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諷刺漫畫的自由之爭

 

查理震天下

西元2015年一月七日約上午十一點半,法國巴黎發生了一起由激進派穆斯林(Muslim)對《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的恐怖攻擊行動,這場猶如“大屠殺”的槍擊事件造成12人死亡與11人以上受傷 ,死者中包括多名雜誌編輯、記者、漫畫家、兩名警察與一名專欄作家,這事件不僅是讓法國進入維安警戒,也引起全球人們對於言論自由與宗教信仰的大抗爭。《查理周刊》一直以來便是頗受爭議的法國左翼派周刊,其刊的文章與圖片多是與批判政治與反宗教有關,尤其此周刊向來以頭版全幅諷刺漫畫來吸引讀者。曾多次刊載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的《查理周刊》, 早就引起伊斯蘭教(Islam)的屢屢抗議。這次的槍擊事件,兩名歹徒在行兇時曾多次高喊「真主至大(Allahu Akbar)」與「我們為先知穆罕默德報仇了」等類似口號,之後雖然行兇槍手在法國警方的圍捕行動中被擊斃,但各地街頭人民早已聚集遊行,打出『我是查理』的口號以表對於『言論自由』、『言論不應受暴力威脅』的支持,全球無數的漫畫家也已筆桿作畫來捍衛同業,事件後的新一期《查理周刊》以穆罕默德手拿“我是查理”標語的漫畫為首版,發行全球高達300萬份並當天即銷售一空。當整個法國瀰漫著一片“查理”打贏這場言論自由的勝戰氛圍時,其他各伊斯蘭教國家也漸漸無法忍受法國對他們宗教的傲慢無禮,全球有多達50個以上的伊斯蘭世界國家,而這事件多少對這些國家造成傷害,各地穆斯林聚集打出“我是穆罕默德”的標語抗議“查理”對他們宗教的侮辱。 長久以來,言論自由與宗教信仰中間一直純著灰色地帶, 而諷刺漫畫這種讓讀者看圖說故事,指桑罵槐的軟武器一直深受讀者們喜愛,可是誰都不希望結局演變如同“查理”,難道畫家及出版家們要因為受到自身安危的威脅而出版違心之作嗎?言論自由或言論暴力中間這把規範的尺還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給人們在道德與論理能允許之下作出妥協與準則。

圖片1. 法國近十萬民眾聚集巴黎共和國廣場,弔念遇難者。Source: www.gmw.cn

圖片2. 八十萬穆斯林聚集俄羅斯車臣的清真寺,抗議諷刺先知穆罕默德漫畫。Source: www.ifeng.com

 

最會說話的藝術-諷刺漫畫

諷刺漫畫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初期,英國畫家William Hogarth專長以畫諷刺英國政府的貪污無能,十八世紀後期法國大革命時期,法國興起關於皇室軼事與時事的漫畫,代表人物有像是James  Gillray專門作畫嘲諷喬治三世。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Punch周刊開始發行,內容以漫畫嘲諷時事與政治名人為主,由於幽默有趣又易於大眾閱讀而大受歡迎,而這也使得之後諷刺漫畫普遍刊載於報章雜誌中 。十九世紀後期,漫畫家Thomas Nast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以畫作揭發當時政治家“Boss Tweed”的貪污和操控選票弊案,從此諷刺漫畫發展成不只是用來娛樂讀者,甚至可謂是正義的發聲,之後的嘲諷漫畫便發展成熟也深植人心。目前臺灣在言論自由度上相較於其它亞洲國家,是比較開放的,所以嘲諷漫畫也發展得相對成熟,在解嚴前的臺灣嘲諷漫畫受政府限制很多,能刊登的多是批評大陸政治或宣導官方教條,本刊記者訪問到臺灣元老級漫畫家-獵人(陳至隆),關於其自身經歷,他提到:「台灣戒嚴時期,人民的言論被政府嚴控,所有新聞、出版、圖畫和藝術都要經過嚴密的審查,記者、作家和藝術家隨時都可能因言論觸犯當局而被逮捕,當時本人也因為一幅批判政府的漫畫被警備總部威脅請我去唱『綠島小夜曲』。」 戒嚴後,人民得到言論及選舉自由,不論在政治或宗教,大家對於不同的意見大都可以理性接受,例如電視節目《全民大悶鍋》常常反串揶揄政治人物或宗教人士,臺灣觀眾多是和平以對,漫畫家獵人再提出他的看法 - 除了種族問題得避免,其他看法都是可以提出的;「不論“反查理”或“挺查理”,我尊重這些人的觀點,因為不同的言論才能顯現言論自由的價值。」

圖片3. A Midnight Modern Conversation. William Hogarth (1697-1764). 1733. Etched by T. E. Nicholson for John Major’s dition of Trussler’s Hogarth Moralized, 1831. Source: Steig, plate 33. 

圖片4. The Plumb-pudding in danger. James Gillray (1756-1815). 1805. Source: en.wikipedia.org

圖片5. The “BRAINS”. Thomas Nast (1840-1902). Source: www.printmag.com

 

諷刺漫畫的現在與未來

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一月十七日發表演說:「捍衛自由與捍衛世俗的言論表達自由是法西斯的榮耀所在。」但言論自由真的能在全球達到如此極致嗎?其實從一開始美國對此事件的反應我們大概就可察覺事情並不那麼簡單,向來打著自由主義旗幟的美國,其國內大報如CNN, 《華盛頓郵報》,《 紐約時報》和合眾社…等卻並在這事件發生後沒如讀者所願刊登《查理周刊》的漫畫,各國查理支持者斥責美國新聞業的懦夫行為,一月八日《紐約時報》採訪執行總編迪恩・巴奎特公開表示:「《查理周刊》的漫畫有可能會傷害《紐約時報》穆斯林讀者的感情,所以最終決定不登。」穆斯林在美國約有兩百五十萬人口,而全球穆斯林大約有16億,約佔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美國大報一向是全球發行,當然他們是怎樣也不願意冒犯穆斯林讀者。土耳其及伊朗等各大伊斯蘭教國紛紛對《查理周刊》發出禁令,而非伊斯蘭世界國家如澳大利亞和新加坡也先後加入對刊登《查理周刊》漫畫say no的行列,相信這代表了世人對於宗教還是有相當的尊重,但言論自由始終是不能被恐怖行動所擊敗,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恐怖攻擊事件後以快速果決的制裁行動下,一個月內的人民支持度暴漲21%,這證明人們對於恐怖組織的暴行是極度反感的。諷刺漫畫最初的產生便是予民娛樂並作為正義的發聲,新聞媒體本身本就該是持公平、公正與公開的原則來報導真實社會現象與民意,言論自由度在不同的文化環境影響下產生不同的標準,我們應予以尊重,暴力攻擊最終只是悲傷收場,我們應該用和平理性的態度去面對不同的立場意見。

圖片6. 法國總統佛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Gérard Georges Nicolas Hollande, 1954-). Source: en.wikipedia.org


其他文章
  • 小野洋子是誰? | TwiggyS
  • 羅格斯臺灣音樂人征服紐約客 | TwiggyS
  • 宗教在藝術史上還未死去 | TwiggyS
  • Banksy的反烏托邦樂園−Dismaland | TwiggyS
  • 線上的平民藝術−GIF Art | TwiggyS
  • 裸的藝術之戰 | TwiggyS
  • 投資新世界之藝術網拍 | TwiggyS
  • 看見台灣人的故事 −攝影師張乾琦 | TwiggyS
  • 設計與新創科技論壇−台灣旅美設計人的心得分享 | TwiggyS
  • 藝博會的過去、現在 、未來 | TwiggyS
  • 用人生做藝術-河原溫(On Kawara) | TwiggyS
  • 在雲端看見藝術-虛擬美術館 | TwiggyS
  • 政治純形式辦公室 | TwiggyS
  • 藝術好萊塢化!誰奪走了藝術家的靈魂!? | TwiggyS
  • 永遠的紐約黑街攝影師-維加Weegee | TwiggyS
  • 諷刺漫畫的自由之爭 | TwiggyS
  • 中國武術對文化藝術的影響 | TwiggyS
  • 從文革藝術看一段中國人的歷史 | TwiggyS
  • 精選2014年藝術大事件 | TwiggyS
  • 組合的真實:廖健行鏡頭下的紐約 | TwiggyS
  • 錄像藝術之父 - 白南準 | TwiggyS
  • 時尚攝影≠藝術? | TwiggyS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