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淺談文化藝術場館價值之變遷

  我國的文化部於2012年5月21日正式成立,而文化部的誕生,也意味著經歷31年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簡稱為文建會)正式走入歷史。檢視我國政府體制,在文化部尚未成立前,文化事務四分散於行政院下的不同部會管理之。如:宗教隸屬內政部民政司、建築在內政部營建署、電影與電視在新聞局,博物館藝術及教育在教育部……等。

文化部揭牌。照片來源:總統府網站。http://media.president.gov.tw/showImage.aspx?kind=I&path=9b3c64b4-d635-4719-8cf3-ef8223811272.jpg

文化部揭牌成立。照片來源:總統府網站。http://media.president.gov.tw/showImage.aspx?kind=I&path=191fe588-cc9e-46db-9b7e-12b84c34634f.jpg  

 

  然而,觀察世界各國文化發展過程,可發現一個共同存在的隱憂,即使有國領導人的大力支持、有魅力文化界的菁英的遠見擘劃,其過程也是荊棘重重。即使公部門數十年來投入大量的資金與精力,藝文活動依舊難以遍及社會各階層,如「運動」般成為真正的全民運動。探究其背後原因,最主要的因素在於,文化藝術的欣賞有其特定門檻,而社會大眾的職業種類、學歷高低、年齡與性別……等,決定了其是否參與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因素(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2013,頁24-25)。

大英博物館。照片來源: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yuanchih/3423660996/sizes/l 

 

  文化藝術場館,又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博物館、美術館這樣具有典藏功能的場館,二是表演藝術場館,如:音樂廳、戲劇廳、文化中心。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脈動與價值觀的改變,世界各國對於文化藝術場館的價值亦隨之更迭。

 

  本文將將勾勒、探討文化藝術場館價值的變遷脈絡與其信奉價值。

 

  黃光男是我國較早撰寫文化藝術場館相關專書的學者,其曾任台北市立美物術館館長、國家歷史博物館館長、台灣藝術大學校長,亦於任職政務委員期間主管我國教務文化相關領域,換言之,黃光男以其人生完整的經驗,有系統地介紹、分析其一路投身於我國文化藝術領域之經驗看法。

 

  在《博物館行銷策略》一書中,黃光男(1997)便點出台灣對於博物館的認知,還停留在社教機構的狹隘範疇,並以此範圍作延攬人才的標準,以致館長的任免,常由一般教育行政人員調任,不只使博物館業務陷入停滯,甚至被任命者也有自認降調的疑慮。換言之,博物館不僅是社教機構,其內部的工作人員應是具備不同專業的,如:行政的、學術的、安全的、企劃的、教育的等人員,其中最為重要的,等同於一個博物館的靈魂地位的,是人員對各類文物的學術專業。若台灣僅將博物館定位成社教機構,那麼就無法延攬到專業的人才,沒有專業人才的博物館,彷彿失去靈魂般,最終,博物館充其量只是展覽場,或是陳列場、活動場,不能展現其應有的功能。

羅浮宮。照片來源: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principle/13956720037/sizes/l  

 

  什麼是文化藝術場館應有的功能呢?以博物館來說,其作為研究、典藏、展示、教育中心、肩負該國或該地區的社會發展功能;包括:成為文化圖騰,或作為資訊與溝通的園地,更可能成為大眾印證歷史故事與休閒場所。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文化藝術場館呈現的是真實、美學與藝術,不論其為自然科學博物館、人文歷史博物館,或表演藝術類的歌劇院、音樂廳等文化機構,它不僅服務社會與民眾,同時更是人類學習的對象,肩負教育責任(黃光男,2011;Griffin & Abraham, 1999)。

 

        文化藝術場館,是舉世皆知且被重視的文創項目,也是作為一國文化指標的對象(Frey & Meier, 2011)。舉凡古今中外,有文化積累的國家,必在文化藝術軟硬體上不遺餘力的投入大量資源。從博物館、美術館的設置,到音樂廳、歌劇院,以及表演藝術中心的興建……等,作為該地區或國家開發程度的標準,更廣義的說,文化藝術場館作為城市觀光資源,其品質與營運績效被視為相當重要的指標(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2013;黃光男,2011;Greenhill, 2004)。

新加坡以鮮明的城市進步形象,吸引大批的觀光人潮。照片來源: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yhlee/3287868934/sizes/m/        

 

  有趣的是,社會變遷的同時,文化藝術場館所信奉的價值,亦有所改變。根據世界博物館協會(ICOM)的定義「博物館是促進文化交流、豐富文化內涵、增進人類的相互了解與合作,已達成世界和平的重要管道。」(轉引自黃光男,2007,頁9)

 

        總的來說,當文化藝術場館踏上轉型之路,該如何培養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以及政府如何培養社會大眾走進文化藝術場館,更甚者如何有效的分析場館的自我定位與價值,這些嚴肅的議題全部加起來,就是一個文化藝術場館的營運計畫。可惜的是,目前,在台灣,政府往往只知道建設、興建場館,卻忘了後續的其他作為。臺中國家歌劇院與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都面臨一樣的困境。文化部與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主事者,應嚴肅的看待此議題,以免我國的文化藝術逐漸落後於世界之發展。

 

參考文獻:

Greenhill, E. (2004). Changing values in the art museum – Rethinking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Carbonell, B. (Eds)., Museum studies: An anthology of contexts. UK: Blackwell.

Griffin, D., & Abraham, M. (1999). Management of museum in the 1990s: Governments and organizational reform. Moore, K. (Eds).,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publication data management in museums. New Jersey: The Athlone Press.

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2013)。《文化大觀I:臺灣文創的第一堂課》。台北:先覺。

黃光男(1997)。《博物館行銷策略》。台北:藝術家。

黃光男(2007)。《博物館企業》。台北:藝術家。

黃光男(2011)。《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產業析論》。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其他文章
  • 從地方到國家,臺中國家歌劇院真「占」了好處嗎? | Fiona
  • 百貨公司化?淺談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招商之路! | Fiona
  • First Time! 台灣踏上「即時互動多媒體劇 | Fiona
  • 淺談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興建之路 | Fiona
  • 向法國借鏡-淺談「城市x觀光x劇場x文化」 | Fiona
  • 從中國大陸興建文化場館淺談城市行銷 | Fiona
  • 臺中國家歌劇院發展歷程 | Fiona
  • 淺談文化藝術場館價值之變遷 | Fiona
  • 我國表演藝術場館行政法人化之路-從兩廳院經驗再出發 | Fiona
  • 2015夏日爵士戶外派對 | Fiona
  •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x 明華園 聯手慶NTT開幕 | Fiona
  • Bravo台中!臺中國家歌劇院即將落成! | Fiona
  • 兔子教她的事:攝影 x 募資平台 = 25歲鄭如敏 | Fiona
  • 你不能錯過的全球華人藝術網「文創商店街」 | Fiona
  • 藝術銀行不是租賃! | Fiona
  • 嚇人是一門好生意?淺談日皮台骨的【東京恐怖學園】 | Fiona
  • 【後記】霍夫曼的玉兔旋風?淺談桃園地景藝術節 | Fiona
  • 霍夫曼的玉兔旋風?淺談桃園地景藝術節 | Fiona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