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藝文展演的公益之能

2012年終,台北市政府推動以「人」為本為訴求的「社會設計」,期望透過各領域之「設計」激盪出解決城市發展伴隨而來的居住、交通、能源等問題。剛好同一個時間,我受一音樂教育基金會委託採訪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台灣盲人重建院」,該基金會曾於此舉辦公益音樂講座,想從後續報導了解視障朋友的接受度。在這訪談過程,聽聞院長楊素端女士與幾位院友回顧了當日的講座,也和我分享了「重建院」近年來開辦藝文課程之情形,當時,我腦海中突然想起了「社會設計」這個議題,深覺「藝文活動」與此題著實可以有更密切的關係,便開始醞釀此文,進一步來說,此文可謂啟發於「重建院」在2012年所完成的一些事。

以「社會設計」為訴求之「台北設計城市展」(圖片來自http://www.taipeidesigncity.com/index.php)

找回身為人的價值

「重建院」主要在照護人生中途因病或意外導致失明者,這群人其內在所承受的壓力除了來自「無法看見」,更比先天全盲者多了「失去」之痛楚。楊院長提到:「過去政府多著眼於視障者的工作權益,卻忽略他們其實更需要先被照顧到其生活處境;有太多視障朋友因為沒有辦法自理生活以及長期處在心理低潮,而不只一次想結束生命,這樣的狀況同時也帶給周遭親友莫大的壓力。盲人重建院的目標就是在幫助中途視障者重新建立起他們的生活能力與人際關係。」

盲人重建院一景(圖片來自http://www.ibt.org.tw/a1-1.html)

為此,院方一方面安排生活重建課程,包括定向訓練、職訓等項目,一方面自民國97年楊院長上任後,更著手成立藝文社團(最初為音樂班與汽球班),期望藉由這些課程,讓原本不願走出家門的視障者,來此認識朋友,更藉由藝文活動抒發心情。

社團成果出乎意料地動人:一位因病失明的阿公因為開始學習唱卡拉ok,在家練習時三不五時要請往昔少有交談的孫子幫忙他點播,就在這一首一首曲目播放之間,阿公和孫子漸漸開始溝通,建立起過去失落的情感聯繫;還有一位因糖尿病而失明的兒子在重建院學習了折氣球,在爸爸生日時他親手完成了一個作品做為禮物,他爸爸除了為這份心意感動,更為兒子能在低潮中找到一個生活的出口而漸漸放心。這些原本在家幾乎不愛言語,事事受他人照顧的視障者,因為一班又一班的藝文課程,展現了自己的才華與能力,當時的汽球班還到台大與竹北等醫院,分送汽球給孩童,讓他們重新發現自己的影響力;目前「聽音樂說故事」班上的學生,會相互協助作曲、填詞、親自演唱,課程最末他們除了在重建院發表,還受邀到外面演出,將成果分享給大眾。楊院長說:「我們從這些地方讓視障者與生活接軌,一旦有了與他人的交流,甚至能夠幫助別人,這些中途失明者便開始重新建立起自己的自尊,有了自尊他們就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藉由藝文讓外界看見

院內的藝文課程,讓視障者重新認識自己,不以失明為人生過不去的困境。而對於院外,也因為他們的歌聲與手工汽球,有越來越多人認識了他們。

像是作詞人方文山在2012年初率先為「重建院」開辦《重建報》,報紙著重於視障者之發表與復健訊息,這些報紙分置於各公共場所,讓過去僅只流通於視障團體間的訊息,有了面向大眾的出口,而在三月時,藝人言承旭與蕭敬騰也分別與兩位視障者合拍了電視廣告,內容以一般人與視障者之互動為主題,將視障者的生活景況呈現給大眾,讓一般人理解他們日常所遭遇到的種種不便。

         

《重建報》創刊號(圖片來自http://www.ibt.org.tw/a9.html) 《重建報》2012年12月號(圖片來自http://www.ibt.org.tw/a9.html)

         

歌手蕭敬騰與視障者敬鎧之廣告(圖片來自http://japanese-music-song-singer.com)

言承旭為重建院拍攝公益廣告(圖片來自http://katnjerry.blog128.fc2.com)

這樣的曝光讓院長過去感概「因為缺乏政府宣導,甚至連家中有視障人士的家庭,也幾乎不知道可以到這邊求助」的情況開始有了轉圜之機會,除了能夠幫助視障者找到更適切的管道來面對未來,也讓一般大眾在益加認識視障者後,理解所謂「無障礙空間」、「身障者保障名額」背後的人道意義,進而醞釀出社會亟需的人道關懷。

表演團體加入社會設計

因為「重建院」一系列對內與對外的藝文、傳媒交流,讓我想像出表演藝術團體在未來發展的一種可能,這種可能接近「社會設計」所期望讓社會更好之初衷,亦即展演內容更加強調為弱勢者發聲,或者,節目設計能夠讓大眾更深入認識弱勢者的背景與遭遇。過去這類演出並不是沒有,比如小劇場就有非常強烈的社會關懷,但社會設計的腳步更講求長遠的規劃與鋪陳。「重建院」的音樂課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完全可以想像這樣美好的課程將能一直延續,成為視障者與大眾接觸的重要管道;《重建報》如果能持續不輟,它也將成為獨樹一格的刊物,讓視障者處境出跳於媒體之間;又或者像是前述提及的基金會,該會的講座完全針對視障者的程度與背景設計、取材,讓視障者透過熟悉的主題認識更多其他地域的美好。

觀察現今多數公益演出,無論是由公家機關舉辦或由藝人發起,做法多著重於義賣或募款,當然,募款所得可以救急,效益極高,只是,若沒有藉此更深入理解弱勢團體之處境與他們的需要,便無法達到如楊院長所強調的:弱勢人口其實常常最需要先找回身為人的自尊與人際關係;外界的認識無論能否加強其自尊,至少都是人際關係的聯繫。

我相當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表演團體能針對弱勢族群之議題來創作、在節目內容中加入更多雙方觀點之呈現、思索節目能如何造就弱勢團體與一般群眾有更多互動,善用藝術的感性催化,表演藝術團體將更實質地加入這場「社會設計」運動。


其他文章
  • 地方音樂活動奏出新樂章 | 吳毓庭
  • K歌還能怎麼K? | 吳毓庭
  • 藝文展演的公益之能 | 吳毓庭
  • 音樂在街角─ 桃園縣生活的美感體驗 | 吳毓庭
  • 邁可森效應 | 吳毓庭
  • 新建音樂中心的彼端─地方文化中心的未來 | 吳毓庭
  • 2012桃源創作獎觀後感 | 吳毓庭
  • 回顧2011一場特別的音樂展演 | 吳毓庭
  • 散播音樂種籽的推手─專訪「黑種籽單簧管合奏團」指揮宋威德教授 | 吳毓庭
  • 大衛‧拜恩的跨界人生 | 吳毓庭
  • 音樂與故事相挺─淺談《雨果的冒險》之配樂 | 吳毓庭
  • 短評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展覽《聽覺摹寫》 | 吳毓庭
  • 金工無限美 - 第三屆全國金屬工藝大賽桃園巡迴展 | 吳毓庭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