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設計與新創科技論壇−台灣旅美設計人的心得分享

 

紐約・臺北劃時空的聚會

台灣的科技技術發展先進,在全球擁有領先與研發的地位,但如何將設計結合科技與商業一直是我們期待能突破的,有鑒於科技時代新的變革不斷出現,不論從事各領域的設計或研發,都必須與時俱進、了解當前最新趨勢與方向,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首度與「亞洲用互體驗設計協會(Asian Experience Design Association,AEDA)」合作,於5月21日在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辦「Inspire the Next紐約設計+新創科技論壇」,邀請六位紐約設計、新創及科技產業的專家,齊聚探討產業趨勢及設計生涯,現場齊聚各界近二百名專業人士出席,盛況空前,臺上臺下討論熱烈,匯聚創意、激發對新創、科技、設計精彩的火花,數位科技不斷革新,你準備好了嗎? 。

駐紐約臺北經文處與AEDA主辦新創論壇探討設計科技發展趨勢,這次活動吸引了近二百位專業人士與學子到場討論與聽講。圖片由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供。

 

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主任張佳琳於開幕致詞時表示:「本次與AEDA舉辦這次活動,透過業界設計師、新創公司創辦人及其他專業人士⋯等經驗分享,讓更多在紐約的台灣設計師及學生了解現在最新設計科技潮流,透過互相交流,期待激盪出台灣設計界燦爛的火花」。 這次論壇邀請了六位在台灣與紐約都有傑出表現與影響力的設計界專業人士,其中包括紐約帕森斯(Parsons School of Design)設計學院系主任李肅岡、Google資深軟體工程師李傑因(Eric Lee)、曾為多部電影設計動畫的設計師王谷神、身為三間新創公司創辦人的林毅安(Ian Lin)、紐約雅虎手機及數位科技設計總監柯書渝(Tony Ke)以及Amplify線上課程公司創意總監丁知凡(Ronnie Ting),這六位業界及學界菁英齊聚紐約台北經文化處與聽眾分享心得。

紐約設計新創科技論壇合影,由左至右:李肅岡、柯書渝、林毅安、丁知凡、陳翰申、張佳琳、王谷神、李傑因。圖片由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供。

 

旅美設計人士的經驗談

這次的論壇不同於傳統的研討會;是以TED Talk的模式進行,講者精闢簡要闡述設計概念和經驗,同時也與台下觀眾互動。由台大地質所轉向動畫世界發展有成的王谷神分享自己的轉捩點:「誠實面對自己,進而發展自我定位的能力,給自己機會是最重要的」。李肅岡談到:「現在市場很缺乏專精又通識設計師,尤其是有正確想法的設計師, 其建議未來設計師要做一個系統的思考家並要能洞察環境(look sideways),在設計上要能超越合理性又能有關聯( be irrational but reverent)」。

紐約帕森斯(Parsons School of Design)設計學院系主任李肅岡在現場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觀念。圖片由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供。

 

林毅安分析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的特質,鼓勵年輕人多溝通、嘗試、培養熱忱。由台大地質所轉向動畫世界發展有成的王谷神分享自己的轉捩點:「誠實面對自己,進而發展自我定位的能力,給自己機會是最重要的」, 10歲就來到加拿大,後來在倫敦取得商用設計碩士學位的柯書渝指出:「設計之路是不斷自我挑戰的過程,也是不斷拆解和組裝、創造的歷程」,李傑因分享:「人生過程找到職涯之路的導師(mentor)是很重要的,從事設計創意產業要不斷接受挑戰」,丁知凡也表示:「踏入設計產業要先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而且,不論性別,職場上要有自信」。

「設計與新創科技論壇」現場有Q&A互動分享,不僅極具趣味並讓聽眾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圖片由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供。

 

未來台灣設計的檢視

在台灣設計一直被視為是商品的一部份,設計方向往往偏向大市場潮流或者跟隨大公司的腳步,但在美國的科技產業對設計有更多的重視,設計可成為整個商業的表現,最知名的例子不外乎就是Apple,台灣科技公司有本事製造和Apple相同等級的產品,但在設計上就是無法突破,這次論壇各界設計人事都同時認為未來設計與科技的發展趨勢會是知識(knowledge) 的運用將取代資訊(information)、設計人與科技界必須不斷對話,不應只是單向的接收。本次論壇除了邀集設計界的佼佼者們來分享心得與討論台灣未來科技設計外,也為服務剛畢業投入職場的學生,「亞洲用互體驗設計協會AEDA」在會前舉行履歷指導,請來業界設計師包括許庭榮、林志勛、楊宇翔、李傑因、李宗蓋、許惠玲等人親自指導履歷,將求職經驗分享給年輕學子及設計師,協助他們增加競爭力。未來台灣的科技產業將交付與新一代的設計人來突圍改革。

經文處教育組組長張佳琳與紐約設計新創論壇講座及工作人員合影。圖片由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提供。


其他文章
  • 小野洋子是誰? | TwiggyS
  • 羅格斯臺灣音樂人征服紐約客 | TwiggyS
  • 宗教在藝術史上還未死去 | TwiggyS
  • Banksy的反烏托邦樂園−Dismaland | TwiggyS
  • 線上的平民藝術−GIF Art | TwiggyS
  • 裸的藝術之戰 | TwiggyS
  • 投資新世界之藝術網拍 | TwiggyS
  • 看見台灣人的故事 −攝影師張乾琦 | TwiggyS
  • 設計與新創科技論壇−台灣旅美設計人的心得分享 | TwiggyS
  • 藝博會的過去、現在 、未來 | TwiggyS
  • 用人生做藝術-河原溫(On Kawara) | TwiggyS
  • 在雲端看見藝術-虛擬美術館 | TwiggyS
  • 政治純形式辦公室 | TwiggyS
  • 藝術好萊塢化!誰奪走了藝術家的靈魂!? | TwiggyS
  • 永遠的紐約黑街攝影師-維加Weegee | TwiggyS
  • 諷刺漫畫的自由之爭 | TwiggyS
  • 中國武術對文化藝術的影響 | TwiggyS
  • 從文革藝術看一段中國人的歷史 | TwiggyS
  • 精選2014年藝術大事件 | TwiggyS
  • 組合的真實:廖健行鏡頭下的紐約 | TwiggyS
  • 錄像藝術之父 - 白南準 | TwiggyS
  • 時尚攝影≠藝術? | TwiggyS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