。」大陸的演員在「唱」方面非常注重,但其他如做表方面,台灣較重視,灣演員表演上外放些,比較合乎人物個性。」

 

耳尖的觀眾在台灣看豫劇團的「劉姥姥」一劇,會聽到姥姥豪爽地喊:「好搭啦!」(乾杯之意);在大陸的時候,卻又提到「綠色食品」…..到目前為止,老戲迷與新觀眾對創新豫劇與傳統豫劇的反應如何呢?

 

王海玲微笑地回答:「觀眾若能受到我們運用媒體等等創新之舉的吸引,也許進而引發興趣來研究傳統的原貌,這便是我們所期望的。」

 

台灣觀眾很可愛,很有包容性,因為台灣的社會是很多元的,除非是陌生不了解,一旦了解了,就會接納你。只要表演夠好,具藝術性,並不會有「地方戲」、「傳統戲曲」這種狹隘的想法而加以排斥。老戲迷體諒劇團要發展新觀眾,也是鼓勵我們年輕的演員多方嘗試。

       

訪談的尾聲,王海玲主動的談到台灣豫劇團參與國際藝術表演的困境,其一在機會,其二在經費。由於地處高雄,與國際媒體接觸的機會相對較少,國際上的邀約經常在台北找合適團體,很少跑到南部來,即便是有機會,目前在出國機票以及當地接待方面,如果不是對方負責便是要團裏自籌,這對台灣豫劇團來說,是很困難的。

 

        用一輩子,做一件事,這就是豫劇演員王海玲,六十二歲,心心念念,都是豫劇。

 

 

 


其他文章
  • Consonance—音樂文獻保存新思維 | 秀芬
  • 從打狗英國領事館看古蹟再生利用與觀光 文/洪秀芬 | 秀芬
  • 彈鋼琴的國務卿—落入平凡裡的極致 | 秀芬
  • 休息16拍? 合唱團快跑! 柏林愛樂聖馬太受難曲 | 秀芬
  • 梆聲傳唱一甲子 洪秀芬 | 秀芬
  • 從王海玲的生涯談傳統戲曲的創新與發展 | 秀芬
  • 紙藝台灣--裝置藝術家艾婕音的台灣情緣 | 秀芬
  • 異常邂逅─2014中華插花藝術展 | 秀芬
  • 乘著歌聲的翅膀 | 秀芬
  • 郭芝苑與其台語藝術歌曲 文/洪秀芬 | 秀芬
  • 江湖?廟堂? 文化人與文化政策 | 秀芬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