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向法國借鏡-淺談「城市x觀光x劇場x文化」

若要談文化行銷與城市行銷,法國,絕對是經典的代表之一。法國於1959年成立文化部,迄今已半世紀有餘,經歷23位文化部部長,多數的文化部長任期未超過兩年,唯有兩位被公認為貢獻最大的部長:馬爾侯(André Malraux任期為1959-1969)及賈克朗(Jack Mathieu Émile Lang兩次接任文化部長,分別為1981-1986及1988-1969)在任期間多達十年,對法國的整體影響深遠(郭為藩,2012,《樓外青山的》序)。

巴黎鐵塔。照片來源: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joelfukuzawa/5558268982/sizes/l

其中,又以賈克朗徹底改變了法國文化的格局,從傳統的「高雅文化」(high culture)的格局,開始照顧到小市民的文化需求;如:賈克朗1984年9月推動一年一度的古蹟日,開放全國公私立機關的古蹟建築物供民眾參觀,後來被歐盟進一步推廣為全歐洲的「古蹟開放日」;又如:1982年法國文化部開始一年一度的「音樂節」,每年逢音樂日全法國各地24小時不中斷的街頭音樂會,後來也擴散到歐洲很多城市……等(陳郁秀,2014課堂中;郭為藩,2012,《樓外青山的》序)。

 

此外,在密特朗的強力協調下,財政部從占用已久的羅浮宮側翼遷出,長達20年的大羅浮計畫破土(Clifford, 1989; Weight, 1989)。1993年,大羅浮計畫第三階段完工,羅浮年遊客人數從280萬人躍升為500萬人,在創館200周年慶年前夕,羅浮又成功說服文化部,轉型為「公共行政機構」(Etablissements Publics a caract ere Administratif,簡稱為EPA)[1](黃心蓉,2008)。

照片來源: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wsifrancis/9882931553/sizes/l

檢視世界各國成功及重要的劇場,多以法人概念經營,如:美國、瑞典、荷蘭、德國、日本、法國、英國。近年新成立的國際劇院,如:新加坡濱海劇院,更早在籌備之初,即由政府成立非營利組織進行營運管理,由董事會聘請行政總監,並向政府負責。此外,世界各國的國家劇院皆具有以下之共同性(朱宗慶,2003):

一、劇場之藝術獨立性、自主性高;

二、政府給予一定財務支持;

三、聘用專業人員經營劇場。

 

國際聞名的澳洲雪梨國家歌劇院也採取類似公法人之組織型態,政府設有信託基金,並委由董事會進行基金運用管理。而董事由政府指派,計有10位,一半來自藝術界,一半則來自商業界,其主要職責為擬定經營策略,規劃3年的預算等工作。至於其工作人員,則全數為藝術與行政相關之專業人員,包括其行政總監、其人員進用皆以專業條件為考量(朱宗慶,2003)。

月光下的雪梨歌劇院。照片來源: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harkchentw/4706247848/sizes/l

藍天白雲下的雪梨歌劇院。照片來源: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harkchentw/4705592927/sizes/l

 

而與我國鄰近的日本新國立劇院在組織型式上,雖屬於公設財團法人型態,然而根據內部員工表示,主管在心態上,仍較偏向公務機關,反映在執行績效上,則是缺少教育推廣性節目,以及每年觀眾20萬人。至於真正屬於公務機關的法國巴黎歌劇院以及巴士底歌劇院,卻享有相當的專業自性及運作彈性,工作人員絕大多數不是公務人員,而是依照專業聘任;因為亦屬於文化部,政府補助相當豐沛;至於政府對於預算的監督,主要聚焦於使用合不合法,不在於每一筆支出的細節(朱宗慶,2005,頁95)。

巴士底歌劇院。照片來源: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ladyous/5879932530/sizes/l

整理至此,可以得知,文化藝術場館絕對能帶動城市觀光、活絡城市經濟之外,也因此,近年來,世界的主要城市亦進行的城市改造的工程,期待透過程式再造,使城市再生。對照臺中國家歌劇院,根據胡志強的說法,當初臺中國家歌劇院之所以採用國際競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要讓世界看到台中,亦如國際競圖的評審主席、當時康乃爾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莫斯塔法維就預言,伊東豊雄當然是國際競圖的贏家,但未來為最大贏家是臺中市,因為這座建築將是世界地圖最重要的標記之一。當各界對臺中國家歌劇院皆賦予厚望,究竟,臺中國家歌劇院是否為台中帶來新契機,成為臺中市的文化藝術亮點?或許要等到臺中國家歌劇院2016年9月正式開幕後,再由時間來證明。

 

參考資料:

朱宗慶(2003)。〈「行政法人」是契機還是危機-論兩廳院競爭力與經營之道〉,張家銘(編),《博物館行政法人化研討會論文集》,頁165-172。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朱宗慶(2005)。《行政法人對文化機構營運管理之影響-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改制行政法人為例》。台北:傑優文化。

黃心蓉(2008)。〈文化部門中的非部會公共機構:從歐洲國家博物館組織再造看行政法人化〉,《博物館學季刊》,22(4): 5-25。

黃光男(2012)。《樓外青山:文化. 休閒. 類博物館》。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1]Etablissements Publics是法國政府為靈活行事,依特定目的、活動而成立的公法人(public law entity),由政府補助及監督,但享有行政及財政自主權。


其他文章
  • 從地方到國家,臺中國家歌劇院真「占」了好處嗎? | Fiona
  • 百貨公司化?淺談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招商之路! | Fiona
  • First Time! 台灣踏上「即時互動多媒體劇 | Fiona
  • 淺談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興建之路 | Fiona
  • 向法國借鏡-淺談「城市x觀光x劇場x文化」 | Fiona
  • 從中國大陸興建文化場館淺談城市行銷 | Fiona
  • 臺中國家歌劇院發展歷程 | Fiona
  • 淺談文化藝術場館價值之變遷 | Fiona
  • 我國表演藝術場館行政法人化之路-從兩廳院經驗再出發 | Fiona
  • 2015夏日爵士戶外派對 | Fiona
  •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x 明華園 聯手慶NTT開幕 | Fiona
  • Bravo台中!臺中國家歌劇院即將落成! | Fiona
  • 兔子教她的事:攝影 x 募資平台 = 25歲鄭如敏 | Fiona
  • 你不能錯過的全球華人藝術網「文創商店街」 | Fiona
  • 藝術銀行不是租賃! | Fiona
  • 嚇人是一門好生意?淺談日皮台骨的【東京恐怖學園】 | Fiona
  • 【後記】霍夫曼的玉兔旋風?淺談桃園地景藝術節 | Fiona
  • 霍夫曼的玉兔旋風?淺談桃園地景藝術節 | Fiona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