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我們都曾是藝術家

畢卡索曾表示:「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於如何讓長大後還是藝術家?」

米羅也曾說過:「小孩子看我的畫會比大人更懂。」米羅是用一種與兒童心靈更為接近的童真在繪畫,他認為每個孩子都充滿想像力,大人的理性思考,有很多綁手綁腳的思維,所以往往沒有孩子那般天真。

為什麼曾是兒童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漸漸喪失創造力和想像力呢?為什麼有些成人藝術家的作品會反璞歸真,充滿童趣呢?

 

兒童的創造力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曾在他的著作《藝術‧心理‧創造力》(Art, Mind. And Brain:A Cognitivc Approach to Creativity)試圖解答以上的問題。Howard Gardner現任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副教授,也是哈佛大學「零計畫」(Zero Project)的首席研究員,「零計畫」的設立是因為對藝術的學習與藝術能力的養成所知有限,因此將研究計畫稱為「 零 」,希望從零開始進行藝術教育研究以便改善藝術領域的教育。

Howard Gardner認為藝術學習是培養其他學科中的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每個孩子都是潛在的天才兒童,只是表現的形式不同。Howard Gardner自1967年起,以研究藝術心智的發展心理學者,加入零計畫,1983 年他在著作《心智架構》(Frame of Mind)指出人除了語文智能和邏輯數學智能這兩種基本智能外,還有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學校在發展學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時,必須去發現每位學生都掌握某方面的突出智能,學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趕上進度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其強項學習,而不是受到責罰,這就是他著名的「多元智慧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對於兒童創造能力的發展,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ean Piaget)曾經提到:「兒童思維活動就是全面運用自身的創造能力,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則認為:「兒童自出生便具備了必要的知識,只是需時間將這些知識展現出來。」Howard Gardner在研究中發現,1到2歲的嬰兒已經開始能通過自己的感覺和行為直接認知外在世界。2至7歲的兒童逐步了解開始掌握周圍文化中的各種符號。並能透過語言符號與人交流。兒童會學著運用各種符號形式去表達自我,例如手勢、肢體運動到繪畫、陶土塑造、數字和音樂。5至7歲兒童都能在繪畫中展現極強的表現力,畫中的每一根線條、每一種形狀和形式都傳達了他們各種的內在情感,傳達他們理解的客觀世界。

所以嬰兒能用聲音玩耍,初學走路的兒童可以抓起掃把,假裝自己跨上一匹駿馬,在房中跳躍,幼齡兒童用積木搭建城堡,學齡前兒童用手假裝是火箭筒向月亮發射火箭,學齡兒童將自己裝扮成怪物、英雄或是公主,這些兒童運用想像所創造的絢爛世界,Howard Gardne更引用學者費恩(Greta Fein)的觀察,兒童之所以能接受更廣泛的東西替代某些實際物體,將這些替代物遠離毫無驚喜的純粹複製是因為:

1、物體替代(object substitution):跨上木棍馬在房中跳躍

2、去情境化(decontextualization):抓起一根木棍當作駿馬

3、集體符號象徵(collective symbolization):一群孩子共同約定某物取代某物

兒童在遊戲更常常能啟蒙藝術,例如塗鴉啟蒙繪畫,隨性地哼唱則是音樂,隨著音樂自由擺動則是舞蹈,玩家家酒等角色扮演遊戲開啟了戲劇,一些語言遊戲例如繞口令、朗誦則是文學。

 

為什麼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漸漸喪失創造力?

只是Howard Gardner也發現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兒童過了7歲後的若干年,他們開始遵守社會常規,甚至在玩耍時配合同齡夥伴,開始循規蹈矩。此刻兒童多將自己的繪畫侷限在忠實的模仿,有些兒童甚至不再繪畫。他們不再將各種領域的語言組合成詩意般的形象。

為什麼我們從小有美術課,但是我們很多人卻認為自己不會畫畫呢?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一位爸爸買了一缸金魚回家教孩子畫魚,孩子開心地盯著魚缸,看著小魚游動始終沒有動筆,爸爸急了在紙上畫了一隻魚跟兒子說,你也趕快畫。於是兒子就拿起畫筆,畫了什麼呢?一些彎彎曲曲的線條。爸爸看了以後很生氣說:「這哪裡是魚?一點都不認真,為什麼不跟著我畫?」兒子說:「爸爸你畫的是死魚,我畫的是活魚。」

所以兒子利用線條表現了魚游動的特質。而且這些線條可能是在他愉悅的心情畫的。根據古德曼(Nelson Goodman)的理論,一幅畫若能夠顯示出具飽滿性、表現力的特性,才具有美學符號的功能。飽滿性是以粗細、陰影、結構表現出線條的各種潛質。而表現力則是表達具體的情緒、表情、情感時。如一幅畫能帶給人們一種悲傷、快樂、憤怒、優美等感覺,那麼它才發揮符號的表現性特質。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的美術教育都在訓練我們畫一些模仿性的東西,就像故事的父親,用自己的範例去指導兒童繪畫,缺乏去理解孩子內心真正感興趣的事物,每個兒童都有獨特的經歷與生活,對自己的世界有不同的認識,他們能自由想像、發現並創造他們想表達真實情感與內心世界的事物,而不是循規蹈矩的模仿。

真正的藝術創作是有情感的,是有個性、是有創造力,有想像力,是自由的。這些才是藝術的核心。好的藝術作品都具備這些藝術特質,很多時候成人教導出來的藝術作品,這些特質是減少的,甚至是消失的。藝術是個人主觀與獨特心靈的觀察,而不是毫無驚喜的純粹複製。

蔣勳有一次帶著澎湖萬安的孩子看米羅的畫,他並沒有直接告訴小朋友如何欣賞米羅的畫,而是他問了小朋友,他因為看不懂米羅,希望小朋友告訴他米羅畫了什麼?他記得有個八九歲的女孩說:「很簡單啊,這張畫是我每天回家的路。上學的地方是紅點,而家是黑點。蔣勳說:「她們上學的路不是柏油路,而是在草叢裡走出的彎曲小路,踏著夕陽的光,背著沈重的背包回家可能是她童年最深刻的回憶。」

這個故事其實也提醒我們,兒童能夠憑直覺感受到藝術作品傳達的情感,並且善於運用多種感官來感受和理解藝術,兒童能夠傾向通過想像和描述具體情節,來表達對作品的感受。大人不需直接用資訊引導他,而是給孩子與作品對話的機會,在這過程中,孩子能慢慢走進藝術。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筆者曾在中國大陸的麗江東巴文化館裡,發現一本用納西文字寫的故事書叫做多煞煞吐(上圖筆者拍攝)的故事,讓我聯想到米羅說過,只有小孩子能看懂我的畫,總覺得納西文字也需要赤子之心才能讀懂得吧。

風格多變的藝術家畢卡索曾說過 :「我曾經像拉斐爾那樣作畫,但是我卻花費了終身的時間,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保羅克利、米羅也經常利用最簡單的圖形、線條來表現的繪畫,而他們的作畫方式,也恰好出現在兒童繪畫中,大概因為兒童觀察事物的獨特眼光以及作畫方式,讓他們十分羨慕,他們反過來向兒童學習,用最簡單地作畫方式有意識地借鑒兒童的赤子之心。

孟子也曾表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這句話是說真正成熟有德行的人,即使功成名就、位高權重,仍能保持孩童般純潔、為善的心靈。我們隨著成長,在教育中累積了很多知識,慢慢在社會有一定的地位,可是我們擁有這些知識、名利,不等於擁有創造力。

兒童與成人藝術家的相似性是創作過程中自由、陶醉、專注投入、忘我,很快樂忘記時間的狀態,一種放鬆做遊戲的樂在其中,好的藝術家其實和兒童一樣不考慮功利性。近來隨著電影《小王子》的上映,原著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再次提醒我們:「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可惜很多人都忘記這點。」

 


其他文章
  • 當時尚邂逅藝術:從香奈兒到林明弘 | 盧亞聖
  • Greenberg的現代主義繪畫 | 盧亞聖
  • 我們都曾是藝術家 | 盧亞聖
  • 史博館的大南海計畫─沒落貴族的枯木逢春還是緣木求魚 | 盧亞聖
  • 從《Boyhood》淺談母親身份研究 | 盧亞聖
  • 電影《不速之客》的攝影現象學(下) | 盧亞聖
  • 電影《不速之客》的攝影現象學(中) | 盧亞聖
  • 電影《不速之客》的攝影現象學(上) | 盧亞聖
  • 從Kristeva的賤斥看紅樓夢探春的母女關係 | 盧亞聖
  • 正在仕紳化的巴西貧民窟 | 盧亞聖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