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當時尚邂逅藝術:從香奈兒到林明弘

義大利詩人賈科莫·萊奧帕爾迪(Giacomo Leopardi)曾說:「時尚與死亡是姐妹,並為時間與短暫性的孩子。」如果時尚隨著時間不斷轉換身份,如同川劇的變臉短暫與持續變化,那麼時尚與藝術的恆久性會不會相互牴觸呢?

按照一般觀點,時尚會過季;藝術能永恆,時尚脫離不了追求利潤與銷售量;藝術則不被商業精神所支配。時尚代表一致性,藝術則重視獨特性與原創性。時尚隸屬大眾,無足輕重且庸俗;藝術則不容易接近,有深層涵養,可提昇美學素養。

如今藝術與時尚的從滋長愛火到共譜戀曲早已不是新鮮事,時尚品牌邀請當代藝術家設計商品櫥窗、為香水設計包裝、為品牌設計手提包的樣式,而某些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也如同時尚品牌利用重複可辨識的符號,來強化自身的形象。究竟時尚與藝術相互摩擦,會迸發出什麼火花?

香奈兒邂逅藝術大師們

香奈兒(Coco Chanel)曾表示:「時尚新作總是乍看很美,而逐漸醜陋;而藝術作品總是乍看貌不驚人,卻越看越美。」(What we created in fashion must be beautiful first, then ugly afterward, what is created by art must be ugly first, then beautiful afterward.)為什麼香奈兒會如此貶低時尚新作呢?

華特班雅明曾提到,所謂時尚的變化、新是一種「相同輪廓的新」,按照他的解釋,時尚的更迭其實是從過去挑選出基本圖案與形式,再讓它蛻變成新事物般被重新使用,所以歷史的進展在時尚裡是被打斷的,沒有間斷地沿用過去,倘若失去這點也就失去存在的條件。其名言「永恆是衣服上的一個小皺摺,而非理念。」即表示了在現代文化裡,時尚將瞬間翻轉成永恆。

以班雅明的話檢視香奈兒的創作,香奈兒志不在創造「一時的風尚」,她很早就明白應該從文學與藝術中汲取靈感,她常與那些擁有獨特才華的藝術家交流,她讚揚那些面對時代挑戰,仍不斷要求自我的藝術家。她希望自己的設計如同藝術品,就算經過時間淬煉,仍是「永恆的經典」。例如1926年香奈兒設計出多用途的黑色小禮服,1960年奧黛莉赫本在電影《第凡內早餐》仍穿著它優雅亮相。

香奈兒雖不是藝術家,但她的工作卻時常涉及藝術領域,她分別在1917年參與芭蕾舞劇《遊行》(Parade)及1922年舞台劇《安蒂岡妮》的服裝設計,參與這兩齣戲劇的幕後製作,還有她的好友擔任編劇的法國劇作家尚考克多(Jean Cocteau)以及負責舞台美術設計的畢卡索。

香奈兒與尚考克多是彼此生活中的紅粉知己與青衫之交,香奈兒不僅在事業上時常幫助尚考克多,更常在精神上鼓勵他。尚考克多18 歲便以詩作聞名全巴黎,他不僅是詩人,更是小說家、劇作家、設計師、電影導演及藝術家。他曾多次為香奈兒描繪時裝插畫並發表在各種雜誌上,更為香奈兒留下許多肖像畫。

在法國巴黎的康朋街31 號,香奈兒時常從一樓的香奈兒全球總店緩緩地爬 上鏡梯,經過二樓的高級訂製服中心,進入三樓的住所,她會偷偷躲在樓梯間觀看她的時裝秀而不被發現,她也曾多次在這裡拍攝照片。盤旋而上的樓梯牆面鑲滿了鏡子,映照出無窮盡的分裂視覺,彰顯了立體主義多重的審美角度,也象徵她與畢卡索之間的友誼。

1924 年三人因芭蕾舞劇《藍色列車》再次協手,觀賞這場演出的觀眾,除了能在節目單看到畢卡索的插畫,畢卡索的一幅畫作《兩名在海灘上奔跑的女人》更是舞台佈景的主視覺,舞者們穿著香奈兒設計的戲服,展示了藝術與時尚的共舞。
 

1939年,香奈兒更完成好友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於芭蕾舞劇《酒神節》所設計的戲服,兩人在合作前就已經累積深厚的友誼,1938年香奈兒曾邀請達利夫婦至她位於法國蔚藍海岸的別墅La Pause渡假,達利在居住4個月期間完成了《無盡之謎》(Enigma Without End)系列畫作,這個系列共有六幅不同場景的畫彼此重合,展現幻象的風景。
 

除了達利為芭蕾舞劇設計服裝,在1920年初期結構主義藝術家斯捷潘諾娃(Varvara Stepanova)就試圖將她的作品應用在社會實踐上,曾運用幾何圖案疊加,製造出具有立體視覺效果的織品設計,並與另一位結構主義藝術家Lyubov Popova一同為大眾設計不受消費主義的侷限,具有創造性又舒適實穿的衣物。1928年香奈兒成立香奈兒織品公司,她邀請一位流亡巴黎的俄國藝術家伊里亞茲特(Ilia Zdanevich)來幫助自己,伊里亞茲特身兼詩人、插畫家、未來主義理論家、字母派之父和現代出版家等多重角色的,他與香奈兒合作期間從斯捷潘諾娃的作品中得到許多啟發,設計出幾何圖案的Jersey針織面料。

台灣藝術家林明弘與香奈兒

香奈兒之名如今成為世界聞名的時尚品牌「CHANEL」,仍與藝術家保持密切關係。台灣藝術家林明弘在2008 年「香奈兒流動藝術展」(CHANEL MOBILE ART)[1]中,利用6 萬5000 片菱形磁磚,以香奈兒經典的菱格紋在展間地板上拼貼出花布圖案,其中的山茶花更是香奈兒時常運用的元素。林明弘在專訪中談到究竟是藝術家幫助了時尚品牌還是時尚品牌幫助了藝術家?他表示,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文化脈絡裡,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歐美的藝術館,經常人滿為患,不管是時髦的年輕人還是老人都對藝術很感興趣,在此時尚與藝術的合作就是藝術家在幫助品牌。如果在亞洲, 因為當代藝術的價值並未獲得足夠的體現,這個時候就是品牌在幫助這些藝術家。所以藝術與時尚的合作在亞洲能夠產生一種積極的效應。因為時尚在各個年齡層都廣受歡迎,藝術與時尚的合作可以在亞洲得到更多的曝光機會。有些人可能一年買一兩個名牌包,但現在可能會買一件藝術品。

 

林明弘認為整個亞洲地區對時尚的崇拜是高於藝術的,林明宏在此將時尚當作是幫助藝術的行銷推廣,若藝術品與時尚品牌的商品一樣,在市場中產生追逐流行的現象,買藝術品、擁有藝術品變成是件時尚的事,能夠感染許多人模仿。以羅蘭巴特的觀點來檢視,我們其實不是將慾望投射在物品本身,而是我們集體賦予物品的意義, 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很需要它。

 

在藝術的世界裡,時尚就是來打破規則

香奈兒沒有將自己的來往對象侷限在時尚產業,與藝術家的交流中也間接充實自己的創作能量,她與她的藝術家朋友一樣,不遵循傳統、另闢蹊徑,走自己的路,如同她的好友畢卡索一生沒有被某種風格給拘束住,特別1907年後,畢卡索以名作《亞維農的少女》打破從文藝復興以來一直被認為是西方繪畫處理空間的重要準則─透視法,走向以連續幾何平面構成圖像的立體主義之路,香奈兒與畢卡索同樣都渴望透過作品來書寫歷史,試圖反映時代精神。

香奈兒是一位崇尚自由、勇於打破陳規的女性,她設計出的黑色小禮服在現今仍是永不過時的時尚標誌,但對當時而言是挑戰傳統,黑色在維多利亞時代,通常被認為是葬禮時穿的服飾色彩,但香奈兒將黑色引入日常之中,對她而言黑色代表純粹的典雅。當時同為服裝設計師的保羅波烈(Paul Poiret)曾在街上嘲諷香奈兒:「小姐,您在為誰守喪呢?」伶牙俐齒的香奈兒立刻回嘴:「親愛的先生,當然是為了你啊。」

1959年,尚考克多曾在寫給香奈兒的詩中有感而發:「在藝術的世界裡,時尚就是來打破規則。所有創作者的金科玉律就是不守陳規。」(In the art world, fashion is a pretext for breaking the rules. Breaking all the rules should be the golden rule of all creators.)對尚考克多而言,香奈兒是他的謬斯,與香奈兒的交流讓他領悟到,時尚可以讓藝術突破固有框架,保持活躍與靈動。

藝術家的創意可以提供時尚特別的能量, HERMÈS 藝術總監Pierre-Alexis Dumas 也曾經回答為什麼時尚品牌會積極與當代藝術聯姻,他表示:「它是企業贊助的一部份,也是一個支持年輕有潛力的藝術家並拉高知名度的方法,但不只如此而已,讓我們 的機構能參與各個創意的領域,對我們是相當有利的。多元化對我們也是重要的,從建築到設計到當代藝術,我們必須一直保持創造力,否則就會面臨乾涸(drying up)的危機。[2]

從林明弘參與「香奈兒流動藝術展」中,可以看見時尚給藝術家提供更遼闊的表現平台,在全球化的時代,時尚穿梭於各個文化,甚至與藝術、建築、科技合體成為一種奇觀。不過筆者認為,林明弘在前述的訪談中其實也間接點出台灣藝術與人文教育的不足,藝術是「文化」的載體,如果藝術變成趕流行的附庸風雅,是否讓藝術侷限在功利性,而忽略藝術更廣大的內涵?

藝術同時尚,精神上為了不斷更新,創作者應該不安於室,勇於去突破傳統定義中美的價值,甚至去掀起浪濤,重新界定與過去的關係,試圖挑戰既有典範,引領出新的風格。

 

參考資料

1、2011 年北京中國美術館「法國設計先鋒與藝術大師們的對話」

線上導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zIsxz5kWeM#t=5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KmHGOB1Q-A

2、書籍《時尚的力量:經典設計與文化意涵》

3、「文化香奈兒」展覽網站:http://culture.chanel.com/cn/journey

4、上海外語頻道節目「用民俗印花與世界對話的藝術家——林明弘」http://www.icshanghai.com/video/2014-03-16/20164.html

5、吳金桃。中央研究院週報第1380期〈HERMÈS於亞洲:時尚名牌、精緻藝術和市場〉http://newsletter.sinica.edu.tw/file/file/71/7185.pdf

 

 

 

 

 

 



[1]本計畫由香奈兒設計總監Karl Lagerfeld 號召全球20 位知名藝術家聯手以CHANEL 經典的2.55 菱格紋手提包進行創意發想, 將時尚與藝術,科技和建築的結合在一起,預計兩年時間巡迴7 個城市,後來計畫因為經濟衰退問題而中斷,實際只到過香港、東京、紐約展出。

[2]吳金桃。中央研究院週報第1380期〈HERMÈS於亞洲:時尚名牌、精緻藝術和市場〉p.5


其他文章
  • 當時尚邂逅藝術:從香奈兒到林明弘 | 盧亞聖
  • Greenberg的現代主義繪畫 | 盧亞聖
  • 我們都曾是藝術家 | 盧亞聖
  • 史博館的大南海計畫─沒落貴族的枯木逢春還是緣木求魚 | 盧亞聖
  • 從《Boyhood》淺談母親身份研究 | 盧亞聖
  • 電影《不速之客》的攝影現象學(下) | 盧亞聖
  • 電影《不速之客》的攝影現象學(中) | 盧亞聖
  • 電影《不速之客》的攝影現象學(上) | 盧亞聖
  • 從Kristeva的賤斥看紅樓夢探春的母女關係 | 盧亞聖
  • 正在仕紳化的巴西貧民窟 | 盧亞聖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