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面紗之下的地方文化館3.0

文/吳緯婷

  西門紅樓、光點台北、北投溫泉博物館、恆春民謠館、白米木屐村、花蓮石雕博物館……這些地點聽起來都不陌生,儘管每個空間風格各異,能找出其中共通的特點嗎?在螢幕前對藝文敏感的大家,應該會淡淡地一秒賓果:「地方文化館」。

  地方文化館是以歷史建築、閒置空間再利用等概念,結合文化觀光與旅遊資源,由在地文史工作團體、政府及民間的資源投入,轉化空間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展覽空間。從地方「草根性」長起,推動「公民文化權」,使飄渺的「文化」落實為一種普遍的參與。除了打出在地品牌並營造地方形象,更希望為地方實質帶來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

  在十餘年大規模的政策和資源投入之下,國立博物館、美術館、縣市政府推行的特色館,及私人發起的小型展示館等等風起雲湧般開設,各地瀰漫著一股藝文蓬勃發展的欣喜之氣。然而2010年開始出版的《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也為地方文化館投下了備受檢視的震撼彈。藝術家姚瑞中帶領美術系的學生們,在全台各地實地調查,揭露許多營運不良的「蚊子館」。地方文化館在盛大開幕之後,使用率、人事資源與中長程計畫的不足,便成為嚴峻的挑戰。因此在不同階段推出切實的政策與補助輔導方向,仍是當前值得關注的重要議題。

  但在許多人尚未查覺之時,地方文化館政策正將無聲無息地邁入下一個新階段。

臺紅茶業文化館的展示空間(圖/陳英豪)

 

由私人收藏發展而起的碗盤博物館(圖/陳英豪)

 

地方文化館發展脈絡

  地方文化館的發展與推廣,一直以來都是關鍵的文化政策。1997年「跨世紀國家建設計畫」中,「輔導縣市主題展示館之設立與文物館藏充實」即為四項核心計畫之一。而在2002年「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文建會在「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中正式提出「地方文化館計畫」,鼓勵各縣市利用現有建築空間,作閒置空間再利用,並依照各地資源特色,成立地方上各類的文化館舍。第一期計畫從2002延續至2007年,文建會接續在2008年推出磐石行動方案「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期望以地方文化館為據點,將各式軟硬體資源整合為「地方文化生活圈」的概念,讓「各地民眾於平均30分鐘車程內」都可分享到文化資源的服務,使文化滲透、漫入民眾的生活。

  從一「點」,擴散到一「面」,文化部(前文建會)顯示了讓地方文化館從單點,進而結合有形、無形資源、以及地方生活的企圖。但第二期地方文化館計畫自2008至2015年,推動了8年的時間,到今年底也將告一個段落。而眾所期待的第三期計畫,於今卻仍若隱若現,令人摸不清具體的方向。

 

古蹟活化的北投溫泉博物館

 

產業型態的地方文化館-橘之鄉蜜餞DIY(圖/陳英豪)

 

研議中的地方文化館3.0

  進入倒數三個月不到的今天,文化部仍未發布下一期切確的計畫,也無相關的新聞露出。但依據文化部內部召開的各縣市說明協調會,地方文化館第三期雖未定案,卻已經顯示政策擬有大方向的變動:

  第三期計畫暫命名為「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整合發展計畫」,期程自2016年至2021年,為期6年。由名稱中便透露了第一個轉變-博物館與「非博物館」的區分。今年7月公布施行的博物館法第3條,明文訂出何為我國認定的博物館:「本法所稱博物館,指從事蒐藏、保存、修復、維護、研究人類活動、自然環境之物質及非物質證物,以展示、教育推廣或其他方式定常性開放供民眾利用之非營利常設機構」。第三期的兩個核心方案,便依此劃分為二,符合定義的博物館及潛力博物館,可申請「博物館提升計畫」及「整合協作平台計畫」;而無法全面呼應第3條的其它館舍,僅能加入「整合協作平台計畫」。

  在「博物館提升計畫」中,將針對博物館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功能,鼓勵提升數位化典藏、軟硬提設備維護、館群識別系統的建立、文創商品研發等方向。在「整合協作平台計畫」中,則鼓勵館舍相互連結,推廣地方文化特色活動與行銷,推出主題式文化觀光行程、館際交流、產業結盟等創意方案。  

  第二個重大改變為「以整合團隊」為提案條件,無論是博物館提升計畫,亦或整合協作平台,擬以3個以上文化館/博物館或協力團隊整合方案,由領頭館舍/團隊向文化部提出補助案,一舉打破過去獨立提案的模式。

  第三個關鍵,將針對同一計畫內參與館舍加入「整體自償率達30%」的要求。目前自償率設定為30%,公式如「自償率=(館舍當年度營業收入-當年度營業支出)X15年/6年總補助經費」。此經濟面向的考量,透露出文化部期待文化館舍仍有基本程度財務自主的可能性,將資源分配給具基本營收能力之館舍,並依此計算出補助額度的上限。

  

  上述規劃方向雖大體清晰,但進到實務面,恐怕將窒礙難行。其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尋得最佳的「團隊」合作夥伴。

  文化館舍若非地方政府經營,多半是私人團體或個人經營。而綜觀文化部的規畫方案中,並無提出一「媒合」角色,能提供專業建議,來幫助各館協調溝通。這媒合角色若由地方政府擔任,則又恐流於疏漏偏頗之嫌。因此雖然志在推廣館舍相互結合,「3個以上館舍」方得提案的必要性,或許仍嫌強硬,並徒增日後政策執行的困難度。3個館舍先需有共同方向(如同一文化旅遊地區、同一主題設計)方得連結,並也須評估各自營運狀況,才能達到基本的團隊自償率。而若得到補助,因各自收支比例不同,後續如何分配補助款,又將挑戰館舍間的默契與互信。

  轉眼即將入冬的年底之際,文化部是否能於緊迫的時間內,研擬出適度的調整,規畫切實可行的方案呢?面紗之下的地方文化館3.0,雖然尚未拍板定案,仍在瞬息萬變之中,但各界早已屏息期待,希望能為地方文化館踏出正確的下一步。

 

保存無形文化資產的台灣戲劇館-楊麗花特展


其他文章
  • 人物專訪-宜蘭的文化客廳主人 | WT
  • 展覽現場 《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 | WT
  • 夢想的舞台-《2016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 WT
  • 兒藝展覽的想像與實踐-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展覽館 | WT
  • 展覽現場《夏ㄇ一ˋ樂園-創意插畫館》 | WT
  • 展覽現場《如風起時-莊靜雯銅雕創作展》 | WT
  • 人物專訪-宜蘭舊城的新世代推手 林世傑 (二)  | WT
  • 人物專訪-宜蘭舊城的新世代推手 林世傑 (一) | WT
  • 紮根在地的劇團之路-無獨有偶 國際偶戲藝術村 | WT
  • 展覽現場《記憶台灣‧阿嬤的畫-李涼九十作品展》 | WT
  • 東風一瞥-2016臺灣文博會 | WT
  • 地方展會的過去與明日-以良食冒險島為例 | WT
  • 地方美學產業之確立與形象營造-以宜蘭染為例 | WT
  • 「物.理」-物件之外的自由實踐 | WT
  • 展覽現場 《頂真意匠-臺灣美術工藝在宜蘭》 | WT
  • 猴年不失望-「感動猴」彩繪助學特展 | WT
  • 在地色彩-大型展會裡的主體塑形 | WT
  • 冬季裡的展覽熱潮 2015臺灣設計展 | WT
  • 竹工藝與建築家具設計-鈴木敏彥的巨竹系列 | WT
  • 藤森照信與茶室-金光閃閃的「美檜亭」 | WT
  • 再論文化外交-以Vocal Asia人聲樂集為例 | WT
  • 面紗之下的地方文化館3.0 | WT
  • 當「公共藝術」遇上「藝術銀行」 | WT
  • Julien Malland帶來的盛夏彩虹 | WT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