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梆聲傳唱一甲子 洪秀芬

 梆聲傳唱一甲子            洪秀芬

 

1717年,當作曲家韓德爾意興風發地與貴族合資,成立皇家音樂學會,並以國王劇院為主要演出場地,拓展其歌劇事業時,他並沒有想到,這項表演事業,竟只維持十年的風光。

 

薄弱的劇情、說教的題材、以及無法當下立即了解的義大利文歌詞,在遇上約翰蓋伊(John Gay, 1685一1732)的《乞丐歌劇》(Beggar's Opera)後,可說是兵敗如山倒,不僅導致韓德爾個人財務的困境,時至今日,舉凡「貴族的」、「在高級場所社交的」、以及「聽不懂的」等等形容詞依然常被加諸在「歌劇」這項表演藝術上。

 

三百年過去了,如今西洋歌劇在台灣上演依然是一項可觀的投資,管弦樂團、歌手、布景、導演、燈光以及大批人馬的食宿費用,令不少經紀公司或主辦單位望之卻步。

 

結合了文學和現場音樂的戲劇性演出,在台灣表演藝術票房上,少有成功的案例。

 

面對同樣困境的,不僅僅是台灣觀眾相對較熟悉的西洋表演歌劇。傳統戲曲也面臨著一樣的為難。

 

龐大的製作是一回事,對於傳統戲曲,觀眾要不要買單又是另一回事。在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的情況下,「台灣豫劇團」,一個說唱著河南話、藉著簡單的一桌二椅,向觀眾講述著花木蘭、秦少游甚至杜蘭朵和莎士比亞的劇團,在一個歷經「大喊反共口號」時代到「重視本土文化」意識的土地上,屢創賣座佳績,台前幕後竟還上演追星戲碼,並且贏得在地與國外觀眾的認同,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戲箱落地

 

由於歷史的偶然,台灣豫劇的種子於1953年在高雄左營萌芽,至今60載以來,歷經幾乎解散和數度的改制與人事變動,由於最早時隸屬於海軍陸戰隊,「戰鬥文藝」是順應時代必然的產物:「花木蘭」、「楊金花」等劇固然一度曾讓戲迷們熱血沸騰,然而,當人們的眼光轉向影視產業與3C產品,豫劇團審視自身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將經營的眼光轉向消費者導向的思考。

 

人們需要什麼?缺少什麼?成了第一個大哉問。這個重要的問題思考,帶領「豫劇」這個地方戲曲藝術,更加貼近台灣人民的生活。                    

                 

  落地深耕

 

1996年,原名「飛馬豫劇隊」的豫劇團改隸教育部,同時更名為「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馬上要面對的,便是觀眾年齡斷層的問題。時代變了,即便在軍中,也多是解嚴後出生的新新人類,要他們進戲院看傳統戲曲,確實得要費一番功夫。

 

「要讓年輕的觀眾也認為傳統戲曲是有趣的」,便是豫劇團設計「傳統戲曲宅急便」的動機。

 

利用來自教育部的經費補助或是學校自籌經費,將戲曲的身段、臉譜、鑼鼓經等等元素拆成長短時間不同的課程(大包裹與小包裹),視學校給予的時段勤跑校園教學,協助學校成立豫劇社團,這些雖然是固定排戲行程之外的活動,但是所撒播的豫劇種子, 極為驚人。

                                                                   

                                                                                               暑期兒童豫劇體驗營小朋友們體驗戲曲容妝

                                                                            台灣豫劇團◎高雄縣岡山鎮立圖書館暑期兒童豫劇體驗營--照片集錦。 

                                                                                  http://www.bengzi.org.tw/06display/930822/930822.htm

2001年,第一齣兒童豫劇『豬八戒大鬧盤絲洞』演出,獲得極大的迴響,成功地將觀眾群向下延伸到國小與幼稚園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家長。豫劇團快馬加鞭,『龍宮奇緣』、『錢要搬家啦!?』、『快打三國』等兒童與少年豫劇,一部接著一部,再配合兒童豫劇線上遊戲光碟,以及每年暑假所舉辦的豫劇夏令營,熱熱鬧鬧地的將『台灣豫劇團』植入新生代藝術欣賞的名單選項裡。  

                                              

                              第一齣兒童豫劇『豬八戒大鬧盤絲洞』(取自網路www.bengzi.org.tw)

 

 

劇本創新,其他元素可不能再墨守成規,『龍宮奇緣』裡會閃放彩光的電鰻(服裝設計);『錢要搬家啦!?』裡讓人會心一笑的櫻桃小丸子(音樂);以及『劉姥姥』裡變化多端的佈景,舞台兩邊清晰的字幕等等。豫劇對學生而言不再是沉悶而聽不懂的,反而是反映生活,說理逗趣,聲色兼備的體驗。

 

        不過,說唱河南話這件事倒是不能妥協,豫劇皇后王海玲解釋道:「不說唱河南話,豫劇便不是豫劇了。」

 

        台灣的觀眾早已去除舊中國「天下以我為中心」的腐舊思想,否則普契尼的『波西米亞人』、莫札特的歌劇『魔笛』難道要為了中文地區表演翻唱成中文?語言的聲韻與音樂有極大的關係,換另一種語言,跟原來的音樂設計必定格格不入。所幸,現代科技解決了這項溝通的難題。

 

深耕本土 接軌國際

 

        過去,台灣豫劇團不論在劇本,唱腔配器之編寫甚至是服裝製作上,借助大陸方面專才的情況頗多,台灣豫劇團意識到這一條龍的戲劇產業,若不能在台灣這塊土地落地深耕,實為可惜。本土的劇本、本土的演員、服裝設計甚至音樂配器,都必須有生生不息的人才才行。

 

從受到新編川劇得到靈感的『杜蘭朵公主』開始,到『拜月亭』(2008年首演)、及跨文化作品的『約/束』(2009年首演),本土劇『美人尖』(嘉義梅山傳奇,2011年首演)等等,台灣豫劇團便有計畫地的從演員、劇本創作、幕後製作等,培植人才,以累積醞釀創作的實力,其中『約/束』可算是臺灣豫劇跨文化作品中,融合東西方戲劇精神的佳作,此劇一如往常地重用如蕭揚玲謝文琪劉建華等新生代演員,既忠於莎士比亞之原著精華,保留故事原形,又在表演外形上,巧妙地運用中國傳統戲曲之美。『約/束』一劇於2009年九月獲得英國國王學院邀請,參加在倫敦舉行的「第四屆英國莎士比亞雙年會」演出,接著又在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心築藝術季,海峽兩岸豫劇週等亮相……「豫劇跨文化」,「本土新力作」的腳步至此是停不下來了。

 

『美人尖』則是完完全全由本土文學家王瓊玲之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不僅如此,豫劇皇后王海玲;改編『劉姥姥』、『胡雪巖』的劉慧芬;以及當過麵包師,拍過『春花夢露』的導演林正盛,更是最佳的本土組合。

                                                                                           

                                                                                                                                              圖二  美人尖

 

 

梆聲傳唱一甲子

 

六十年了,六十年來台灣豫劇隊在日頭赤炎炎的南台灣水泥地上,排出多少叫好又叫座的戲碼?而這六十年來台灣蓋了多少美輪美奐的文化中心、音樂廳,但其中又有多少建築變成蚊子館?

 

2012年,豫劇團正式隸屬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更名為「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豫劇團」。

 

五月,龍應台部長造訪豫劇團在左營的辦公房舍時,看到老舊的環境,含著眼淚對團員們說:「你們辛苦了!」

 

戲箱落地六十年後,終於能蓋挑高的練功房了!

原地下室的排練場,沒有地板,直接在水泥地上鋪個毯子,團員練『打出手』有可能一拋槍就回砸自己!

 

也許你會質疑:

「既然是納編在國家組織內,當然有充足的經費做這麼多事!」

「豫劇是地方戲,不是台灣的本土戲!」

 

So? 英國能接受德國佬韓德爾,並將其葬在西敏寺;美國舞蹈界能接受許芳宜;奧斯卡能接受『臥虎藏龍』的李安,「本土」二字,指的難道是固守過去,抵抗未來?

 

台灣很小,兼容並蓄,才會壯大!


其他文章
  • Consonance—音樂文獻保存新思維 | 秀芬
  • 從打狗英國領事館看古蹟再生利用與觀光 文/洪秀芬 | 秀芬
  • 彈鋼琴的國務卿—落入平凡裡的極致 | 秀芬
  • 休息16拍? 合唱團快跑! 柏林愛樂聖馬太受難曲 | 秀芬
  • 梆聲傳唱一甲子 洪秀芬 | 秀芬
  • 從王海玲的生涯談傳統戲曲的創新與發展 | 秀芬
  • 紙藝台灣--裝置藝術家艾婕音的台灣情緣 | 秀芬
  • 異常邂逅─2014中華插花藝術展 | 秀芬
  • 乘著歌聲的翅膀 | 秀芬
  • 郭芝苑與其台語藝術歌曲 文/洪秀芬 | 秀芬
  • 江湖?廟堂? 文化人與文化政策 | 秀芬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