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文章 Critic of Art

【瞭望台】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爭議的四個觀察點(上)

 

撰文/楊成瀚

 

面對這次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相關爭議,我們基本上可從下列四個面向進行思考:

(一)國家館定位、總體文化政策與評選檢討機制

國家總體的文化政策、戰略目標和執行步驟首先絕對必須進行思考。一旦國家總體的文化政策、戰略目標和執行步驟決定,如果因政治性、歷史性、國家能見度、經濟效益,或因策展人/藝術家的優秀或極富意義的創作而必須將其擺上國際舞台,讓人看見的考量,還是決定對威尼斯雙年展進行參與的話,台灣當代藝術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定位、參展方式,以及接續對策展人的遴選、評估、檢討及考核作業才有辦法確立。

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圖片網址:http://twofh0319.pixnet.net/blog/post/5085570-2007.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非域之境》....搶先一方面,就「雞蛋不應放在同一個或同幾個籃子」、台灣對國際能見度的焦慮、長期對歐美的依賴,以及與亞洲和世界其他國家建立連結或相互參照關係對「去帝國」、區域穩定和經貿發展所可能帶來的助益而言,「去歐美中心的認識論」的確有其必要,我們也許不但不必每兩年花大錢,將資源投注於那些「僅為了參加而參加」、「僅為了曝光度而參加」,且實際成效不彰或根本就無從有效評估的歐美文化盛事,也不必以一種以「外國的月亮就是比較圓」、「旁觀者清」或「局外人就是看得比較清楚」的邏輯,非得搭橋造路地與其他國家館進行「連攜活動」,非得邀請國外的策展人,國外的藝術家參展,非得邀請國外具有公信力的機構進行媚俗但同樣毫無在地再整配、再生產效力或意義可言的檢討評估不可。

畢竟,在有條件地肯認歐美在和漢斯.貝爾廷(Hans Belting)所說的「全球當代藝術」的競技場上有文化形象和系譜學上的先勢和優勢的狀況下,「局外」是否就一定意味著「國外」的問題不但值得深思,且「局外」或「外國」的公信團隊雖有「旁觀者清」或「國際權威」的優勢,但卻也有不夠了解台灣當代藝術在地生態和事態沿革發展的先天劣勢。對此,(尤其在經濟大環境如此低迷的當下)你我絕對有權利、有以義務對政府每兩年燒個一兩千萬派遣策展人和藝術家前往一個台灣或中華民國民眾中有百分之八十沒去過的地方進行可能是無效或效果有限的「文化宣傳」的這件事是否值得,是否恰當的問題進行深思,以及嚴格的監督、把關和評估。

德國藝術史學家貝爾廷,圖片網址:http://films.louvre.fr/en/the-films/discovery/art-historians/hans-belting-the-role-of-the-image.html.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應陷入某種鎖國式的「台灣」主體或「台灣」中心論, 認為既然是「台灣館」或「台灣對國際賽事的參與」,就非得要由「台」籍的策展人策劃,非得全由「台」籍的藝術家參與,或「台」籍藝術家非得佔比較高的比例不可。畢竟,放眼近十年,以「台灣主體」為名進行的論述我們不但早已聽得耳疲,假「台灣主體」之名行使的暴力我們不但早已看得夠多,且如此一來,還有可能極為可惜和令人憤慨地排除掉那些「非台灣或中華民國國籍」,但卻數(十)年如一日,為這塊土地默默付出奉獻的「外籍人士」或「外籍藝術家」(諸如澎葉生和文魯彬等)。

當然,台籍優秀的藝術家和策展人絕對值得長期用心培育,也絕對值得被擺在國際的舞台上被看見。但也正是因此,重點其實不在於策展人和參展藝術家的國際比例及數量而絕對在於他們的「作品」或「創作」(畢竟在這塊土地進行創作的藝術家的作品絕對和這塊土地有某種直接和間接的關係,只是這樣的關係不應透過「國籍」這種單一、具有先驗的排他性,且與其創作的好壞優劣,甚或是深刻與否無關的變項進行中介)在於在他們的作品或創作中所隱約浮現的在地面貌或風貌,在於他們的作品或創作中的那些可見的有關他們所身處的這塊土地的種種在於我們希望這些展出的作品或創作能帶給觀眾什麼能帶給觀眾怎麼樣有關我們所身處的這塊土地的想像、思考和感受的問題

換言之,重點其實在於這些作品在獨體、個體和集體層次所給出的「有關我們所身處的這塊土地」的某種感性流變和或感性分享是否夠好(即能對現實或真實進行揭示或形變的程度),夠深刻夠令人感動,夠能觸發思考,而非那先天原罪式的「國籍」,及其背後所可能牽連著的某種先驗的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或「逆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的問題。

就此,〈「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覽提案送件辦法〉對於「策展人必須具備中華民國國籍,但藝術家卻不一定必須具備中華民國國籍」的規定雖然在邏輯上有其令人無法理解之處,而我們也許也必須確認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要和誰對話,要對話什麼,要讓人家看到什麼,以及對「參加威尼斯雙年展」與「參與亞洲或世界上其他各地的文化活動」間的權衡進行更務實,也更為有效的評估,但藝術圈的有志之士也許也必須小心在批判上容易陷入的一個認識論障礙和謬誤。

(待續)


其他文章
  • 當代藝術在台灣的地方效力(上) |
  • 藝術生命的內在鍊金術:黃珮如個展《躲進光裡面》 |
  • 「威雙怎麼辦?」2013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事件評析 |
  • 【瞭望台】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爭議的四個觀察點(下) |
  • 【瞭望台】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爭議的四個觀察點(中) |
  • 【瞭望台】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爭議的四個觀察點(上) |
  • 威雙台灣館重審?評審徐文瑞最新臉書 po 文 |
  • 威雙台灣館爭議 北美館首度召開記者會 |
  • 威雙台灣館爭議 藝術圈批評封閉 經驗知識傳承不足 |
  • 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爭議 臉書持續延燒 |
  • 歷史、怪獸、現代性:有關 2012 台北雙年展的幾點觀察(上) |
  • 明現影像的實存性辯證:《事件拓樸—許哲瑜 許哲瑜雙個展》 |
  • 上一則 | 下一則

    藝評人 專欄

    最新回應留言

    最新藝評人