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政治純形式辦公室

 

「後社會主義」

中國在西元1956年宣布為社會主義國家以後開始了反右運動(打擊帶資本色彩和反對社會主義者),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毛澤東將無產階級制度及共產主義推廣至極致,中國人民的生活受到改變,思想也被制約。直到1976年,四人幫的倒臺,鄧小平之後站上了中國的領導位置並穩定了中國內部長久以來的紛亂不安,他開創了結合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特色社會主義政策」,並開放中國市場與民營事業,而這才使得中國後來在經濟與各方面都有大幅度的進步。從1956到1976這二十年極端的社會主義時期,或許從整個中國歷史來看只是一個小章節,但對經歷過這段時期的數億中國人來說,影響卻是無遠佛屆的。之前我們曾討論過有關這二十年中間所產生的「文革藝術」,那之後呢? 在那個紛亂時代下出生或成長的中國藝術家們,現在是如何消化與解讀自我的成長背景與情懷呢? 經歷過這段非常時期後的中國,其延伸出的「後社會主義」藝術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政治純形式辦公室」便是幾個在這個時代下長大的中國藝術家們所組成,由於特殊的背景與獨特的創作,他們在國際間受到越來越多的注目。

中國藝術家團體「政治純形式辦公室」的油畫作品,以吃喝玩樂的情境來詮釋後社會主義的群體關係。記者TwiggyS攝於皇后美術館。

 

政治純形式辦公室(Polit-Sheer-Form

政治純形式辦公室(簡稱為「政純辦」)成立于2005年,由藝術家蕭昱、洪浩、宋冬、劉建華和策展人與藝術評論家冷林所組成。這五位都是出生于1960年代,經歷過那段集體與教條式生活的社會主義時期,對於現今中國大環境的改變,各行各業衝刺著利己與主觀思想,「個人主義」被過分膨脹,他們對於這些變化的體悟特別深刻,於是對小時候那段懵懂的集體式生活反而產生了一股淡淡的緬懷。自從他們相識後便經常聚在一起,彼此傾吐討論關於社會、政治和時事⋯等等的想法,在後社會主義下成長的他們看來目前中國社會主義的具體內容已經衰弱,但形式卻仍存在。於是政純辦就因為這個概念而延伸出來,他們要實現集體主義這個觀念,也就是屏除掉個人主義,同時也拒絕有「內容」的創作,這個集體是沒有領導者也沒有目地,有的只有形式。「一共就五個人,沒有中心。」成員之一冷林曾在訪問時這麼說道:「大家在一起是很明確地想做一個集體性、沒有個人風格的展覽。」例如他們著名的作品之一-《圖書館》,這是一個長方形建築結構,裡面有一萬本藏書,每本書共288頁,書頁裡沒有任何內容,只有藍色,無盡的藍色。圖書館本是知識的殿堂,每個人來到這裡選擇自己需要的書而後吸收不同的知識,這是一個很「個人」的行為,但在政純辦的圖書館裡,每個人的選擇與獲得是一樣的,那為何是藍色而不是中國社會主義的代表紅色呢?他們稱之為「純政藍」,藍色可代表海洋、和平或天空,它是一個寬闊、深不可測和一種與過去中國共產主義相反的顏色,觀者們在這個空間裡,大家所接受到的是一樣的,這是一個集體的感受,剔除個人意念地去感受同一個空間、同一本書和同一個顏色。

政治純形式辦公室的實體建築作品-《圖書館》,以藍色書架圍成的長方形空間,內藏一萬多次輸,書頁全是藍色且內容,用以詮釋他們心中的集體主義。圖片來源:https://www.artsy.net/

 

集體主義(Collectivism)

目前政治純形式辦公室被邀請至美國紐約的皇后美術館(Queens Museum),美術館將政純辦的作品之一《政先生》圖像放置于美術館的門口上方,這是模仿共產主義時期,人民在各大公共建築物門口上方擺放毛澤東圖像的做法。《政先生》這作品是由政純辦五位成員的臉部特徵組合而成的合成個人肖像,這代表著他們心中的集體主義而不是極權主義。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時,世界各地學者們就紛紛提出集體主義(Collectivism)這個詞,當資本走向成熟,人們過多的推崇個人利益,於是弱勢族群很難在這樣一個自我主觀意識強大的社會生存時,集體主義就會變成是人類對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自然反撲, 這就是為何儘管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立法規定得設立公益團體,但當一個國家越發達,他們的私人慈善機構與團體大多也相對發展蓬勃。去年政純辦邀請了上百位自願者一起清潔位於時代廣場的Public Plazas,每個人拿著藍色清潔道具,不論是人行道、公用桌椅或巴士,一個團體一起完成一件好事,這個活動後來被製作成影片《Do the Same Good Deed》在時代廣場和皇后博物館播出。現代藝術很多是主觀的,不論是藝術家本身或是觀者,但當我們看政治純形式辦公室的作品時,我們不是在看這藝術品有多美,反而是像讀一本哲學書,一本讓我們會開始思考如何放下過多的個人主觀意識;多想想一整個群體的需求與力量的未來書。

皇后美術館(Queens Museum)在門口放置政治純形式辦公室的作品《政先生》,有一種以集體取代集權的意味。記者TwiggyS攝於皇后美術館。

政治純形式辦公室(Polit-Sheer-Form)在紐約皇后美術館的展覽。記者TwiggyS攝於皇后美術館。

政治純形式辦公室在紐約時代廣場發起的《Do the Same Good Deed》,現場一百多位自願者一起清潔Public Plazas。圖片來源:http://dev.mycrains.crainsnewyork.com/5boros/

 


其他文章
  • 小野洋子是誰? | TwiggyS
  • 羅格斯臺灣音樂人征服紐約客 | TwiggyS
  • 宗教在藝術史上還未死去 | TwiggyS
  • Banksy的反烏托邦樂園−Dismaland | TwiggyS
  • 線上的平民藝術−GIF Art | TwiggyS
  • 裸的藝術之戰 | TwiggyS
  • 投資新世界之藝術網拍 | TwiggyS
  • 看見台灣人的故事 −攝影師張乾琦 | TwiggyS
  • 設計與新創科技論壇−台灣旅美設計人的心得分享 | TwiggyS
  • 藝博會的過去、現在 、未來 | TwiggyS
  • 用人生做藝術-河原溫(On Kawara) | TwiggyS
  • 在雲端看見藝術-虛擬美術館 | TwiggyS
  • 政治純形式辦公室 | TwiggyS
  • 藝術好萊塢化!誰奪走了藝術家的靈魂!? | TwiggyS
  • 永遠的紐約黑街攝影師-維加Weegee | TwiggyS
  • 諷刺漫畫的自由之爭 | TwiggyS
  • 中國武術對文化藝術的影響 | TwiggyS
  • 從文革藝術看一段中國人的歷史 | TwiggyS
  • 精選2014年藝術大事件 | TwiggyS
  • 組合的真實:廖健行鏡頭下的紐約 | TwiggyS
  • 錄像藝術之父 - 白南準 | TwiggyS
  • 時尚攝影≠藝術? | TwiggyS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