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K歌還能怎麼K?

 

今年二月起,華視與衛視中文台聯合播出了一齣全新的戲劇節目 ─ 台灣首部電視音樂偶像劇「K歌情人夢」,製作班底皆為現階段台灣演藝圈極具影響力之人物,包括監製王偉忠、製作人暨音樂總監陳建寧、藝術總監鄭建國及舞蹈總監張勝豐等人,由分別在音樂與戲劇方面皆已有相當規模的「無限延伸音樂」與「風賦國際娛樂」聯名製作。

網路文宣海報(圖片來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K%E6%AD%8C%C2%B7%E6%83%85%E4%BA%BA%C2%B7%E5%A4%A2)

但開播至今兩個月,這樣漂亮的名單,卻似乎沒有延續到收視率上,根據中時娛樂所提供之ACB尼爾森調查顯示,該劇之收視率自第一集起始終墊於無線四台的末尾,,數字維持在0.20與0.32(首集)之間。面對這樣不盡理想的成績,這部號稱為「首部音樂偶像劇」之製作,不禁讓我們思考,它的企圖在哪裡?又是在哪些方面失靈了?

選秀戲外戲

「K歌情人夢」的故事主軸為某經紀公司網羅了一批素人歌手,欲打造成新一代的偶像團體。事實上,劇中的素人歌手們,大部分在戲外真的亦為素人,僅有三位團員由歌手/藝人擔綱,而這些素人演員則是來自於此劇開拍前半年所舉行名為「一路K到底」的選秀活動。

這項為期三個月的活動在2012年春天時屢獲報導,報名人數據陳建寧在電視節目上表示,超過千人,首輪晉級保留了101位,製作單位以「找到演藝圈的林書豪」為口號,立志發現隱身於台灣各個角落的璞玉,期待栽培出讓人意料之外的黑馬。戲外之戲,讓此劇擁有強大的先聲,也讓觀眾多了對於「最終結果」之期待。

歌手蕭敬騰(左一)、張棟梁(左二)與獲選新秀(圖片來自www.onefm.com.my)

戲內亮點

雖以流行音樂為全劇主要素材,但在使用其他音樂元素的作法上,顯示出非常開放(open-minded)的心態,舉凡在劇中音樂教室出現的古典音樂、練團室的搖滾吶喊、廟會前的電音三太子,都納入了這場音樂大秀,透過重新編曲,讓不同類型音樂相互融合、碰撞。

再者,由於製作單位原就出身娛樂事業,劇中關於娛樂圈之運作鉅細靡遺,例如公司如何打造旗下藝人、緋聞如何形成、歌手如何與唱片公司互動等,勢必可讓有心想加入或對演藝圈好奇的觀眾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某種程度也讓這些運作過程之資訊變得更加透明。

而就商業行為而言,劇中置入性行銷隨處可見,卻也融合地巧妙,包括女主角佩帶之珊瑚項鍊數度被強調、水果口味啤酒頻頻帶著品牌名入鏡,聯喬娛樂國際旗下之男子團體更以同名角色加入劇中選秀過程,深具推展台灣品牌之心意。

文創在哪?

「K歌情人夢」製作單位在官網文字中表示,「以高規格打造的文創產品」是他們對此劇的期待,但若檢視其中的「文創」精神,卻讓人覺得力有未逮。

比如說,劇中帶到台灣本土音樂元素時,使用了電音三太子、陣頭等內容,但呈現形式卻一如過去頻繁出現於電視、電影中之結合,不見新意,讓原本可貴的素材流於濫用。又或者像是首集情節中,主角之一彈奏了蕭邦的即興曲,另一人欲以電吉他搭配,古典與搖滾之結合雖然在音樂市場上早以有許多人玩過,但若特別加強編曲,依然會亮眼,可惜編曲太過粗糙,反而讓觀眾更覺得兩者無甚關聯。

翻唱流行經典,更需找到重新詮釋的價值。(圖片來自"K歌情人夢"FB粉絲頁)

因應產業化而生的「文創」,拆解了「藝術」本就是由「文化融合創意」而生的過程,形成「文化扶植創意,以避免創意流於淺薄;創意帶出文化,以展現新的面貌與觀點」。文化與創意沒能相輔相成,就讓此劇之渲染力大幅降低。

再者,此劇原希望透過素人追夢的故事,激發出觀眾認同,但若考量素人主角並沒有過往累積的觀眾群,當他們演出類似一般偶像劇中打造給「偶像們」的浪漫情節,便顯得特別缺乏說服力,因為他們並非符應「偶像」所具備的夢幻特質。面對這些新進演員,編劇與導演若是換一套說故事的方式(可想而知,也是最困難的部分),把他們的直率與純真表現出來,或許會成為這部戲真正為「文創」帶來巨大影響的部分。

期待發聲成功

由於此劇劇名,不由讓人想起2006年在日本播出的「交響情人夢」。回顧當時「交響情人夢」所帶來的效應,它為過去無論是否為古典樂迷的觀眾們打開了一道嶄新的、走進音樂的大門,檢視該劇選材與呈現方式時,實皆展現了大膽的創意,例如劇中要描述貝多芬,卻並未使用幾乎眾所皆知的「命運交響曲」,而是選用一般人相當陌生的第七號交響曲,但當觀眾跟隨劇中人物之引導(從另一面來說,即編劇的鋪陳),交響曲中陌生的段落就一段一段扣緊了我們觀看的記憶。

「K歌情人夢」有非常吸引人的概念與製作團隊,卻缺乏呈現上的巧思,即使是以大眾耳熟能詳的流行歌貫穿,從目前來看,還是沒能吸引到眾多的愛樂者,但音樂電視劇這個方向,並非不可為,甚至是相當值得開發的領域,它能為現行流行音樂產業打開一條新路,只是,我們有待更多鮮活的、值得玩味的思考去開展它。


其他文章
  • 地方音樂活動奏出新樂章 | 吳毓庭
  • K歌還能怎麼K? | 吳毓庭
  • 藝文展演的公益之能 | 吳毓庭
  • 音樂在街角─ 桃園縣生活的美感體驗 | 吳毓庭
  • 邁可森效應 | 吳毓庭
  • 新建音樂中心的彼端─地方文化中心的未來 | 吳毓庭
  • 2012桃源創作獎觀後感 | 吳毓庭
  • 回顧2011一場特別的音樂展演 | 吳毓庭
  • 散播音樂種籽的推手─專訪「黑種籽單簧管合奏團」指揮宋威德教授 | 吳毓庭
  • 大衛‧拜恩的跨界人生 | 吳毓庭
  • 音樂與故事相挺─淺談《雨果的冒險》之配樂 | 吳毓庭
  • 短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展覽《聽覺摹寫》 | 吳毓庭
  • 金工無限美 - 第三屆全國金屬工藝大賽桃園巡迴展 | 吳毓庭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