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邁可森效應

 

上星期六(6/2),第23屆傳統藝術類金曲獎頒獎典禮甫結束,據媒體報導,當晚的平均收視率為0.4,為自傳藝類單獨舉辦典禮以來(始自2007)最高的一次。其中又以女歌手溫嵐的演唱為收視率之冠,高達0.98,「鋼琴玩家」邁可森與歌手嚴爵的鋼琴演奏被評為是節目高潮。

溫嵐的原住民歌舞表演(圖片來自"今日新聞網")

由於這次是無線台首度直播,和過去播放所計的收視率,實不可比擬,但就典禮結束後,許多人都對表演節目感到印象深刻,特別是邁可森的大黃蜂演奏。

左為邁可森,右為嚴爵(圖片來自"今日新聞網")

主辦單位安排的表演嘉賓的確稱職,成功締造了收視佳績,只是對當晚的主角,即台下所有傳統藝術工作者而言,難道只能在流行歌手與跨界演奏者助陣下,才具有收視亮點?

2012中國的央視春晚表演節目,李雲迪與王力宏的雙鋼琴演出造就收視率與話題性,音樂圈卻感慨一位國際蕭邦鋼琴大賽首獎的鋼琴家,在商業操作下,表演起來竟被流行歌手的拉奏、彈奏佔盡鋒頭(因為焦點比重懸殊),儼然成為一次對傳統精緻藝術的諷刺(我要澄清的是,當晚節目是一個精彩的表演,但失去了請到一位優秀鋼琴家演奏的意義)。不過,大陸至少還找來了自家的鋼琴家演出,而第23屆傳藝金曲典禮上,並沒有任何一位台灣古典音樂演奏者上台演出,更令我感到惋惜的是,多位台籍演奏好手當晚盡數坐在台下,僅僅等待開獎。

左為李雲迪,右為王力宏(圖片來自中國"國際財經日報")

然而,我不覺得金曲獎主辦單位不了解延請台灣演奏家的意義何在,因為去年的傳藝金曲頒獎典禮便是由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與多位台灣演奏家貫穿全場節目,因此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台灣沒有屬於自己、散發明星光環的古典音樂家,以至於一旦遭遇像是本屆典禮打算置於無線台現場轉播時,便有了廣告資金等考量之難處。

培養出屬於我們自己的古典樂明星,並非為討好市場,而是讓整個藝術市場機制更加完善、更加具備屬於一項產業的競爭力。如同近幾年國片的活絡,不僅是因為劇本、故事調整了取向,同時更是因為國片培養出了眾多讓觀眾願意埋單,外貌與演技兼具的電影明星,以支撐起整個電影工業。

過去,在九零年代曾有一批受過古典音樂專業訓練的演奏家,以跨界之姿撐起非流行音樂的唱片市場,例如王頌恩、賴英里,乃至目前仍在古典、流行兩邊均有著墨的陳冠宇等,如今,各大唱片公司在不景氣的唱片業中,完全棄守了這個部分,現行還願意繼續耕耘在這塊領域的演奏者可以說是小眾(精緻藝術)中的小眾(從藝文出發的跨界)。

當然我完全不認為古典音樂家應該被當作明星打造,只是在現今音樂人才供需失衡的狀態下(供給遠遠多過需求),經紀公司或唱片公司實可重新建立起一套培育傳統藝術明星的體制,畢竟在傳統藝術圈內肯定有音樂家是具備明星特質與足夠實力者,同時一定也有音樂家有心要成為明星(以商業導向為主的演奏者)。

公家單位亦可從兩方面來推波助瀾。一個是增設跨界音樂領域的補助與競賽,雖然金曲獎已經設有該領域之獎項,但無論對流行音樂界抑或傳統藝術界而言,跨界目前仍處於被兩方輕忽的階段,如果能有公家單位支持,其專業度與公信力必能大增。在我看來,文化部的「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司」正可對此部分多加著墨。另一方面,對於如何打造前述所提及的古典音樂明星,我認為「文創發展司」會比現今由「藝術發展司」包裝、宣傳來得更加事半功倍,且沒有包袱。明星本就是需要和不同領域的物品相互炒作以活絡整體市場,「文創發展司」以其「創意」與「產值」的內涵作為推手,古典音樂明星將更能夠無礙地結合各式商業活動與商品。

培養自家明星,強化內需市場的力道,先吸引更多人進入精緻藝術,進而讓這些人自行分流成懷抱不同音樂需求的消費者:願意更深入藝術層次的聽者深入;讓僅將音樂當作純粹放鬆、抒壓的聽者有足夠商品可選擇。這是我看到古典音樂可以更加普及的一條路徑。


其他文章
  • 地方音樂活動奏出新樂章 | 吳毓庭
  • K歌還能怎麼K? | 吳毓庭
  • 藝文展演的公益之能 | 吳毓庭
  • 音樂在街角─ 桃園縣生活的美感體驗 | 吳毓庭
  • 邁可森效應 | 吳毓庭
  • 新建音樂中心的彼端─地方文化中心的未來 | 吳毓庭
  • 2012桃源創作獎觀後感 | 吳毓庭
  • 回顧2011一場特別的音樂展演 | 吳毓庭
  • 散播音樂種籽的推手─專訪「黑種籽單簧管合奏團」指揮宋威德教授 | 吳毓庭
  • 大衛‧拜恩的跨界人生 | 吳毓庭
  • 音樂與故事相挺─淺談《雨果的冒險》之配樂 | 吳毓庭
  • 短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展覽《聽覺摹寫》 | 吳毓庭
  • 金工無限美 - 第三屆全國金屬工藝大賽桃園巡迴展 | 吳毓庭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