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嚇人是一門好生意?淺談日皮台骨的【東京恐怖學園】

 

   根據文化部所訂定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文創產有15+1項;其中的15項為:視覺藝術(文化部)、音樂及表演藝術(文化部)、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文化部)、工藝(文化部)、電影(文化部)、廣播電視(文化部)、出版(文化部)、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產業(文化部)、廣告(經濟部)、產品設計(經濟部)、視覺傳達設計(經濟部)、設計品牌時尚(經濟部)、建築設計(內政部)、創意生活(經濟部)、數位內容(經濟部)。至於所謂的+1項是指「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產業」以因應時代變遷而產生的新產業,使該法保有彈性。

   在台灣,許多文創工作者(包含:創作者與經營者)為因應學校的行事曆,每年的六月底到九月初,是市場廝殺最激烈的重要檔期。舉凡藝文展覽、表演藝術活動、娛樂活動、電影……等等,各方紛紛摩拳擦掌,無不迎頸期盼,想要靠暑假檔期狠狠的大撈一筆。

           有趣的是,在台灣又因為農曆七月的因素,許多表演、展覽與電影,皆搭上「恐怖、鬼怪」列車,讓消費者又愛又恨,心甘情願的掏錢買票,去體驗這付錢讓別人「嚇自己」的經驗。以電影來說,不論是好萊塢恐怖片、日本鬼片、南韓鬼片,甚至是泰國鬼片,幾乎選在農曆七月的這段時間上檔,以創造恐怖話題。

           除了恐怖電影搶搭農曆七月的時間點之外,近年在台灣,有一個特殊的文創產也神不知鬼不覺的進駐台灣市場,那就是:「鬼屋」。

           檢視「鬼屋」的市場發展足跡,最早是2010年進入台灣的【東京恐怖學園】,由台灣的大國翼星與日本台場怪奇學校共同合作策畫舉辦;大國翼星是一間致力於流行文創創意產業的經營與發展的公司,也因為其公司長期的營運項目與背景,使其對市場具備絕對的敏銳度,嗅到「鬼屋」絕對是值得投資的生意,因此,甫自2010年開始,每年的暑假檔期皆推出一檔全新的鬼屋活動。

   或許因為【東京恐怖學園】2010年的初聲試啼,讓其他經營者注意到鬼屋在台灣的市場潛力;從2011年開始,每年陸續有不同的競爭對手進入鬼屋市場。如:2011年:失蹤日本驚恐の部屋;2011年:魔眼(Taipei EvilEye);2012年:恐懼研究所-鬼屋的科學展覽;2014年:韓國靈異事件-畢業旅行……等。

   對比上述的競爭對手,皆由不同的公司策畫舉辦,每年如曇花一現,隨著鬼屋落幕,也退出市場,銷聲匿跡,不僅無法在消費者心中留下記憶與印象,更無法提升整體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力。

   反觀由台灣的大國翼星與日本台場怪奇學校共同合作的【東京恐怖學園】,其經營者視之為品牌,而非單一活動,因此投入的大量的心血並長期經營之。2010年【東京恐怖學園】以初生之犢之姿,便決心努力地撐起台灣鬼屋市場;如:2011年:2年1班;2013年:地下室;2014年:圖書館……等。

   再進一步談【東京恐怖學園】的經營know-how與經營策略之前,我們應該先回過頭來談一談「恐懼」。恐懼,是一種必須的情感。尤其「安全的恐懼」對於多數人來說,更存有著萬千誘惑。就如本文前述,全球的電影市場每年推層出新的鬼片,就是最好的例證。從西方世界的好萊塢,到東方的亞洲國度(香港、台灣、日本、泰國、韓國……等),每年暑假必可見到「鬼片」的票房廝殺戰!換言之,從全球的鬼片票房市場的穩定度(甚至逐年成長),更可證明「恐懼」,絕對是人人都有且讓人又愛又難以控制的情感。

   既然恐懼是人人都有的情感,而世界各地能觸發恐懼的文化內容、故事文本亦略有差異,因此,恐懼絕對是為市場帶來利基的文化創意產業。然而,拍攝一部電影的資金成本與技術門檻,令投資者禁聲卻步;反觀「鬼屋」(Haunted House),不論是投入的資金、技術,乃至於經營know-how,卻是透過授權合作的模式,快速學習上手的。

   或許就是看到這些優勢與利基,大國翼星公司的決定向長期經營鬼屋的日本第一品牌:台場怪奇學校請益,從化妝、音樂、故事文本、氣氛營造、鬼屋動線規劃……等等,快速的吸收相關know-how;從2010年日本幾乎負責50%的專業分工,到2014年日本僅提供最後顧問性的意見,分工低於10%。換言之,經營者是站在一個「長期經營」(Long-term)的高度,打造【東京恐怖學園】此一品牌,而非僅引進「一次性消費」(One-off consumption)的鬼屋產品或活動而已。

           也因為【東京恐怖學園】的經營有成,不僅成為台灣消費者心中的代表鬼屋品牌,更讓其他國家的經營者備感興趣,正在努力洽談,希望與【東京恐怖學園】合作,不論是透過代理、授權或買斷的方式,就是想成為其海外的合作夥伴。截至目前為止,已有香港、中國大陸、澳門、美國……等經營者與之洽談。因此,【東京恐怖學園】的經營案例,絕對值得其他文創產業經營者或想要進入的經營者作為參考,讓我們一起期待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開枝散葉的那天。

2010年:東京恐怖學園。資料提供:大國翼星。

為了要吸引目標對象的認同與喜好,故將鬼屋的故事背景設為校園+日本+學生。

2011年:2年1班。資料提供:大國翼星。

鬼屋故事的背景延續2010年的故事文本,以增加目標對象的認同感。

2013年:地下室。資料提供:大國翼星。

圖中的小女孩:夜魅子(Yamiko),正式奠定其代表鬼娃的地位。

2014年:圖書館。資料提供:大國翼星。

經營團隊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與心力去蒐集照片背景中的舊書,努力打造鬼屋故事圖書館中的恐怖經驗。

東京恐怖學園歷年入場觀眾。資料提供:大國翼星。製表:Fiona。

東京恐怖學園推出的周邊商品。其中又以學生證最為熱賣。資料提供:大國翼星。


其他文章
  • 從地方到國家,臺中國家歌劇院真「占」了好處嗎? | Fiona
  • 百貨公司化?淺談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招商之路! | Fiona
  • First Time! 台灣踏上「即時互動多媒體劇 | Fiona
  • 淺談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興建之路 | Fiona
  • 向法國借鏡-淺談「城市x觀光x劇場x文化」 | Fiona
  • 從中國大陸興建文化場館淺談城市行銷 | Fiona
  • 臺中國家歌劇院發展歷程 | Fiona
  • 淺談文化藝術場館價值之變遷 | Fiona
  • 我國表演藝術場館行政法人化之路-從兩廳院經驗再出發 | Fiona
  • 2015夏日爵士戶外派對 | Fiona
  •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x 明華園 聯手慶NTT開幕 | Fiona
  • Bravo台中!臺中國家歌劇院即將落成! | Fiona
  • 兔子教她的事:攝影 x 募資平台 = 25歲鄭如敏 | Fiona
  • 你不能錯過的全球華人藝術網「文創商店街」 | Fiona
  • 藝術銀行不是租賃! | Fiona
  • 嚇人是一門好生意?淺談日皮台骨的【東京恐怖學園】 | Fiona
  • 【後記】霍夫曼的玉兔旋風?淺談桃園地景藝術節 | Fiona
  • 霍夫曼的玉兔旋風?淺談桃園地景藝術節 | Fiona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