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宛若一朵純淨的精緻白雲 - 水彩詩人林經哲』

採訪/ 撰文:場諭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13是亞洲藝術展覽會中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展覽,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耕耘20年的展現,也是臺灣具象徵性的大型藝術展,提供藝術家與藝術市場創造平台,更協助亞洲畫廊與國際畫廊,及藏家、媒體多元交流的管道。今年參展的148間畫廊中有五成以上參展畫廊來自國際,78間海外參展畫廊國別包含日本、中國、香港、韓國、菲律賓、印尼、新加坡、法國、德國、希臘、比利時、西班牙、瑞士、英國、美國等共計15國。

 

從繪畫的本質談起,水彩畫是一種對一般人來說較陌生的類型,儘管它是一個如此平易近人的媒材,但對於一般人來說,它就像小孩在塗鴉時會使用的顏料,似乎較難將它與具有高收藏價值的藝術品相提並論,事實上,要將水彩畫好,需經過非常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夠運用自如,尤其,"水"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因此,要掌握好水份與色彩,相對需要很強的繪畫技巧。以林經哲的畫作為例,端看其畫面中,處理雨景裏頭的空氣感時,筆端帶出的水份,畫紙與水量、顏料的完美交融,比起不透明的油彩、壓克力,更能顯見使用水性媒材的藝術家,其宰制畫面的控制力與功力;相較於許多藝術家選擇使用油畫來創作,高階創作的水彩畫,難度其實更高,且使用水彩創作的彈性亦很大,它可以做精緻完善的細節描繪,也能夠渲染出大面積如壯麗山水般的畫面,這亦是水彩迷人之處。

 

水彩畫始源於歐洲,一開始是使用水調和彩粉作畫,臺灣的水彩畫,經由當時許多臺灣日治時代的畫家,努力推廣至今,更應延續。石川欽一郎,是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同時也是臺灣學校美術教育的開創者,讓臺灣學生得以接觸西方美術教育,與其學生李澤藩、藍蔭鼎等及前輩畫家劉其偉、席德進等的共同倡導之下,畫作題材以臺灣鄉土、原始藝術、自然山川等為主,歷經八十餘年,為臺灣水彩畫開創歷史光明的一頁。而如今2013年後的今天,看見水彩界的新秀―林經哲,以不拘古鄉土路線,獨取材自當代都會,他的成果說明了水彩這一媒材表現的潛力,其實不在油畫之下,能入選Art Taipei 2013無疑是對林經哲個人成就的一項肯定,經哲在展會上的畫作《城市的雨言》令人傾心,很高興這次有機會專訪一位自己欣賞的畫風的藝術家,而且是水彩!因此我僅抱持著這一份喜愛藝術的單純、美好,又期待的真誠心情,準備這次與藝術家林經哲的專訪。

 

這天天氣微涼,雲層稍厚,但無雨,很有秋意,我們相約在溫暖的彩色『Changee café延吉小屋』,特別請店長星星幫我們保留了,旁邊較有獨立空間的沙發區,感謝星星的協助,也感謝這天清靜的小屋,讓我們共享了一個美好、順利的午後。

今天也是與經哲的初次見面,經哲散發出一種溫文儒雅、謙恭有禮的氣質,且也很親切,一開始我們先聊了聊彼此的背景與對藝術的看法,或許因自身背景,且也關心藝術,所以,自然如朋友聊天般的開始了訪談。

 

從國小即開始習畫的經哲,從未間斷過,至國小、國中的美術班,到師大附中美術班,北藝大美術系,至今回到了師大美研所,從小便對水彩有著濃厚興趣的他,聊起了習畫過程,眼神與語氣中散發出熱情的經哲說:『因為水具有無法控制的特性,因此手感很重要,所以需要每天畫,當水彩筆一沁濕並染色後,就不能停,所以,必須對於水彩的繪畫技法非常熟悉;同時也因為水的不確定性,享受到了畫水彩的最大樂趣!』心懷感恩的他,也不忘提及啟蒙恩師與一路上陪伴、支持自己的家人,以及從國中至高中時期一直默默的,與自己在繪畫技法上相互切磋的同儕,也因為有了他們的鼓勵、教育、競爭、陪伴,才成就了今天藝術圈的新星林經哲。經哲:『因為有他們,我才能走到這裡。』

 

當然,要有今天的好成績,自己背後必須下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經哲提到:『想到小時後練習的那段時間,真是廢寢忘食,一直畫、一直畫,非常非常的努力…』;當談到在習畫的過程中,影響自己最深的人時,他即提到國中時的啟蒙恩師,也是一位臺灣知名的前輩水彩畫家,那時的經哲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一度因為模擬老師的畫風,而有超過5年以上的時間,畫風都與老師十分相似,一直到進入了北藝大,開始使用壓克力顏料來畫,才漸漸轉變了水彩畫風無法走出老師影響的窘況;然而,四年的大學光陰,沁在校方強調創新的教育體制之下,不斷嘗試使用壓克力來表現希望呈現的畫面,卻不盡如意,最後,仍回歸了水彩的懷抱,幾經嘗試新媒材後的經哲認為,還是水彩最能呈現出自己心中的那種水份、色彩、光與空氣交融的美感!大學畢業後的經哲,便回到師大美研所就讀,在校期間也受到了師長、同學的許多協助,讓求學過程順遂不少。如今獲獎無數且又進入『Art Taipei 201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林經哲,仍感念在自己人生中,民國百年時獲得的第一個大獎『全國美術展』水彩類金牌獎,這個獎項對林經哲來說意義非凡,也是讓經哲受到晴山藝術中心關注的起點,經哲也侃侃談到這次在Art Taipei 2013展出的主要作品《城市的雨言》與當初全國美展的獲獎作品《城市雨調》之間的演進,現在的他,開始注重追求畫面中線條、區塊上的幾何關係與彩度的美感表現越趨成熟,無論是視覺焦點、色彩上的運用、物體區塊與水份及色彩間的呈現等,不同於以往的迷濛之美,現在的作品更增添了一種具有張力的力量之美,但其中卻又不失那份仍然溫柔的詩意;經哲也提到,未來希望能夠持續以水性媒材,嘗試追求更多不同題材的創作,例如人物等。

 

圖說1、《城市雨調》藝術家林經哲於民國100年『全國美術展』獲水彩類金牌,同時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

圖說1、《城市雨調》藝術家林經哲於民國100年『全國美術展』獲水彩類金牌,同時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

 

圖說2、《城市的雨言》為『Art Taipei 201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晴山藝術中心藝術家林經哲展出主要作品

圖說2、《城市的雨言》為『Art Taipei 201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晴山藝術中心藝術家林經哲展出主要作品。


  

圖說3、藝術家林經哲與作品合照,攝於Art Taipei 2013展場。

圖說3、藝術家林經哲與作品合照,攝於Art Taipei 2013展場。

 

對於未來人生的規劃,林經哲除了不斷的持續創作外,也希望能夠教人習畫,培養一般人對水彩畫的興趣,以及倡導對於保存水彩作品的基本常識,經哲談到保存時提出:『一般藏家較少選擇水彩作為收藏類型,是因為他們都認為水彩畫易受潮、氧化,因此較難長久保存,但其實在作品本質狀況良好的前提下,以正常情況存放,水彩畫可以與油畫一樣保存很久。』其實,水彩畫只要畫家在創作時使用良好、適宜的水與顏料,及正確的專業作畫方式,且在通風、光線適當的環境下畫,作品保存百年以上不是問題,就像現今大英博物館內,仍保有18、19世紀時,色彩鮮明的大師水彩畫作。場諭認為水彩畫真的很迷人,它可以很乾淨、甜美、夢幻,也可以很深沉、膠著、帶有重量,是一種相當親民,也具有高藝術性的創作媒材,希望臺灣未來有越來越多如林經哲一樣,持續以水彩創作的新生代藝術家們,讓臺灣藝術界中,水彩這相對弱勢的類型,能夠得到更多支持與鼓勵,讓更多人看見水彩的美。

 

圖說4、《雨映》 2013 水彩,紙 52×75cm

圖說4、《雨映》2013

 

圖說5、《城市之泉》2013  水彩  50×75cm

圖說5、《城市之泉》2013

 

圖說6、《另一種視界》2013

圖說6、《另一種視界》2013


其他文章
  • 2017橫濱三年展YOKOHAM ─「島嶼和星座」 | 場諭
  • 2017德國明斯特Munster - 雕塑與空間 | 場諭
  • 思想革命的邊境殿堂,Documenta 14 | 場諭
  • 誠實面對自身個體存在的生命態度「do time」 | 場諭
  • 讓藝術成為餵養靈魂的因子,「Manil Art」 | 場諭
  • 美國色彩的熔爐-惠特尼美術館與雙年展 | 場諭
  • 藝博南飄進海島港都「高雄」 | 場諭
  • 流串交換的藝識形態BORDERS | 場諭
  • 新加坡藝術節,以地域性為主表彰本地藝術先鋒! | 場諭
  • 《3J神人》讓藝術與設計完美結合!展至2月15日 | 場諭
  • 2016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區 | 場諭
  • ”會動的”的當代藝術-紐約 Performa雙年展 | 場諭
  • 藝術的國際伸展台-弗里茲藝博會Frieze Art | 場諭
  • 經濟不景氣,藝術投資另闢藍天? | 場諭
  • 隨處都是表演舞台,2015愛丁堡藝穗節 - 臺灣季 | 場諭
  • 2015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表演藝術百花齊放 | 場諭
  • 60年代英國經典「普爾陶坊」戴爾菲思Delphis | 場諭
  • A Dream I Dreamed草間彌生亞洲台灣 | 場諭
  • 第十六屆波蘭WRO媒體藝術雙年展,三位台灣藝術家參 | 場諭
  • 《吳天章:別說再見》個展,第五十六屆威尼斯雙年展 | 場諭
  • 藝術不只一日的自由,Free Art Fair | 場諭
  • Dear Art, 2014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場諭
  • 旋轉木馬室內樂團,一個奇幻的享夢國度! | 場諭
  • 張如安甜美又危險的藝術『樂園』 | 場諭
  • 【樂園The Pleasure Park】策展簡述 | 場諭
  • 甜美青春笑顏中,遇見真實的你我-Art Solo | 場諭
  • 開啟文藝復興盛期的發明者 - 李奧納多.達文西 | 場諭
  • 歲末映照後的反思 - 影像的懸置狀態是分離或重逢 | 場諭
  • 為有夢想的人打造的高實踐力新興平台-Changee | 場諭
  • 『宛若一朵純淨的精緻白雲 - 水彩詩人林經哲』 | 場諭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